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共舞長江經濟帶】重度缺水的璧山 採用中水回用技術“解渴”

△參觀整治後的璧南河

6月29日下午, “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在重慶璧山參訪璧山中水回用工程,

發現當地利用大規模中水回用, 每年節省200多萬元。

璧山區水務局局長王繼超介紹, 璧山有常住人口73萬人, 全區各類工程性蓄水能力1.2億方, 人均水資源量約為550立方米, 屬於重度缺水地區。 目前城區70平方公里規劃區每天用水達10萬方以上, 缺口比較大。 為此, 璧山區於2010年在重慶率先實施了汙水處理中水回用工程。

所謂中水, 就是各種居民生活污水經過集中處理、淨化, 達到一定排放標準的再生水(非飲用水)。 通過對中水的再利用, 不僅可節約水資源, 還能降低用水成本。

承接該區中水處理回用的璧山節源排水有限公司張總介紹, 中水處理採用CASS迴圈式活性生物法, 即對污水進行除渣除沙處理後,

利用微生物吞噬汙物, 添加絮凝劑除磷和絮凝, 紫外線殺毒後, 再次過濾消毒就可達到GB18918-2002標準, 即中水出廠水國家標準, 然後通過衡壓供水設備進入中水供水系統。

目前璧山區可日處理污水5萬萬噸, 可完全消化城市居民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 加上在各鎮街汙水處理廠安置的中水處理和供水設備。

璧山啟動中水回用工程實施7年至今, 不僅可完全消化城市生活污水, 產生的中水還可迴圈使用, 或作為水源排入河流。

“全區每天市政用水近2000噸, 全部用的是中水, 餘下的中水則作為水源排入璧南河。 ”王繼超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1噸中水的成本只有0.82元, 不到自來水成本的三分之一。 目前, 璧山全區日供應中水近萬噸,

通過總長度60公里的中水供應管網, 將中水輸送到城區各處, 用於市政、灌溉、消防及生態養護。

目前, 璧山城區和15個鎮街的市政用水已全部實現中水供應, 僅此一項, 每年就可為財政節省資金200萬元。

文/圖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范永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