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骨折了,補塊“陶瓷”

作者:喻思孌

近日, 中國科協年會先進材料展在吉林長春開展。 該專題展展示我國在複合材料、生物材料、特殊材料等領域的優秀成果, 涉及航空航太、生物醫學、節能環保等多個行業, 是我國材料科技成就的一次集體亮相。

在複合材料展區, 國產大飛機C919的模型格外引人注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曉向觀眾介紹C919用到的先進材料, “C919後機身後段、後機身前段、副翼、垂尾等部件採用的都是碳纖維複合材料, 占到了總機身重量的約20%, 這些材料讓C919的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同等使用水準。 ” 他表示, 目前我國正在加緊突破複合材料第三代的關鍵技術。

減重, 除了研發新材料, 還能在優化結構上做文章。 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特別副研究員雷紅帥向記者展示了類似分子結構外表的複合材料產品。 “可別小看了這種結構設計, 它不僅使材料在同等剛度和強度的情況下, 減輕很多重量, 抗震能力也更好。 ”雷紅帥說, 通常發射衛星減重一公斤, 能節約600萬元, 這種材料在航空航太、國防工業領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骨折後, 植入一塊“陶瓷”, 它就能誘導斷骨自動生長直至癒合, “陶瓷”也會逐漸被吸收。 這塊神奇的“陶瓷”是一種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 該材料可以引起機體特定反應, 再生組織或器官, 從而實現缺損組織或器官永久修復。

開創這一生物材料新紀元的是中國工程院張興棟院士, 他介紹, 我國成功研發了骨誘導性人工骨生物材料, 也成為全球目前唯一的產品。

由於骨關節炎源於關節軟骨損傷, 而軟骨沒有血管, 無法自行修復, 而今一種軟骨修復技術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301醫院骨科主任醫生、軟骨再生修復技術團隊成員郭全義說, 該技術採用體外組裝的活細胞人工軟骨粘貼到軟骨損傷區, 從而修復損傷的軟骨, 防止骨關節炎發生。 他表示, 目前該技術已經進行了8年的臨床試驗, 未來能夠幫助患者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或加重。

中國科協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 全面振興”, 展會上還專門開闢了服務吉林創新的板塊。 比如, 長春市是我國汽車工業的重鎮,

展會上有一系列圍繞汽車相關材料的創新成果。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韓奇鋼教授帶來了玄武岩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汽車彈簧、門把手等產品。 “和傳統金屬製品相比, 玄武岩纖維複合材料強度高, 還具有電絕緣、耐腐蝕、耐高溫、可降解等特點, 能有效提升汽車製造的水準。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慧遠帶來了一種新型鎂合金材料, 並展示了用該材料製成的汽車輪轂。 他說, 鎂合金材料更輕、減震效果更好, 汽車用上這種輪轂不僅省油, 還能提升乘坐的舒適度。 目前, 該輪轂已經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車內發生火情, 阻止火勢蔓延, 給乘客逃生贏得時間成為產業界日漸重視的問題。

展會上, 上海化工研究院科研人員介紹了用他們無鹵阻燃劑產品的解決方案。 上海化工研究院科技發展部主管盧浩說, 無鹵阻燃劑材料在燃燒時會形成一個泡沫狀的碳層, 從而阻止了和氧氣的接觸, 能夠有效減緩火災蔓延, 減少傷亡和損失。 他還表示, 該材料在燃燒時發煙量小, 也不產生有毒和腐蝕性氣體, 對環境的破壞更小。 (喻思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