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亂譯菜名不只是出“洋相”

作者:新華社記者 鄭漢根

“童子雞”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沒有性別的雞)、 “夫妻肺片”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這種簡單粗暴的菜名翻譯, 讓人啼笑皆非, 出盡“洋相”。

對於這種現象, 官方要開始整治了。 中國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發佈規範, 明定包括餐飲、交通等13個領域的英文譯寫原則。

對菜名的翻譯輕率隨意, 不只是“出洋相”那麼簡單。 菜名的翻譯, 是為了方便不懂中文的境外顧客。 境外顧客拿到功能表, 無疑很想知道菜的原料、做法, 但看到這些“嚇人”或不知所云的翻譯, 其結果是不僅不知點菜從哪兒下手,

而且胃口可能都要受到影響。

餐飲行業是服務行業, 用心完成每一道服務程式, 時時處處設身處地想到服務物件的方便, 是服務企業應有的職責。 菜譜的製作, 無疑也是其中一環。 亂譯菜名雖是一樁小事, 但卻反映了文化品位與服務意識的大問題。

中國餐飲文化博大精深, 菜名的翻譯體現了餐飲企業的文化品位。 各大菜系和各地本幫菜發展出諸多佳餚美食, 如何讓不熟悉中國餐飲文化的境外顧客明瞭、接受這些美食, 菜名的外文翻譯是為首要。 嚴複曾提出“信、達、雅”的文學翻譯標準, 恐怕同樣也適合菜肴的翻譯。 所以, 餐飲企業還是要請行家來做菜名的翻譯, 不要圖省事找個“三腳貓”糊弄了事。

試想, 當一個高大上的餐館擺上了很淺陋、讓人不知所云的外文菜譜, 是不是拉低了品位與檔次?

菜名翻譯也是中國對外交往的一張“名片”, 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組成部分。 民以食為天, 海外顧客瞭解中國文化的第一道視窗往往就是中餐。 如何讓有著悠久歷史、深厚積澱和強大“基因”的中國美食在海外再上臺階?比較而言, 中國餐飲業欠缺的正是精益求精的服務, 欠缺對每一個服務流程都做到細緻入微的工匠精神, 亂譯菜名就是一例。

餐飲行業是服務業的縮影。 2016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了50%,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 應該看到, 不少的中國服務企業正在努力提升服務意識,

精細化服務流程。

古語雲:“倉廩實而知禮節”。 中國經濟在“量”上已經讓世界矚目, 未來更重要的功課是在敬業精神、在產品的“質”的方面深耕細作。 這是中國擁有強大軟實力、真正成為世界強國的“必修課”。 (鄭漢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