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腸道不通?按揉仨穴位幫你排空

隨著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 人們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也發生重大變化, 吃得多, 吃得精, 坐得久, 運動量不足, 使“糖先生”和“脂小姐”越堆越多, 所以身體出現了各種疾病信號。 便秘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症狀, 主要表現為:

一是排便週期長, 排便次數減少, 每兩三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排便一次;

二是雖然排便週期正常, 但糞質乾燥堅硬, 排便困難。

針對功能性便秘, 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增加纖維膳食、加強運動之外, 下面教大家幾個簡單的穴位按壓方法, 可以有效調節胃腸和緩解便秘症狀。

上巨虛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 當犢鼻下6寸, 距脛骨前緣1橫指。 簡便取穴法:在外膝眼處直下連續量兩次4橫指, 在脛骨與腓骨之間(外膝眼直下6寸, 即足三裡直下4指取穴)。

手法:

拇指按壓或按揉, 每次3分鐘, 力度適中, 每天兩次, 以穴位微脹感最佳。

解析:

為足陽明胃經腧穴,

大腸下合穴。 有調理腸胃、整腸止瀉、理腸通便、通經活絡之效。 因其雙向良性調整作用, 能調理大腸功能。

支溝

位置:

在前臂背側, 當腕骨橫紋中點直上3寸, 尺骨與橈骨之間。

手法:

拇指按揉, 每次3分鐘, 力度適中, 每天兩次, 以穴位微脹感最佳。

解析:

為手少陽三焦經腧穴。

有調理三焦之氣、通腑氣、降逆火、通關開竅、消脹止痛之功效, 主治胃腸功能紊亂、三焦氣化功能障礙及熱郁於內的大便秘結。

天樞

位置:

在腹中部, 肚臍旁開兩寸。

手法:

用拇指腹或指關節按揉, 力度稍大, 以耐受為度, 每次約3分鐘, 每日兩次。

解析:

為足陽明胃經腧穴, 大腸募穴。 本穴具有疏調大腸、調中和胃、理氣健脾、扶土化濕之功, 主治大腸病症。

以上穴位均為雙側對稱。 諸穴合用能有效調理腸胃氣機和三焦氣化, 增加腸蠕動, 遠近相配, 同走大腸, 共奏疏調腸腑之效。

文/北京積水潭醫院針灸科 劉莉莉

圖/源自網路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 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