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代陶然亭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座談會在京舉辦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由北京市西城區社科聯和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街道工委、辦事處共同舉辦的“近代陶然亭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座談會近日在京舉行。

座談會上,陶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王克昌講述了近代陶然亭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關聯。 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傳播者李大釗1916年7月在該地區主編《晨鐘報》,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1918年李大釗在米市胡同老便宜坊商討了“少年中國學會”工作。 同年,陳獨秀、李大釗和張申府在米市胡同創辦了五四時期的進步政治刊物《每週評論》。

民國時期著名報人邵飄萍,終生恪守“鐵肩擔道義,辣手做文章”的新聞信條,撰寫了大量時評和報導。 在盆兒胡同、爛縵胡同、米市胡同一帶,毛澤東多次參加“少年中國學會”舉辦的活動,與鄧中夏及“輔社” 在京成員集會商討“驅張鬥爭” 問題。 在慈悲庵,周恩來曾帶領“覺悟社”邀請“少年中國學會”、“曙光社”等四個團體召開著名的“五團體會議”,共同商討今後救國運動的方向和聯合問題。

在整個陶然亭地區,革命先輩探索革命道路和追求革命真理的足跡不勝枚舉,王克昌同志認為深入挖掘轄區內的紅色革命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繼承和發展的過程,這對於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是十分必要的。

陶然亭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謝靜同志認為,陶然亭街道轄區內的紅色文化進行積極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對於陶然亭地區的人民群眾瞭解其地域文化,增強凝聚力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青少年瞭解近代歷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找到了契機。

西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甯充分肯定此次座談會的成果,表示陶然亭地區的紅色革命文化是無數革命先輩們踐行過的,相信在陶然亭街道的大力推動下,這種紅色革命文化的傳播終將深刻影響該地區的幹部群眾,最大限度的凝聚力量,為陶然亭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設服務。 (張正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