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66中學高二1班王彥峰:在笑聲中“玩”唐詩

2017年3月12日, 我和鄭世澤同學來到北京十月文學月, 參加了“最是一年春好處, 決勝彭敏玩唐詩”活動。

在一個幾十平米的活動場地內, 我們與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的亞軍彭敏老師通過唐詩產生了聯繫。 彭敏老師雖然是“亞軍”的身份, 卻非常平易近人, 現場, 他把自己或有趣或窘迫的與詩歌、與文學有關的經歷講述出來。 我想, 或許文學的樂趣便是如此吧——不在於文學本身多麼精彩, 而是體現在讀者與文學發生的碰撞中。

我在這次活動中其實也很窘迫。 我對詩歌的理解大多來自於課本, 而這次活動也大大地打開了我的眼界。

在“飛花令”這個遊戲PK環節中, 其他選手各顯神通, 而彭敏老師與十月文學院院長的拉鋸戰更是精彩, 許多我聽都沒聽說過的詩句, 源源不斷地被誦出。 活動後我與學校的其他同學也交流過, 當我讓他們背出與春相關的唐詩時, 他們也很快就詞窮了。 誠然, 課本上所選的都是經典, 但唐詩這座高山並不僅僅是被幾首廣為人知的詩支撐起來的。 這座山中的各處風景都值得我們回味, 借鑒。

在與現場的千龍網記者的交談中我得知, 這個“十月文學月”的活動是近幾年開始舉辦的。 這種類似的活動或講座, 每個月都會舉行幾次。 這次活動現場, 我也看見了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 下至剛上小學的小學生。

參與者年齡不同, 但相同的是我們來一起體驗詩、感受詩的心。 傳承唐詩文化, 不一定要在課堂上高談闊論。 我們也可以走下講臺、走出教室, 與唐詩面對面, 用更加輕鬆的方式與這千年的詩歌文化做一次別樣地接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