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從廢棄物到能源化,做接地氣的研究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 記者 張璐晶 | 達沃斯現場報導

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楊蔣超 攝)

6月28日, 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一屆新領軍者年會科學空間進行了一場“從廢棄物到能源”的討論會。 會議結束後, 發言嘉賓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接受了《中國經濟週刊》專訪, 繼續詳解中國在廢棄物能源轉化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今年1月份, 嚴建華受邀在世界經濟論壇冬季年會上分享了中國在處理廢棄物上的研究和運用。 嚴建華表示, 李克強總理在論壇開幕式上的發言向世界清楚的傳遞了中國聲音, 如何可持續發展, 這不單事關中國的發展也關乎世界的發展。 從他所從事的領域來看, 在快速城鎮化的發展中, 如何解決生態環境構建, 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 到汙水處理、污泥處理、都涉及到科技創新來解決社會熱點問題。

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 (楊蔣超 攝)

嚴建華舉例, 以中國800多個城市來講, 一年產生的垃圾大概有2億噸之多, 還不包括鄉鎮的生活垃圾, 所以現在的生活垃圾基本上是從城市走向鄉村, 找一個地方去埋、去放, 這造成在很多地方無序堆放生活垃圾還是比較常見的。

中國政府在很多年以前已經鼓勵和支持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所以廢棄物能源化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在發達國家, 城市垃圾能源化利用是一個普遍的共識, 但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 生活垃圾具有國別特性, 生活垃圾的品質不好, 多變, 如何實現能源化利用在技術上是面臨挑戰的。 浙江大學能源環境團隊在此領域做了將近20年的研究, 得到了中央政府支援, 與此同時, 和產業密切結合, 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道路。

嚴建華主持的國家973項目, 構建了新一代近零排放可燃固體廢棄物高效能源化集成理論及技術體系。 針對我國生活垃圾組分複雜、水分高、熱值低的國情, 研發了迴圈床焚燒發電技術,

實現了生活垃圾穩定高效燃燒和低污染排放, 二惡英排放優於最嚴格的歐盟標準。

據悉, 該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 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 被國際廢棄物能源化理事會主席、美國工程院院士Themelis教授列為固體廢棄物熱處置四大主流技術之一。

目前基於新技術生活垃圾迴圈床焚燒發電已建成發電廠44座, 日處理垃圾量4.4萬噸, 發電裝機853MWe, 二惡英排放優於最嚴格的歐盟排放標準, 改變了此前主要依賴引進的狀況, 僅2003年到2005年就產生直接經濟效益8.42億元。

“所以應用型基礎研究一定要密切解決科學發展的需求, 我們的團隊既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有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有工程研究中心,

還有一些國際合作的平臺, 多年來在做基礎研究的時候時刻想著如何服務國家發展、解決老百姓生活中的問題。 ”嚴建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