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岡仁波齊》:信仰傳承的力量

作者:韓浩月

《岡仁波齊》如同一個尺規, 它本身並不評價什麼, 只為前來測量者提供一個參考

《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 尼瑪紮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尼瑪紮堆等十一個藏民在2000公里朝聖之路上發生的故事。

在要不要去看《岡仁波齊》之前, 猶豫了兩天, 想去看, 是因為太多人說它是部好電影, 震撼, 洗滌心靈, 要仰望著看;不太想去看的原因,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高評價, 擔心看了後會失望。

岡仁波齊, 是岡底斯山脈主峰, 據說包括印度教、藏傳佛教在內, 都把岡仁波齊當成宗教中最有名的神山、世界的中心。

去岡仁波齊朝聖, 六七步一跪拜, 行程2000公里, 是《岡仁波齊》所講述的故事。

需要說明的是, 雖然《岡仁波齊》採取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導演張揚和團隊, 跟隨了朝拜隊伍一年整, 在無劇本的狀態下拍攝素材, 並剪輯出了最終版本。 但在該片的類型標籤上, 很明顯地標注了“劇情”兩個字。

作為觀眾, 更想看到紀錄片還是劇情片?我個人傾向於選擇紀錄片。 通常來講, 一部作品的故事一旦涉及到“劇情”, 創作時難免就會有拍攝團隊的過多參與, 這無形中會影響到觀感。 說個可能不恰當的比喻, 當你看到站在寺院門口收門票的和尚, 與看到路上衣衫襤褸、目不斜視的苦行僧時, 內心所產生的敬意, 肯定是不對等的。

這也是為什麼當《岡仁波齊》中的朝拜隊伍, 邀請路上遇到的那對牽著毛驢單獨朝拜的夫婦喝茶時, 我會對那對夫婦有更強烈的崇敬心。

或許, 上述看法對於《岡仁波齊》而言並不是很公平。 這個題材本身不好處理, 相信張揚導演採取這樣的拍攝方式, 有著自己的理由。 據說, 有其他的朝聖者, 因為《岡仁波齊》中的演員接受拍攝而朝他們吐口水, 這表明創作過程何其不容易。 但導演團隊和演員們堅持下來了, 於是, 拍攝朝聖同朝聖本身一樣, 都具備了某種深層的意義。

《岡仁波齊》劇照

既然是“劇情片”, 張揚完全可以設計更“好看”的戲劇衝突, 通過更強烈的情節設計, 來感染觀眾的情緒, 提升觀眾對該片的打分。 同期受到廣泛關注的作為“紀錄片”的《搖搖晃晃的人間》以及《重返·狼群》,

已經擁有了劇情片的觀賞價值, 觀眾看得十分投入。 但作為“劇情片”的《岡仁波齊》卻放棄了對劇情的依賴, 回歸到紀錄片的基本拍攝規則中去, 不編排、不參與, 甚至當戲劇衝突將要發生時, 故意通過省略的方式來沖淡它。

於是, 兩個小時的時間裡, 觀眾有大約一半的時間, 是看演員如何擊打手板、匍匐下跪、磕頭起身的鏡頭。 有的演員磕頭時身形前躍、姿勢虔誠, 這個簡單的動作哪怕重複一千次一萬次, 都能夠衝擊人心。 尤其是當他們面對道路積水, 依然決定磕頭過去時, 那種震撼力, 遠不是大片所能帶來的。

如果你沉靜下來, 認真思索《岡仁波齊》打動你的地方, 便會發現,

真正觸動你的, 不是這支十一人的隊伍, 不是蔚藍天空、蒼茫雪山, 也不是既美麗又殘酷的自然環境, 而是一種傳統——一種信仰的傳承。 在信仰受到侵蝕、質疑, 甚至群體本身的信仰也產生動搖的時候, 仍然有人願意付出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通過2000公里的匍匐, 來踐行對傳統的信任與依賴——我們正是為此而感動。

影片有三個地方特別打動我, 一是孕婦路上生子, 二是老人在岡仁波齊峰下去世, 三是少年與洗頭妹的對話。 這三個故事其實簡略地敘述了人一生最重要的三個關鍵字:生、死、愛。 少年與洗頭妹的故事, 只有兩個場景, 最後少年的臺詞是, “我會回來看你的”, 這是影片唯一露出的欲望色彩, 可是這欲望, 也純淨如藍天。

走進影院看《岡仁波齊》, 是去欣賞銀幕上的美景嗎?是去獵奇嗎?如果是, 那這部電影不看也罷。 《岡仁波齊》的最大意義不在於它展示的那些內容, 而在於觀眾被激發出來的情感, 有人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有人則無動於衷。 《岡仁波齊》如同一個尺規, 它本身並不評價什麼, 只為前來測量者提供一個參考。 (韓浩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