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雪季報告之三:滑雪體驗者如何轉化成愛好者,培訓和App是答案麼?

如果說滑雪場是滑雪產業的供給側, 其對應的需求側就是滑雪者。 在分析了中國滑雪場的現狀後, 雪季報告的最後一篇把目光落在了滑雪者群體。

從整體形勢看, 滑雪需求可謂十分強勁。 過去兩年, 中國的滑雪人次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 這些人下個雪季是否還會出現在滑雪場?如何讓他們對滑雪產生持久的興趣?他們要從哪裡獲取滑雪資訊?他們的出現是否意味著市場的爆發?我們從有效需求、滑雪培訓、互聯網滑雪專案3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次性體驗者並非有效需求

業內普遍認為, 滑雪者的構成決定了國內滑雪市場到底是運動、度假這樣的持續性需求, 還是容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的旅遊型體驗。

以韓國為例, 2012年雪季該國滑雪人次達到686.3萬, 此後持續走下坡路, 到了2015年, 這個數字已經下滑至511.6萬。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段時間韓國乃至整個亞洲市場經濟狀況的低迷。

這樣的情況值得中國借鑒。 根據萬科集團冰雪事業部首席戰略官伍斌撰寫的《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前兩篇報告分別介紹了大公司在滑雪市場的佈局、滑雪場經營的三個難題。 三篇一起看更能瞭解中國滑雪市場的全貌。

1、雪季報告之一:大資本時代, 巨頭如何塑造中國滑雪市場的格局

2、雪季報告之二:都知道滑雪場是核心, 但要做好繞不開這3個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