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通信網紅上海貝爾使命終結 活在諾基亞的陰影之下

通信公司上海貝爾總部大樓的招牌已被撤下, 將來的上海貝爾都將被冠以諾基亞標籤。 上海貝爾在上世紀80年代曾是全球設備商中的名門閨秀, 但2002年與阿爾卡特中國業務合併後, 不僅頻頻錯失商機, 市場份額更是急劇縮水, 再加上華為、中興等競爭對手的崛起, 上海貝爾輝煌不再。 如今, 喪失品牌的上海貝爾只能生活在諾基亞的陰影之下。

身份變更

上海貝爾樓前草坪上有著無數老通信人記憶的“上海貝爾”植物造字已經被無情鏟平。 至此, 這家成立30多年的“國資委直屬, 中國高科技領域第一家外商投資股份制公司”從此煙消雲散,

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在本周舉辦的2017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 該公司的展臺名稱已經變為“NOKIA上海貝爾”。

十幾年來, 上海貝爾的身份經過了多次變換。 2002年, 上海貝爾與阿爾卡特中國業務合併, 但在引入這家設備商先進的固網接入和IP技術增強了自身研發實力的同時, 這場合並也帶來了問題。 受累于阿爾卡特在經營策略上的屢屢失誤, 儘管上海貝爾研發水平領先當時的國內通信行業, 卻頻頻錯失商機, 以致業績逐年滑坡, 市場份額急劇縮水。

2015年4月15日, 諾基亞宣佈以156億歐元(約合1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阿爾卡特朗訊。 新公司將採用諾基亞品牌,

但研發部門仍將保留阿爾卡特朗訊的貝爾實驗室品牌。 對於上海貝爾, 2015年8月28日, 諾基亞宣佈與中國華信簽署《諒解備忘錄》, 雙方將成立一家Nokia Shanghai Bell合資公司, 新合資平臺擁有資產包括阿爾卡特朗訊持有的上海貝爾股權, 同時也整合諾基亞中國電信設備業務。 諾基亞大中華區總裁王建亞此前曾透露, 諾基亞中國和上海貝爾的合併預計在今年七八月完成。

作為電信設備市場最大的並購案例, 諾基亞與阿爾卡特朗訊的合併難以忽視, 而陰影之下上海貝爾的命運卻只能引起少有的幾聲唏噓。 雖然現在還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可是這麼快摘掉上海貝爾招牌的這一舉動卻是直擊人心, 攻破了老貝爾人最後的防線。

業內分析人士稱, 喪失品牌的上海貝爾自此之後只能生活在諾基亞的陰影之下, 再無回頭路可走。

輝煌不再

資料顯示, 上海貝爾正式成立於1984年, 是我國通信領域及高新技術領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由於長期的封閉狀態, 當時我國在通信技術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存在30-50年的差距, 電信網的主要裝備只相當於美國上世紀50年代初的水準, 很多國外已經淘汰了的技術, 在中國仍然唱主角。 與此同時, 國內通信設備製造業整體技術水準低, 當時僅能生產少量的縱橫制交換機, 根本不能滿足通信網大規模裝備的需要。

上海貝爾的成立, 一舉打破了我國通信技術, 特別是交換技術嚴重落後於發達國家的局面,

一步跨越了國外步進制、縱橫制、空分程式控制再到數位程式控制的傳統發展階段, 使得我國的通信技術水準一下子與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 是上海貝爾創業成功、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 當時國內通信製造業中, 上海貝爾是最有實力的一家企業。 但上海貝爾在國產化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 由於缺乏經驗, 某些國產元器件在穩定性、可靠性上出現過問題, 甚至出現過批量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 上海貝爾只好反復做好返修和召回工作, 以減輕用戶的壓力和損失。

在國家“863”計畫20年成果展上, 上海貝爾以“863”C3G聯盟發起者的身份, 展出了當時惟一一套能夠打通電話和實現視頻業務的3G系統。

時任上海貝爾總經理助理的徐智群說:“我們的技術儲備達到了頂峰。 ”

正因為站到一個頂峰之上, 上海貝爾很快迎來了攀登另一個頂峰的機遇。 2002年5月28日, 外資占50%+1股的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成立, 阿爾卡特將在中國建立核心的研發中心, 並且新公司所獲專利將留在中國。

但是, 正如上述所說, 受累于阿爾卡特在經營策略上的屢屢失誤, 儘管上海貝爾研發水平領先當時的國內通信行業, 卻頻頻錯失商機, 以致業績逐年滑坡, 市場份額急劇縮水。 上海貝爾再不復當年的輝煌。

競爭激烈

上海貝爾33年的歷史也是國內通信設備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諾基亞介入後, 未來的上海貝爾將一直被籠罩在諾基亞的陰影下。 而與上海貝爾的隕落同時發生的, 則是華為、中興等品牌的崛起。

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場,為企業帶來無限的商機。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市場也成為全球通信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企業在這裡不僅面臨產品創新更新迅速、市場需求多樣複雜等問題,還面臨著其他企業激烈的競爭,這不僅包括產品創新方面,還有來自其他企業價格競爭的壓力。

曾經,上海貝爾幾乎壟斷了程式控制交換機市場,而幾年後,華為依靠低價策略,迅速成為這一市場的主要供應者。在2016年華為是惟一一家實現營收增長的廠商,且其營收規模突破700億美元並超過諾基亞、中興和愛立信三家之和,相當於諾基亞或愛立信的3倍和中興的5倍之多。中興在最近三四年間增長勢頭明顯,在5G技術、自主晶片等方面有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優勢。

融合網CEO吳純勇表示,近年來,無論是從財報數據,還是市場份額來看,華為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通信設備製造廠商。華為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冠以諾基亞標籤的上海貝爾如果與華為展開正面衝突,未來的日子不會太好過。“2014年,中國移動發力建設4G基站和網路,給原本處於寒冬期的通信設備市場帶來了暖意,五大通信設備廠商均獲得了一定份額,但華為、中興通訊憑藉主場作戰的優勢,成為最大贏家。”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愛立信、諾基亞和阿爾卡特朗訊佔據優勢地位的市場在日韓和北美等地區,但這些地區的4G網路建設已過高峰期而漸趨平衡,告別了高增長,因此中國等4G新興市場成為通信設備廠商新的營收增長地區和爭奪戰場。

不過,通過本次並購,諾基亞上海貝爾將增強全球尤其是美國市場競爭力,因為阿爾卡特在美國與幾大運營商都有很好的合作。通過並購阿爾卡特朗訊實現兩家公司合體之後的諾基亞超越愛立信排名第二,基本上實現了其通過並購做大體量以在營收規模上抗衡對手的目的。“但兩家體量相當的公司之間實行並購後能否做到1+1>2對於諾基亞的管理層而言還是充滿挑戰。”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坦言。

當然,無論日後諾基亞的發展情況如何,上海貝爾都已經成為歷史。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石飛月

則是華為、中興等品牌的崛起。

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場,為企業帶來無限的商機。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市場也成為全球通信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企業在這裡不僅面臨產品創新更新迅速、市場需求多樣複雜等問題,還面臨著其他企業激烈的競爭,這不僅包括產品創新方面,還有來自其他企業價格競爭的壓力。

曾經,上海貝爾幾乎壟斷了程式控制交換機市場,而幾年後,華為依靠低價策略,迅速成為這一市場的主要供應者。在2016年華為是惟一一家實現營收增長的廠商,且其營收規模突破700億美元並超過諾基亞、中興和愛立信三家之和,相當於諾基亞或愛立信的3倍和中興的5倍之多。中興在最近三四年間增長勢頭明顯,在5G技術、自主晶片等方面有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優勢。

融合網CEO吳純勇表示,近年來,無論是從財報數據,還是市場份額來看,華為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通信設備製造廠商。華為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冠以諾基亞標籤的上海貝爾如果與華為展開正面衝突,未來的日子不會太好過。“2014年,中國移動發力建設4G基站和網路,給原本處於寒冬期的通信設備市場帶來了暖意,五大通信設備廠商均獲得了一定份額,但華為、中興通訊憑藉主場作戰的優勢,成為最大贏家。”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愛立信、諾基亞和阿爾卡特朗訊佔據優勢地位的市場在日韓和北美等地區,但這些地區的4G網路建設已過高峰期而漸趨平衡,告別了高增長,因此中國等4G新興市場成為通信設備廠商新的營收增長地區和爭奪戰場。

不過,通過本次並購,諾基亞上海貝爾將增強全球尤其是美國市場競爭力,因為阿爾卡特在美國與幾大運營商都有很好的合作。通過並購阿爾卡特朗訊實現兩家公司合體之後的諾基亞超越愛立信排名第二,基本上實現了其通過並購做大體量以在營收規模上抗衡對手的目的。“但兩家體量相當的公司之間實行並購後能否做到1+1>2對於諾基亞的管理層而言還是充滿挑戰。”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坦言。

當然,無論日後諾基亞的發展情況如何,上海貝爾都已經成為歷史。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石飛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