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專欄|六盤水:經營“山地”道法 走產城景文融合發展之路

六盤水的六月, 沒有炎熱依然是十九度的夏天。

走在六枝特區郎岱鎮的街上, 行人很少, 古街的氣質很濃。 岱山書院一直是郎岱的鎮鎮之寶,

幾位穿著古典服裝的女子在書院門口搖擺, 身影一下子拉回古代, 一下子拉近山色, 一切都是那麼和諧美好。

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百姓生活欣欣向榮, 郎岱的發展是六盤水市城鎮建設新篇章的一頁。

近年來, 六盤水市以建設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貴州省第二次城鎮化推進大會精神, 按照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六大任務, 深入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 堅持以人為本、道法自然, 突出“山地”特色, 注重風貌管理, 走出了一條產城景文融合發展的山地特色城鎮化道路, 致力於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先行市建設。

城鎮建設規劃引領。 六盤水市樹立“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 堅持“先布棋盤再落棋子”, 推進城市總體規劃與各類專項規劃的有效銜接, 實現城鄉空間統籌安排, 切實解決了各個行業規劃自成體系、內容衝突、缺乏銜接協調等突出問題。 按照“三統一”要求和“十規合一”要求, 堅持產城景一體、山水田融合、村社園統籌、文體康配套, 大力推進山水城市、綠色小鎮、美麗鄉村、和諧社區建設, 實現山水、田園、城鎮、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按照“一鎮一品, 一鎮一風貌”的要求, 啟動34個特色小城鎮建設, 圍繞“8+X”專案, 合理規劃、疏密有致地將“田園風光”、“山水園林”與產業項目、城鎮建設有機統一,

打造了一批風景美、街區美、功能美、生態美、生活美, 風格各異的特色小城鎮。

同時, 在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 六盤水以“三變”改革為引領, 不斷推進規劃體現、經營管理體制、戶籍制度等重大改革, 著力破解了城鎮有效供給不足、要素流動不暢、公共服務不優等問題, 探索出“一個金融機構+一個平臺公司, 投資不低於1億元資金幫扶一個鄉鎮”的“211”投融資模式, 探索了“1+N”提級改造等城鎮建設機制, 促進城鄉資本流動、勞動力流動、土地要素流動, 通過改革, 達到了環境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目標。

能建能管能服務。 六盤水在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 堅持“管好城市為人民”的宗旨, 對城市管理工作全力以赴予以保障, 大力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為城鎮化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並運用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 讓城市的各個功能彼此協調運作。 大力實施天網工程和涼都工程, 建成數位化城管指揮平臺、公安指揮中心、安全雲、“三變”大資料資訊平臺和煤炭及礦用物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互聯網+電子政務、互聯網+公共安全、互聯網+精准扶貧、互聯網+電子商務建設水準不斷提升。

梅花山旅遊景區,是近年六盤水“山地”特色的典範之作。也是六盤水是集聚集群,推進城鎮統籌發展;堅持山地特色,推進城鎮個性化發展的傑作之一。

六盤水把遵循經濟、自然、社會“三大規律”,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佈局”,完善園區、城區、景區“三大形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保障人、地、錢“三大要素”作為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圍繞建設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先行市的目標定位,六盤水堅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路子,以示範小城鎮建設為引路,把“綠色”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底色,尤其是2016年11月,全省小城鎮建設發展大會在六枝特區召開以來,六盤水的“名頭”更響,絡繹不絕的遊客紛紛來到六盤水感受小城鎮建設的魅力。(馬俊龍)

互聯網+電子政務、互聯網+公共安全、互聯網+精准扶貧、互聯網+電子商務建設水準不斷提升。

梅花山旅遊景區,是近年六盤水“山地”特色的典範之作。也是六盤水是集聚集群,推進城鎮統籌發展;堅持山地特色,推進城鎮個性化發展的傑作之一。

六盤水把遵循經濟、自然、社會“三大規律”,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佈局”,完善園區、城區、景區“三大形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保障人、地、錢“三大要素”作為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圍繞建設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先行市的目標定位,六盤水堅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路子,以示範小城鎮建設為引路,把“綠色”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底色,尤其是2016年11月,全省小城鎮建設發展大會在六枝特區召開以來,六盤水的“名頭”更響,絡繹不絕的遊客紛紛來到六盤水感受小城鎮建設的魅力。(馬俊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