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槿花開——每歎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入夏以來, 樓下草坪上的一盆朱槿日日開出紅豔似火的花來, 非常喜慶, 煞是惹人喜愛。 它早晨開花, 晚上便悄悄謝去, 本以為它的花期已逝, 不曾想第二天它又綻放出火紅的花朵, 原來“朝開暮落”是朱槿送給人們的驚喜。

朱槿在南洋各國深受青睞。

它是馬來西亞和斐濟的國花, 也是夏威夷的州花。 馬來西亞把朱槿當成熱情和爽朗的象徵, 寓意國民對國家火熱的摯愛。 夏威夷土著女郎頭上的朱槿花則是姑娘是否心有所屬的標誌, 戴在左側表示希望有個愛人, 插在右側則表示名花有主。 斐濟每年8月都要舉行歷時7天的“扶桑節”, 大街小巷到處裝點著火紅的朱槿花, 人們在盛裝遊行之後評出3名“扶桑皇后”, 給她們戴上朱槿花朵編成的王冠, 把活動推向高潮……

我國很早就開始了朱槿的種植,並把它視為神樹。這一點早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述。漢代《海內十洲記•帶洲》告訴了我們朱槿為什麼又叫“扶桑”,因為朱槿多為林木,葉子與桑葉十分相似,並且能結出與桑椹一樣的果子,“是以名為扶桑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朱槿是木槿的別種,主要生長在南方,“其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其中以紅色者尤為珍貴,所以呼之為朱槿。西晉的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對朱槿的特徵和栽種方法進行了詳細描述,“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樹高止四五尺,而枝葉婆娑。自二月開花,至中冬即歇……栽種可採取扡插法”。從中可以看出,朱槿的花期很長,如果是盆栽,侍弄得好,一年四季都能開放。正因為此,朱槿在我國也是頗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在南方,特別是在嶺南,它能長成樹,人們把它叫做“大紅花”,而到了寒冷的北方,它則多在花盆中展示著美麗。

朱槿的花朵比蜀葵要大,一條長長的紅色花蕊從花瓣中悠然探出,在日光的照射下,仿佛從花心噴出的火焰。整個花蕊綴滿了金屑般黃黃的花藥,花蕊的前端分裂成5個小枝,每個枝頭都有一個紅紅的圓點,微風掠過,一如5個跳躍著的火球。

古人對朱槿頗為偏愛,古代婦女常把朱槿簪於發間,詩人們徜徉花間,留下了不少吟詠朱槿的詩篇。唐代詩人李商隱看到深紅與鮮紅的朱槿互相簇擁,難解難分,不禁發出了“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的讚歎。同一時代的詩人李紳抓住了朱槿四時花開不斷的特徵,吟詠道:“瘴煙長暖無霜雪,槿豔繁花滿樹紅。每歎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南朝詩人江總則認為,無論是紅豔的朝霞、絢麗的珊瑚,還是出水的芙蓉,亦或是跳動著火苗的百枝燈,都無法企及朱槿的美豔,揮筆寫下了“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鮮。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複羞燃”的佳句。

我們樓下的這盆朱槿,自然沒有南洋同類的風光,因為它來到了北方,長不成大樹,只能蝸居在花盆之中,顯得有些孤單,自然也無人吟詠,但它依舊隨著太陽升起而開,跟著夕陽西沉而落。白天是它的舞臺,它把美麗帶給人間,夜晚,是它的謝幕,它把落寂留給自己。它在對昨天的告別中積蓄著迎接明天的力量。朝開——暮落,暮落——朝開,如此往復,綿綿經年。我忽然覺得,每一次的暮落便是一次涅槃,而每一次的朝開就是一次重生。在不斷的涅槃中實現不斷的重生,這也許就是朱槿的魅力所在吧!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我國很早就開始了朱槿的種植,並把它視為神樹。這一點早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述。漢代《海內十洲記•帶洲》告訴了我們朱槿為什麼又叫“扶桑”,因為朱槿多為林木,葉子與桑葉十分相似,並且能結出與桑椹一樣的果子,“是以名為扶桑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朱槿是木槿的別種,主要生長在南方,“其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其中以紅色者尤為珍貴,所以呼之為朱槿。西晉的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對朱槿的特徵和栽種方法進行了詳細描述,“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樹高止四五尺,而枝葉婆娑。自二月開花,至中冬即歇……栽種可採取扡插法”。從中可以看出,朱槿的花期很長,如果是盆栽,侍弄得好,一年四季都能開放。正因為此,朱槿在我國也是頗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在南方,特別是在嶺南,它能長成樹,人們把它叫做“大紅花”,而到了寒冷的北方,它則多在花盆中展示著美麗。

朱槿的花朵比蜀葵要大,一條長長的紅色花蕊從花瓣中悠然探出,在日光的照射下,仿佛從花心噴出的火焰。整個花蕊綴滿了金屑般黃黃的花藥,花蕊的前端分裂成5個小枝,每個枝頭都有一個紅紅的圓點,微風掠過,一如5個跳躍著的火球。

古人對朱槿頗為偏愛,古代婦女常把朱槿簪於發間,詩人們徜徉花間,留下了不少吟詠朱槿的詩篇。唐代詩人李商隱看到深紅與鮮紅的朱槿互相簇擁,難解難分,不禁發出了“殷鮮一相雜,啼笑兩難分”的讚歎。同一時代的詩人李紳抓住了朱槿四時花開不斷的特徵,吟詠道:“瘴煙長暖無霜雪,槿豔繁花滿樹紅。每歎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南朝詩人江總則認為,無論是紅豔的朝霞、絢麗的珊瑚,還是出水的芙蓉,亦或是跳動著火苗的百枝燈,都無法企及朱槿的美豔,揮筆寫下了“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鮮。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複羞燃”的佳句。

我們樓下的這盆朱槿,自然沒有南洋同類的風光,因為它來到了北方,長不成大樹,只能蝸居在花盆之中,顯得有些孤單,自然也無人吟詠,但它依舊隨著太陽升起而開,跟著夕陽西沉而落。白天是它的舞臺,它把美麗帶給人間,夜晚,是它的謝幕,它把落寂留給自己。它在對昨天的告別中積蓄著迎接明天的力量。朝開——暮落,暮落——朝開,如此往復,綿綿經年。我忽然覺得,每一次的暮落便是一次涅槃,而每一次的朝開就是一次重生。在不斷的涅槃中實現不斷的重生,這也許就是朱槿的魅力所在吧!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