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自閉症高考生報了自閉症專業,爸爸陪伴19年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近日, 西安自閉症考生小范同學考上一本高校的消息讓自閉症圈內很多家長既興奮又激動, 紛紛求教范爸爸有什麼好的經驗。

小范同學

小范同學西安人, 1998年生, 自閉症, 大概4歲多開了口, 4歲時曾去過半年機構, 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上學, 無陪讀。 中考時進入一所普通高中。 高考時, 名列班裡第三名, 超出陝西一本分數線29分。 曾獲校級三好學生, 生活學習都不錯。

范爸爸是小范同學的父親, 早年在深圳工作, 後生孩子為自閉症, 遂放棄深圳工作和轉讓在深圳的房子, 2002年回到西安, 15年來一直在西安自閉症界探索中工作。 2011年, 范爸爸與漢普爸爸開了一家機構名叫迅語, 2015年冬天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堅持下來, 從此范爸爸帶幾個個訓繼續陪伴小范同學。

范爸爸一心一意為自己孩子而努力和付出, 在他身上沒有名利浮躁之氣。 在人生的戰場上, 范爸爸硬是把孩子的命撿回來了。

自閉兒學習自閉症專業 這是一條可供探索之路嗎?

小范同學高考超出一本29分, 這幾天在商量報志願的事情。 這個分數很尷尬, 雖然超出一本線29分, 其實還是沒得選擇, 只能報一本的最後層次。

小范同學玩遊戲

漢普爸爸與范老師取得一致意見,

與其報最末一本, 不如上最中意的二本。 小范同學也同意。 最終在上什麼大學, 學什麼專業方面達成一致, 學習教育方面的專業, 上師範類院校。

確定了這個前提, 然後在二本師範院校裡找, 發現可供選擇的餘地並不大。 這個專業估計都去招文科生了, 招理科生稀少。 上海師範大學和福建師範大學都沒有招生, 四川師範大學是一本, 只剩下先前預想的西北師範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等。

自閉症孩子上自閉症教育專業, 走一條與自身結合的道路, 這是一條也許唯一的道路。 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社會需要, 單從就業角度來講, 就可以不需要愁將來的就業, 對個人對自閉症孩子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小范同學如果能走這條路, 直通更高層級的之路也是有可能的。 范爸爸和漢普爸爸二人已經研究自閉症多年, 有一定的成就和經驗, 可以給小范同學專業上的幫助和促進。 小范同學本科階段可以記錄自閉症的成長與經驗, 再今後更高層級階段可以發表學術專著, 這都是有可能辦到的。

漢普爸爸指出, 小范同學雖然各方面都非常好, 但是依然需要繼續提升邏輯和表達, 在這個方向上是無止境的。 每個人都需要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向前走, 才能更清晰, 才能活得更快樂。 小范同學需要自身繼續提高, 這種提高還需要家長繼續對他的促進。

在家長的參謀下, 小范同學最終報了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自閉症教育專業。

自閉症孩子今後要從事自閉症康復教育專業, 這是自閉症的福音, 也是小范同學的福音。 一個自閉症去教育另外一個自閉症, 這本身就是對他最好的康復, 也是以前漢普爸爸對漢普的目標。 從一般層面看, 小范同學已經跨越自身自閉症障礙;從更高層面看, 小范同學需要更進一個深度, 達到最深的深處。

一個考入一本, 一個未上學, 他們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高考只是一個方面, 范爸爸孩子的生活和人際能力是實實在在的。 他能被同學們推選為三個三好學生之一, 這足以說明他的勤勞和品質已經獲得年輕人的讚揚。 他孩子是一個品質優秀的年輕人, 這是真正的成功之處。

漢普也學會了簡單的算術

漢普爸爸和范爸爸也是很好的朋友,他說今生的幸福與否,就在每一個爸爸手中掌握,只要我們努力,孩子的未來就是無限的。

在商量小范同學的報志願事情的時候,討論到漢普與小範的對比。在此,可以將小范同學的成長經歷和漢普一起做個對比。其實,對於小范同學和漢普的成長,都是自閉症患兒,小范同學今年19歲,漢普12歲,一個考上一本,一個流浪在校外。許多人會認為差距太大,其實范爸爸和漢普爸爸二人認為,在本質問題上,漢普比小范同學更優秀,在學業方面,漢普也會走來走很遠,為什麼呢?

由此想到漢普的教育,漢普爸爸也多次提到,需要在學術方向上不斷向前走,給他出卷子,不斷提升思考的卷子。雖然沒上學,但是思考提升之路不能停歇。

漢普在自然之家勞動

范爸爸說,在自閉方面,漢普要好于小范同學很多;在智商所表現出來的成績方面,小范同學要好于漢普很多。他們倆的區別是一個在上學,一個沒有上學,僅此而已。關於自閉與智商的區別,范爸爸在早些年就意識到了。在小范同學7歲時,他及時回頭彌補自閉這一塊,也算是走過彎路,但能做到及時回頭。

范爸爸所說的自閉,可以理解為意識。在漢普的意識鞏固這方面,基本上沒有走彎路,但是在具體細節上經常控制不住情緒而犯錯,這常常令作為父親的漢普爸爸後悔。因為他做不到,就會影響孩子意識的鞏固。動搖了意識,就是動搖了立足根本,孩子在自閉這個方面就會加重。自閉方面加重,會影響做應用題的思考能力。

小范同學的成功之處不在於學業方面考上了一本,而在於意識方面不錯。他的意識方面沒有給他拖後腿,否則他即使考上一本,根本不能算成功。

小范同學和范爸爸在台下認真聽課

小范同學可以一個人獨立去任何一所大學完成學業,只是范爸爸情感上已經不能離開孩子太久了。范爸爸對小范同學說“你去哪上學都要把我帶上,你可不能把我丟下。”小范同學答應了。

而此時因為上大學的短暫分別,也讓范爸爸有一種心酸的感覺。

漢普的意識鞏固來源於自由、獨立、主動。漢普在自由獨立主動之中,時時處處在思考,也就是他在動腦筋。在意識和思考,漢普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同時也需要父母的心更進一步能放下。因為漢普已經有了意識清醒和思考能力,只要把思維結構擺出來,他立即可以思考進入這個領域。

把思維結構擺出來,成了首要任務。

走自閉症教育這條路 他們是一個典型更是一種希望

如果一個輕度孩子在意識方面始終得不到鞏固和加強,如果他只是在學業方面往前沖,那麼這是很危險的,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

有很多以前非常不錯的小孩子,多年過後,家長還在說孩子行為這不好那不好,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還在關注和熱衷於行為矯正講座,這都是跨過了孩子的意識鞏固這個階段,家長犯了錯誤而不自知。

漢普認真聽課

優秀的小范同學,在意識方面,要弱於漢普,這是兩位爸爸一致認同的。漢普由心而發的笑容裡面包含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漢普的表情裡面飽含著溫度,這就是意識方面越來越好的表現。漢普由心而發的想念人、關心人、照顧人的情感,都在他不開口的眼神和行為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他的心長出來了,也長大了,所以表現出來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

從他的行為裡,可以看到他的內心深處的情感。漢普是一個溫暖的人、一個溫情的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小范同學在責任感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與漢普有所不同。小范同學更多帶有應該、規矩和自律的特徵,而漢普由心而發的自然流露的情感更多一些。漢普爸爸對漢普的保護,更多地在回饋著他們父子。

范爸爸在談到陪伴小范同學成長的經驗時說,有些強制刻板的訓練方法其實是強壓,灌輸是靠記憶力記出來的,所以也並不適合所有孩子,因此,要釋放孩子的主動性,在玩中學,學中悟,不限制孩子玩,讓孩子放鬆。

就好比讓一個自閉症孩子,你跟他玩和他和你玩是不一樣的。他和你玩就會接受你,然後就可以在他的玩法熊有一點點變化,他就會跟你學,慢慢就會學會。

同時,父母的心要看開,有時候孩子心裡明白,但是表達不出來或者表達不準確。

在談到是否陪讀的問題時,范爸爸指出,陪讀其實是害了孩子,孩子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讓孩子泡在環境中,家長、老師和學校創造一種輕鬆的環境,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才能讓孩子主動表達個理解力,從簡單到複雜到深刻是一點點做出來的,做透了就會做好。

至於自閉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家長首先要具備很好的能力,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能很老師和學生當成孩子的對立面。如果是家長對著幹,家長沒做好,就會造成孩子叛逆。所以說,一定要注重做事的過程,是帶孩子做事的過程。

所謂的語言、說話,是自然形成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孩子會說話了說個不停會煩死人。如果孩子想表達但是表達不出來怎麼辦?范爸爸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那就讓他去做,順著孩子意願,然後讓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如果家長總是讓孩子守規矩,而忽略了孩子的主動表達(很多時候是行為的),反而會造成二度傷害。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給你很多驚喜,要學會拍照採集資料。比如去超市拍很多東西讓孩子選他喜歡的東西,然後孩子雖然沒說話,但是也學會了表達。

范爸爸強調,不要光聽,關鍵要去做,把百分之一落實了就是百分之百,學了百分之百不去落實等於零。

在這一點上,漢普爸爸也給出了自己多年的經驗之談。

漢普爸爸總是強調放手,有家長也在疑問。有一位家長曾經說,她比以前強多了,起碼開始對孩子進行放手,孩子變得開心了,她說她體會到放手起碼能讓孩子達到生活自理這個層次,但是她還是對放手有疑慮。她說家裡別人都不放手,就她一個人放手,孩子能達到對別人的理解嗎?她在家裡放手,可是外面環境不對孩子放手,孩子以後到別的環境能做到理解和規矩嗎?

漢普爸爸接受媒體採訪

漢普爸爸說,放手讓一個人意識鞏固和增強,讓一個人內心的情感不會被淹沒,這是他將來立足的根本和前進的基礎,放手就是學習。一個人或一個環境對孩子的放手,孩子可以達到對別人和別的環境的理解,這是人的思維的根本規律。

如果孩子想向前走而不得,卻被逼著朝另外一個方向走,那麼孩子遲早心裡長出精神障礙。

漢普到目前的成功之處在於心裡沒有精神障礙,這是最大的成功。漢普將來也能做到在學校裡應付自如,上一個職業培訓學校也是可行的。樹長正了,幾度花開幾度果香都只是平常事。

范爸爸和漢普爸爸真心希望自閉症孩子能走自閉症教育這條路,如果這條路沒有一個人走,都只是嘴上說,那豈不太可惜了。

漢普也學會了簡單的算術

漢普爸爸和范爸爸也是很好的朋友,他說今生的幸福與否,就在每一個爸爸手中掌握,只要我們努力,孩子的未來就是無限的。

在商量小范同學的報志願事情的時候,討論到漢普與小範的對比。在此,可以將小范同學的成長經歷和漢普一起做個對比。其實,對於小范同學和漢普的成長,都是自閉症患兒,小范同學今年19歲,漢普12歲,一個考上一本,一個流浪在校外。許多人會認為差距太大,其實范爸爸和漢普爸爸二人認為,在本質問題上,漢普比小范同學更優秀,在學業方面,漢普也會走來走很遠,為什麼呢?

由此想到漢普的教育,漢普爸爸也多次提到,需要在學術方向上不斷向前走,給他出卷子,不斷提升思考的卷子。雖然沒上學,但是思考提升之路不能停歇。

漢普在自然之家勞動

范爸爸說,在自閉方面,漢普要好于小范同學很多;在智商所表現出來的成績方面,小范同學要好于漢普很多。他們倆的區別是一個在上學,一個沒有上學,僅此而已。關於自閉與智商的區別,范爸爸在早些年就意識到了。在小范同學7歲時,他及時回頭彌補自閉這一塊,也算是走過彎路,但能做到及時回頭。

范爸爸所說的自閉,可以理解為意識。在漢普的意識鞏固這方面,基本上沒有走彎路,但是在具體細節上經常控制不住情緒而犯錯,這常常令作為父親的漢普爸爸後悔。因為他做不到,就會影響孩子意識的鞏固。動搖了意識,就是動搖了立足根本,孩子在自閉這個方面就會加重。自閉方面加重,會影響做應用題的思考能力。

小范同學的成功之處不在於學業方面考上了一本,而在於意識方面不錯。他的意識方面沒有給他拖後腿,否則他即使考上一本,根本不能算成功。

小范同學和范爸爸在台下認真聽課

小范同學可以一個人獨立去任何一所大學完成學業,只是范爸爸情感上已經不能離開孩子太久了。范爸爸對小范同學說“你去哪上學都要把我帶上,你可不能把我丟下。”小范同學答應了。

而此時因為上大學的短暫分別,也讓范爸爸有一種心酸的感覺。

漢普的意識鞏固來源於自由、獨立、主動。漢普在自由獨立主動之中,時時處處在思考,也就是他在動腦筋。在意識和思考,漢普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同時也需要父母的心更進一步能放下。因為漢普已經有了意識清醒和思考能力,只要把思維結構擺出來,他立即可以思考進入這個領域。

把思維結構擺出來,成了首要任務。

走自閉症教育這條路 他們是一個典型更是一種希望

如果一個輕度孩子在意識方面始終得不到鞏固和加強,如果他只是在學業方面往前沖,那麼這是很危險的,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

有很多以前非常不錯的小孩子,多年過後,家長還在說孩子行為這不好那不好,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還在關注和熱衷於行為矯正講座,這都是跨過了孩子的意識鞏固這個階段,家長犯了錯誤而不自知。

漢普認真聽課

優秀的小范同學,在意識方面,要弱於漢普,這是兩位爸爸一致認同的。漢普由心而發的笑容裡面包含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漢普的表情裡面飽含著溫度,這就是意識方面越來越好的表現。漢普由心而發的想念人、關心人、照顧人的情感,都在他不開口的眼神和行為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他的心長出來了,也長大了,所以表現出來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

從他的行為裡,可以看到他的內心深處的情感。漢普是一個溫暖的人、一個溫情的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小范同學在責任感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與漢普有所不同。小范同學更多帶有應該、規矩和自律的特徵,而漢普由心而發的自然流露的情感更多一些。漢普爸爸對漢普的保護,更多地在回饋著他們父子。

范爸爸在談到陪伴小范同學成長的經驗時說,有些強制刻板的訓練方法其實是強壓,灌輸是靠記憶力記出來的,所以也並不適合所有孩子,因此,要釋放孩子的主動性,在玩中學,學中悟,不限制孩子玩,讓孩子放鬆。

就好比讓一個自閉症孩子,你跟他玩和他和你玩是不一樣的。他和你玩就會接受你,然後就可以在他的玩法熊有一點點變化,他就會跟你學,慢慢就會學會。

同時,父母的心要看開,有時候孩子心裡明白,但是表達不出來或者表達不準確。

在談到是否陪讀的問題時,范爸爸指出,陪讀其實是害了孩子,孩子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讓孩子泡在環境中,家長、老師和學校創造一種輕鬆的環境,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才能讓孩子主動表達個理解力,從簡單到複雜到深刻是一點點做出來的,做透了就會做好。

至於自閉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家長首先要具備很好的能力,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能很老師和學生當成孩子的對立面。如果是家長對著幹,家長沒做好,就會造成孩子叛逆。所以說,一定要注重做事的過程,是帶孩子做事的過程。

所謂的語言、說話,是自然形成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孩子會說話了說個不停會煩死人。如果孩子想表達但是表達不出來怎麼辦?范爸爸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那就讓他去做,順著孩子意願,然後讓孩子尋找解決的辦法。如果家長總是讓孩子守規矩,而忽略了孩子的主動表達(很多時候是行為的),反而會造成二度傷害。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給你很多驚喜,要學會拍照採集資料。比如去超市拍很多東西讓孩子選他喜歡的東西,然後孩子雖然沒說話,但是也學會了表達。

范爸爸強調,不要光聽,關鍵要去做,把百分之一落實了就是百分之百,學了百分之百不去落實等於零。

在這一點上,漢普爸爸也給出了自己多年的經驗之談。

漢普爸爸總是強調放手,有家長也在疑問。有一位家長曾經說,她比以前強多了,起碼開始對孩子進行放手,孩子變得開心了,她說她體會到放手起碼能讓孩子達到生活自理這個層次,但是她還是對放手有疑慮。她說家裡別人都不放手,就她一個人放手,孩子能達到對別人的理解嗎?她在家裡放手,可是外面環境不對孩子放手,孩子以後到別的環境能做到理解和規矩嗎?

漢普爸爸接受媒體採訪

漢普爸爸說,放手讓一個人意識鞏固和增強,讓一個人內心的情感不會被淹沒,這是他將來立足的根本和前進的基礎,放手就是學習。一個人或一個環境對孩子的放手,孩子可以達到對別人和別的環境的理解,這是人的思維的根本規律。

如果孩子想向前走而不得,卻被逼著朝另外一個方向走,那麼孩子遲早心裡長出精神障礙。

漢普到目前的成功之處在於心裡沒有精神障礙,這是最大的成功。漢普將來也能做到在學校裡應付自如,上一個職業培訓學校也是可行的。樹長正了,幾度花開幾度果香都只是平常事。

范爸爸和漢普爸爸真心希望自閉症孩子能走自閉症教育這條路,如果這條路沒有一個人走,都只是嘴上說,那豈不太可惜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