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製造業怎麼實現大規模定制?昨天這一產業的通用技術規範在青島出臺了!

標準化如何引領智慧製造的發展?怎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才能帶動製造業企業的升級?

發佈新標準、分享新成果、達成新合作……昨日下午, 在主題為“先進標準引領智慧製造發展”的專題分論壇上, 乾貨有點多。

國際知名標準組織ISO、IEC、IEEE的專家委員以及來自德國、美國等全球智慧製造領域的頂級專家代表彙聚一堂, 與智慧製造代表企業海爾共同探討智慧製造標準的研發與應用, 探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趨勢。

發佈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智慧製造標準

在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

全球掀起了新一輪以智慧製造為代表的產業變革。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 國內外智慧製造專家得以共聚論壇。

標準制定是智慧製造產業發展的基礎, 有了統一的標準, 才能有製造環節和製造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 在當前新一輪工業革命一觸即發之際, 標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論壇的分享環節,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院物聯網中心主任、IEC大使胡靜宜就梳理和分析了國內外主流的國家和標準化組織相關的研究報告和系統架構。

論壇上, 家電業智慧製造聯盟也依據中國智慧製造的系統架構發佈了一組三項由海爾主導制定的智慧製造標準。 本次論壇發佈的標準, 包括“家電業大規模定制通用技術規範”、“支援大規模定制的工業雲建設及應用規範”和“家電業智慧製造執行系統(MES)規範”等三項。

這組大規模定制標準是基於互聯網時代個性化、碎片化的需求誕生的。 標準制定的目的, 就是實現智慧製造系統對使用者體驗的最大滿足, 進而提升產業柔性化、數位化及智慧化生產水準。

△發佈智慧製造標準

其中, “家電業大規模定制通用技術規範”是針對大規模定制全流程中的各個節點, 提出的相應的要求與標準, 這其中包括了用戶交互、研發設計、數位行銷、模組採購、柔性生產等環節;“支援大規模定制的工業雲建設及應用規範”則對相應的工業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制定了要求, 對其中的術語、定義和概念進行了釋義;“家電業智慧製造執行系統(MES)規範”則對家電製造行業的智慧製造執行系統軟體進行了功能規範, 為相應軟體應該實現的典型功能進行了定義。

由於緊貼用戶需求, 海爾主導的這三項標準打破了用戶與企業之間的壁壘, 也打通了企業內部流程,

最大限度地避免以往傳統模式下, 企業和使用者之間存在的效率遲延和資訊失真的問題, 讓企業和用戶直接互聯, 為全球智慧製造標準的推進帶來全新的思路。

△參會外賓

模式領先的海爾工業互聯網平臺

儘管對於很多與會專家來說, 將使用者與製造全流程無縫連接在一起,

還是耳目一新的概念, 但對於海爾來說, 這早已根植在其智慧製造的模式中。 海爾對於智慧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的一切探索都基於此。

論壇當天, 海爾數位科技CEO趙光博士也向與會嘉賓發佈了海爾推出的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雲平臺COSMOPlat(智慧製造雲平臺Cloud Of Smart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Plat)的最新成果。

△海爾數字科技CEO趙光博士

海爾COSMOPlat就是實現大規模定制的平臺。使用者驅動,是平臺運轉的主要邏輯。在COSMOPlat的環境下,使用者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物流配送、反覆運算升級等環節。

在海爾的生產體系裡,通過平臺前端的眾創匯、海達源等模組,使用者可以自主提交自己的產品需求,當相同的使用者需求達到一定規模,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就可以通過海爾互聯工廠實現生產。

△COSMOPlat模式

以使用者需求為驅動,COSMOPlat的製造模式獲得了國內外與會專家的認可。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 TC61主席 Fabio Gargantini認為,通過這種模式,海爾改變了製造商和用戶的關係。“

以前,用戶是被動的,而現在,他們是主動的,他們正在扮演著比以往都更重要的角色。一個真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應該像COSMOPlat這樣,可以允許用戶從頭到尾參與。這個系統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它通過用戶賦能,把用戶的回饋精准地帶給製造方,讓製造方更理解使用者行為。”

△IEC TC61主席 Fabio Gargantini

COSMOPlat更是一個向全社會開放的平臺,允許協力廠商的參與。因此,在這一平臺上,大量外部資源方在享受海爾互聯工廠的智慧製造服務同時,也可以通過共創共贏的生態架構,共同面對用戶,為滿足使用者需求而進行製造,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和價值回報。

COSMOPlat還具備“企業和智慧製造資源最專業的連接者”的屬性,能夠説明更多的企業更快、更準確地向大規模定制轉型。

德國的標準化主管機關DIN 主席 Christoph Paul Winterhalter肯定了開放是工業雲平臺最重要的屬性。他表示:“平臺要對所有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公開接入的可能性,共用工業雲平臺的資料,才能更大程度上促進智慧製造的發展。”

△德國DIN主席Christoph Paul Winterhalter

這一開放屬性也帶給了與會專家更多想像空間。機械工業儀器儀錶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認為,這不僅是海爾在理念上和生產模式上的創新,更代表了海爾的社會責任感。

他表示:“我也期待這個平臺未來可以進行進一步地拓展,通過數字工廠的推廣和生產模式建模化,讓這種製造模式在家電、機械產品、消費品等各類產品的生產中得以應用,不僅助力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甚至為全世界人民帶來福祉。”

△機械工業儀器儀錶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

為了讓與會專家更好地瞭解COSMOPlat的模式,今天,來自德、美、英、意等多個國家的80余位元智慧製造領域專家一行,來到海爾膠州空調互聯工廠參觀。

目前,按照COSMOPlat平臺的運作,海爾目前已經建成了包括膠州空調、瀋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滾筒等在內的8大互聯工廠。海爾創造的這種在生產製造全生命週期與使用者零距離交流的模式,讓外國專家印象十分深刻。他們認為,要想實現智慧製造,就需要工廠讀的懂使用者,需要使用者的深度參與。

COSMOPlat平臺凝聚了海爾對智慧製造的理解。在ISO政策副主席 Dr. Scott Steedam看來,將智慧製造的探索成果平臺化是大企業發展的有效路徑。

在他看來:‘智慧製造或者說數位化製造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讓像海爾這樣的大公司具備搭建和使用平臺的能力,尤其是像COSMOPlat這樣的可以直接和用戶或者說消費者產生聯繫的平臺。

這樣的平臺讓產品或者服務的終端使用者得以與像海爾這樣的製造商產生交互。這是智慧製造的未來,是全球頂尖企業都在努力的方向。”

△ISO政策副主席Dr.Scott Steedman

智慧製造探索成果標準化,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此前,以互聯工廠和工業互聯網雲平臺的探索為基礎,海爾就在智慧製造領域進一步進行了標準化的研究。

在國家行業標準方面,目前已主導完成3項國家行業標準草案,參與制定國家標準7項,此外還有10余項標準在立項申請中。

在國際方面,海爾於2016年參加了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市場戰略局(IEC/MSB)年度技術大會,代表中國企業積極發聲,參與國際智慧製造標準的研討和制定。

其中以海爾互聯工廠模式為基礎提煉的智慧製造模式分別入選了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未來工廠白皮書》以及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標準案例。

而在本次論壇上,海爾和來自國內外的組織,都在智慧製造標準化的下一步的合作上有了更多的新進展。

在2017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開幕當天,海爾集團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就智慧製造標準化領域的加深合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簽約現場

據介紹,雙方將結合各自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研究成果,以標準化領域合作為牽引,共同推動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平臺、工業大資料、智慧硬體、綠色節能家電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及標準制定,以構建更加完善、繁榮的創新鏈、產業鏈與新興業態,為“中國智造”輸出標準模型。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楊建軍認為,海爾的技術實力是比較強的,通過雙方努力把這些實踐經驗標準化,可以推廣到全國,對加快製造業發展是有推動作用的。

前來參加論壇的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SA前主席Bruce Kraemer,在介紹了IEEE這一全球最大的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資訊科學工程師的協會及其在智慧製造相關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控制系統等領域的探索後,也表達了他對於和海爾合作的期待。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SA前主席Bruce Kraemer

他表示:“智慧製造、人工控制技術等和海爾也息息相關。我們想通過這次會議,找到與海爾相關的契合點,看看我們未來可以在哪些領域、通過怎樣的方式,來產生合作,一起發起制定與智慧製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相關的標準。

△海爾數字科技CEO趙光博士

海爾COSMOPlat就是實現大規模定制的平臺。使用者驅動,是平臺運轉的主要邏輯。在COSMOPlat的環境下,使用者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物流配送、反覆運算升級等環節。

在海爾的生產體系裡,通過平臺前端的眾創匯、海達源等模組,使用者可以自主提交自己的產品需求,當相同的使用者需求達到一定規模,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就可以通過海爾互聯工廠實現生產。

△COSMOPlat模式

以使用者需求為驅動,COSMOPlat的製造模式獲得了國內外與會專家的認可。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 TC61主席 Fabio Gargantini認為,通過這種模式,海爾改變了製造商和用戶的關係。“

以前,用戶是被動的,而現在,他們是主動的,他們正在扮演著比以往都更重要的角色。一個真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應該像COSMOPlat這樣,可以允許用戶從頭到尾參與。這個系統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它通過用戶賦能,把用戶的回饋精准地帶給製造方,讓製造方更理解使用者行為。”

△IEC TC61主席 Fabio Gargantini

COSMOPlat更是一個向全社會開放的平臺,允許協力廠商的參與。因此,在這一平臺上,大量外部資源方在享受海爾互聯工廠的智慧製造服務同時,也可以通過共創共贏的生態架構,共同面對用戶,為滿足使用者需求而進行製造,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和價值回報。

COSMOPlat還具備“企業和智慧製造資源最專業的連接者”的屬性,能夠説明更多的企業更快、更準確地向大規模定制轉型。

德國的標準化主管機關DIN 主席 Christoph Paul Winterhalter肯定了開放是工業雲平臺最重要的屬性。他表示:“平臺要對所有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公開接入的可能性,共用工業雲平臺的資料,才能更大程度上促進智慧製造的發展。”

△德國DIN主席Christoph Paul Winterhalter

這一開放屬性也帶給了與會專家更多想像空間。機械工業儀器儀錶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認為,這不僅是海爾在理念上和生產模式上的創新,更代表了海爾的社會責任感。

他表示:“我也期待這個平臺未來可以進行進一步地拓展,通過數字工廠的推廣和生產模式建模化,讓這種製造模式在家電、機械產品、消費品等各類產品的生產中得以應用,不僅助力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甚至為全世界人民帶來福祉。”

△機械工業儀器儀錶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

為了讓與會專家更好地瞭解COSMOPlat的模式,今天,來自德、美、英、意等多個國家的80余位元智慧製造領域專家一行,來到海爾膠州空調互聯工廠參觀。

目前,按照COSMOPlat平臺的運作,海爾目前已經建成了包括膠州空調、瀋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滾筒等在內的8大互聯工廠。海爾創造的這種在生產製造全生命週期與使用者零距離交流的模式,讓外國專家印象十分深刻。他們認為,要想實現智慧製造,就需要工廠讀的懂使用者,需要使用者的深度參與。

COSMOPlat平臺凝聚了海爾對智慧製造的理解。在ISO政策副主席 Dr. Scott Steedam看來,將智慧製造的探索成果平臺化是大企業發展的有效路徑。

在他看來:‘智慧製造或者說數位化製造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讓像海爾這樣的大公司具備搭建和使用平臺的能力,尤其是像COSMOPlat這樣的可以直接和用戶或者說消費者產生聯繫的平臺。

這樣的平臺讓產品或者服務的終端使用者得以與像海爾這樣的製造商產生交互。這是智慧製造的未來,是全球頂尖企業都在努力的方向。”

△ISO政策副主席Dr.Scott Steedman

智慧製造探索成果標準化,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此前,以互聯工廠和工業互聯網雲平臺的探索為基礎,海爾就在智慧製造領域進一步進行了標準化的研究。

在國家行業標準方面,目前已主導完成3項國家行業標準草案,參與制定國家標準7項,此外還有10余項標準在立項申請中。

在國際方面,海爾於2016年參加了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市場戰略局(IEC/MSB)年度技術大會,代表中國企業積極發聲,參與國際智慧製造標準的研討和制定。

其中以海爾互聯工廠模式為基礎提煉的智慧製造模式分別入選了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未來工廠白皮書》以及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IEC)標準案例。

而在本次論壇上,海爾和來自國內外的組織,都在智慧製造標準化的下一步的合作上有了更多的新進展。

在2017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開幕當天,海爾集團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就智慧製造標準化領域的加深合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簽約現場

據介紹,雙方將結合各自在智慧製造領域的研究成果,以標準化領域合作為牽引,共同推動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平臺、工業大資料、智慧硬體、綠色節能家電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及標準制定,以構建更加完善、繁榮的創新鏈、產業鏈與新興業態,為“中國智造”輸出標準模型。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楊建軍認為,海爾的技術實力是比較強的,通過雙方努力把這些實踐經驗標準化,可以推廣到全國,對加快製造業發展是有推動作用的。

前來參加論壇的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SA前主席Bruce Kraemer,在介紹了IEEE這一全球最大的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資訊科學工程師的協會及其在智慧製造相關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控制系統等領域的探索後,也表達了他對於和海爾合作的期待。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SA前主席Bruce Kraemer

他表示:“智慧製造、人工控制技術等和海爾也息息相關。我們想通過這次會議,找到與海爾相關的契合點,看看我們未來可以在哪些領域、通過怎樣的方式,來產生合作,一起發起制定與智慧製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相關的標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