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校園勁吹“足球風”發展卻遇“攔路虎”

去年11月4日, 2支女隊在校園足球"新長征"比賽中對壘記者繆曉劍攝

2015年年底, 《中山市發展校園足球規劃聯賽的開展, 參加足球的青少年學生越來越多。 資料顯示, 2016 年至2017 年中山校園足球聯賽的市級比賽中, 一共有105支隊伍參賽, 其中小學生組24支, 初中組22支, 高中組11支, 大學組6支, 還有家長組11支和教工組31支。

如果按每支隊伍的隊員有 30人, 那麼從小學到高中, 參加市級校園足球聯賽的中小學生為1710人。

也就是說, 中山近60萬中小幼在校生, 參加市級足球聯賽的足球人口就約為總人數的千分之三。

這僅僅是市級校園足球聯賽, 而24個鎮區都在開展鎮區一級的校際足球聯賽, 還有學校開展班際足球聯賽, 那麼全市參加校園足球的總人數則至少超過6000人。

除了開展學校的校園足球聯賽, 中山市首屆校園足球協會俱樂部聯賽也正在籌備當中, 將有13支俱樂部參加比賽。 俱樂部聯賽對於目前中山“4+2”校園足球聯賽是一個更大的補充。

瓶頸1

學習成績與足球 魚和熊掌怎麼兼得?

從參加校園足球聯賽的隊伍數來看, 小學、初中、高中, 越往上走學生的隊伍數量越少, 呈金字塔走勢。 “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 現在最看重的都是學生的文化成績,

因為在他們看來, 這才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單偉說, 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理念在大家的思想上根深蒂固, 人人都將文化成績擺在了第一位, 許多家長沒有去關注學生的體教結合。

“在我們中山, 小學生的足球教育一直開展得很好, 但到了初中、高中就不太理想。 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面臨中考和高考。 ”單偉介紹說, 在個別學校看來, 讓學生踢足球會讓學生無法集中精神上課, 這樣下去必然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 最終影響學校方面的年終考評。 ”

在相當一部分家長和教師看來, 踢好球和讀好書是天然的矛盾體。 對此, 恒大足球學校校長劉江南堅決反對。 劉江南是原廣州體育局局長, 他此前還一直在廣州體育學院兼職任教,

摘下官員的帽子後, 他還是碩士生博士生導師。

劉江南帶領研究生完成了一份20多萬字的 《中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 力圖從理論和實踐上搞明白一些事情。 在恒大足球學校, 來自中山的50多名校園足球教練成為第一批聆聽報告的聽眾。

“以前, 國內有些地方的足球學校曾經那麼火, 但現在不行, 為什麼?我們總結是它有兩個問題, 一是足球和文化教育之間存在矛盾;二是學員的出路問題沒有解決。 ”劉江南認為, 發展校園足球不能荒廢孩子的文化課, “成為球星或者職業球員的人不會太多, 要保證其他落選的人能夠正常地去繼續讀書, 考大學。 ”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李良告訴記者,

中山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積極解決小升初, 初升高各個學習階段足球運動員的銜接問題, 讓學生可以因為足球特長而進入好的學校念書, 保障高水準足球運動員在是否進入職業球員生涯中, 有更多自主選擇。 從2015年開始, 中山就將中山體校現有足球班下放到普通中小學校, 以市實驗小學、實驗中學試點, 招收了一批體育特長生, 這些足球特長生有了足球或文化方面成才的通道。

不過, 羅馬並非一天建成, 一些學校和家長的觀念不可能一天就能改變, 這個瓶頸仍需要逐漸去打破, 周運鋒告訴記者。

瓶頸2

專業教練仍然緊缺師資怎麼解決?

根據 《中山市發展校園足球規劃之一。 今年2月, 教育部辦公廳發佈 《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工作的指導意見》, 試點縣(區)要提高普及水準,著力擴大校園足球覆蓋面,試點縣(區)校園足球特色校要占當地學校總數 60% 以上;開展特色教學;所屬轄區的足球特色學校每週至少安排一節足球課;完善競賽體系,建成縱向貫通、橫向銜接和規範有序的高校、高中、初中、小學四級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機制;暢通成長通道。

記者瞭解到,目前中山已經正在全面推進108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工作,各足球特色學校每週一節足球課的要求早已實施。相比全國開展四級聯賽,中山“4+2”級聯賽也開展了兩年,今年還增加了校園足球俱樂部聯賽,再加上早已暢通的成才通道,中山校園足球已走在全國前列。

向巴西“取經”,向恒大“取經”,中山校園足球“取經”步伐沒有停止。劉江南告訴記者,恒大足球學校的發展歷程中,也前往全世界足球運動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取經”。在李良和劉江南看來,只有不斷“取經”,才能獲得寶貴的“真經”。不過,中山還在“取經”的路上,成長之路仍漫漫。“我們還要繼續解決好校園足球發展中的難題,爭取更大的進步。”李良表示。

試點縣(區)要提高普及水準,著力擴大校園足球覆蓋面,試點縣(區)校園足球特色校要占當地學校總數 60% 以上;開展特色教學;所屬轄區的足球特色學校每週至少安排一節足球課;完善競賽體系,建成縱向貫通、橫向銜接和規範有序的高校、高中、初中、小學四級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機制;暢通成長通道。

記者瞭解到,目前中山已經正在全面推進108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工作,各足球特色學校每週一節足球課的要求早已實施。相比全國開展四級聯賽,中山“4+2”級聯賽也開展了兩年,今年還增加了校園足球俱樂部聯賽,再加上早已暢通的成才通道,中山校園足球已走在全國前列。

向巴西“取經”,向恒大“取經”,中山校園足球“取經”步伐沒有停止。劉江南告訴記者,恒大足球學校的發展歷程中,也前往全世界足球運動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取經”。在李良和劉江南看來,只有不斷“取經”,才能獲得寶貴的“真經”。不過,中山還在“取經”的路上,成長之路仍漫漫。“我們還要繼續解決好校園足球發展中的難題,爭取更大的進步。”李良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