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紅色基因 江岸傳承

96年偉大征程,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 書寫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96年崢嶸歲月,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艱難中奮起、在開拓中前行, 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江岸, 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區, 在近現代歷史上多次成為武漢乃至全國革命的中心。 這片土地見證了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二七大罷工;見證了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命運的一次關鍵抉擇——八七會議;這裡是八一南昌起義的決策地, 是人民軍隊建軍策源地。 這裡銘刻著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印記。

如今, 江岸區擁有80餘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聚集了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等一系列重要革命舊址, 凸顯了江岸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重要地位。

為傳播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基因,回應“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畫,把武漢打造成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讓廣大青年瞭解江岸、心儀武漢,今年3月以來,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指導下,江岸區委區政府聯合長江日報發起“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

與平日坐在教室上班會課不同,來自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近30所高校的學生走出課堂,參觀革命舊址,踏尋先輩足跡,重溫入黨誓詞,與專家面對面互動,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多所高校學生還以紅色故事為背景創作、表演,用汗水和才藝向革命先輩致敬。

“如果不是這堂特殊的班會課,我不會知道在我學習讀書的城市曾發生過這麼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聚集過這麼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大二學生羅梅璿子說。

“潤物細無聲”,幾十場活動下來,活動專家組成員、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說:“大學生身臨其境去體驗,震撼力要比課堂上、書本上學來的強烈得多。他們豐富、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影響、感染身邊人。”

除紅色主題班會活動外,江岸區還舉辦“城市文化與青年視野”系列文化活動,帶領大學生探訪“漢口文創谷”,與文創大咖面對面,邀請歷史文化專家與青年共談老建築背後的城市文脈、權威專家講述江岸風華等。打造新孩子劇團宣講隊等宣講品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基因在江岸代代相傳。

五四青年節“憶紅色征程·築青春夢想”大學生露天劇演啟動儀式

大學生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大學生聆聽專家講黨史

武漢大學學生表演《紅色娘子軍》舞蹈

大學生參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阿卡貝拉樂隊演唱《國際歌》

策劃:中共江岸區委宣傳部

撰文:李婷 祝麗芳

學生作品

活動反響

自“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中央、省、市媒體廣泛關注。人民網、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山西日報等媒體及各大門戶網站對活動進行了多次報導。

6月7日,中國青年報以較大篇幅報導了活動。報導中說,“不僅讓參與的大學生耳目一新,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也收穫了學者、黨史專家點贊。”

活動開展以來,還得到革命後代的支持與肯定。毛澤民外孫曹耘山為活動題詞:“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蔡和森之女——89歲的蔡轉老人,欣然用鋼琴彈奏了一曲《國際歌》,錄播送給參加活動的大學生。老人寄語青年學生,要更多地瞭解黨的歷史,熱愛黨的組織,銘記革命先輩的事蹟,不忘初心,薪火相傳。

江漢大學學生李書雨畫作 《老房子》

歌江岸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 張豔飛

我欽佩江岸的光芒爛漫。

今天,

我將她放進詩裡,

為她歌唱,為她抒懷。

長江繞著她的絕勝河川,

繞出了她不斷發展的浩浩風帆。

多少先輩為她流血流汗,

為她帶來了近代化的曙光。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走來了一群屬於江岸的志士,

走過了一段屬於江岸的道路,

走出了一個屬於江岸的今天!

細雨微江灘,

聲名立霄漢,

百萬學子是你的繁星點點,

遠航的你都會有晴天。

江岸,

願你永遠在夜空中光輝璀璨!

湖北美術學院學生邱港拍攝作品 《鐵骨錚錚》

凸顯了江岸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重要地位。

為傳播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基因,回應“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畫,把武漢打造成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讓廣大青年瞭解江岸、心儀武漢,今年3月以來,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指導下,江岸區委區政府聯合長江日報發起“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

與平日坐在教室上班會課不同,來自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近30所高校的學生走出課堂,參觀革命舊址,踏尋先輩足跡,重溫入黨誓詞,與專家面對面互動,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多所高校學生還以紅色故事為背景創作、表演,用汗水和才藝向革命先輩致敬。

“如果不是這堂特殊的班會課,我不會知道在我學習讀書的城市曾發生過這麼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聚集過這麼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大二學生羅梅璿子說。

“潤物細無聲”,幾十場活動下來,活動專家組成員、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說:“大學生身臨其境去體驗,震撼力要比課堂上、書本上學來的強烈得多。他們豐富、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影響、感染身邊人。”

除紅色主題班會活動外,江岸區還舉辦“城市文化與青年視野”系列文化活動,帶領大學生探訪“漢口文創谷”,與文創大咖面對面,邀請歷史文化專家與青年共談老建築背後的城市文脈、權威專家講述江岸風華等。打造新孩子劇團宣講隊等宣講品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基因在江岸代代相傳。

五四青年節“憶紅色征程·築青春夢想”大學生露天劇演啟動儀式

大學生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大學生聆聽專家講黨史

武漢大學學生表演《紅色娘子軍》舞蹈

大學生參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阿卡貝拉樂隊演唱《國際歌》

策劃:中共江岸區委宣傳部

撰文:李婷 祝麗芳

學生作品

活動反響

自“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中央、省、市媒體廣泛關注。人民網、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山西日報等媒體及各大門戶網站對活動進行了多次報導。

6月7日,中國青年報以較大篇幅報導了活動。報導中說,“不僅讓參與的大學生耳目一新,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也收穫了學者、黨史專家點贊。”

活動開展以來,還得到革命後代的支持與肯定。毛澤民外孫曹耘山為活動題詞:“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蔡和森之女——89歲的蔡轉老人,欣然用鋼琴彈奏了一曲《國際歌》,錄播送給參加活動的大學生。老人寄語青年學生,要更多地瞭解黨的歷史,熱愛黨的組織,銘記革命先輩的事蹟,不忘初心,薪火相傳。

江漢大學學生李書雨畫作 《老房子》

歌江岸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 張豔飛

我欽佩江岸的光芒爛漫。

今天,

我將她放進詩裡,

為她歌唱,為她抒懷。

長江繞著她的絕勝河川,

繞出了她不斷發展的浩浩風帆。

多少先輩為她流血流汗,

為她帶來了近代化的曙光。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走來了一群屬於江岸的志士,

走過了一段屬於江岸的道路,

走出了一個屬於江岸的今天!

細雨微江灘,

聲名立霄漢,

百萬學子是你的繁星點點,

遠航的你都會有晴天。

江岸,

願你永遠在夜空中光輝璀璨!

湖北美術學院學生邱港拍攝作品 《鐵骨錚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