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眾安保險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2016年淨利潤大跌八成

據新浪財經報導, 眾安保險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意味著成立不到四年的眾安保險擬登陸港交所上市。

眾安保險是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 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等企業發起設立, 其主要的業務是與互聯網公司合作, 為中國年輕用戶提供在汽車、醫療和線上購物領域的保險服務。 早在2015年6月進行A輪增資時, 其估值就已經達到了500億元, 成為了“獨角獸”企業。

根據艾瑞的報告, 公司所在的線上保險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兩萬億人民幣(約合三千億美元)。

2016年利潤大跌八成

36氪此前報導,

2014年、2015年, 眾安保險已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但2016年卻利潤大跌。

2016年一季度, 眾安保險業務收入6億元, 淨虧損高達3.8億元, 但進入二季度即實現扭虧為盈, 截至2016年6月底, 保險業務累計收入13.52億元, 同比增長近80%, 累計實現淨利潤1924萬元。 可是在今年5月17日, 眾安保險對外發佈2016年年報的資訊卻顯示, 其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937.2萬元, 同比大幅下滑接近80%。 2016年眾安保險已賺保費為32.25億元, 總資產為93.3億元。  

過於依賴阿裡和攜程等管道, 是喜是憂?

眾安保險成立之初, 註冊資本金為10億元, 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共8家, 大股東阿裡巴巴持股19.9%, 騰訊、中國平安、優孚控股份別持股15%, 並列為第二大股東;深圳市加德信投資有限公司、深圳日訊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攜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遠強投資有限公司則分別持股14%、8.1%、5%、5%。

2015年, 眾安保險進行一輪增資擴股, 總募集資金約58億元, 由摩根士丹利領頭並承擔全球獨家配售代理, 投資者包括摩根士丹利、中金、鼎輝基金、凱思博基金和賽富基金, 註冊資本變更為12.4億元。

但此次增資對股東控制權影響不大。

作為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 背後又有眾多股東撐腰, 眾安自誕生依賴似乎獲得不錯, 好幾個超級互聯網銷售管道都是它的爸爸, 也就不愁銷售管道了。

根據眾安保險的年報, 2016年原保費收入前五的險種為其他險種、意外傷害險、保證保險、健康險、和責任保險。 其他險種的保費收入雖然大, 但是去利潤的貢獻卻不怎樣, 反倒是虧損最嚴重的的險種, 眾安大多數的利潤來自保證保險。

36氪報導指出, 2015年來自于阿裡管道的保費收入占眾安總收入的6成左右, 意外傷害保險去年貢獻了12%的保費, 約合2.83億元, 而這大部分又源于與攜程合作的航空險。 退運險幾年來都是眾安最大單一業務,

產品形態是以底層工具嵌入淘寶、天貓中, 在付款頁, 可自行勾選購買。 作為一個新險種, 它被統計到了其他險種中。

只是從另一角度想, 眾安保險又是否過於依賴阿裡、攜程等核心管道呢?

先不論阿裡和攜程這兩位元股東會不會把訂單給別人, 而是從整個阿裡與攜程平臺上的訂單來說, 這些訂單的增長也是有天花板的。 電商銷售增長逐步放緩, 同樣也會影響到依賴其生存運費險, 加上攜程捆綁銷售的策略已經越來越不受消費者歡迎, 航空險並不像退運險那麼讓消費者喜聞樂見。

也許是為了構建起自身的壁壘, 豐富盈利來源。 2016年11月, 眾安保險全資設立子公司眾安科技, 開始對外輸出人工智慧(A)、區塊鏈(B)、雲計算(C)和大資料(D)等技術。

有趣的是, 阿裡旗下的螞蟻金服也要做專門想金融機構輸出能力的Fintech, 最近也相繼發佈了“車險分”和定損寶, 向保險行業輸出AI能力, 這是要搶生意的節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