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呷哺呷哺去“快” ,將從“速食”轉型“輕正餐”

被譽為“快火鍋之王”的呷哺呷哺正力圖抹掉消費者心目中的“快”字。 6月29日上午, 呷哺呷哺董事長賀光啟在上海宣佈新戰略, 呷哺呷哺的模式將從“速食”轉型“輕正餐”, 以“火鍋+茶飲”創新商業模式。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 去年呷哺呷哺新推出了中高端火鍋湊湊, 同樣主打“火鍋+茶飲”。 有分析指出, 隨著呷哺呷哺主品牌的升級, 湊湊極有可能率先迎來自家品牌的衝擊。

模式顛覆

在呷哺呷哺實現從“速食”到“輕正餐”的轉型過程中, “火鍋+茶飲”的商業模式引人矚目。 賀光啟介紹, 目前呷哺呷哺已經有36家門店引入了茶鋪,

未來, 呷哺呷哺升級後的門店都將引入“火鍋+茶飲”的新模式。

茶飲的推出主要是為了提升呷哺呷哺非餐時段的利用率。 餐飲實體店最大的特點是受時間、空間限制明顯, 每天只有兩個飯點創造價值。 而通過推出高品質的臺式手搖茶以及甜點等, 配合呷哺呷哺門店環境的全面升級, 呷哺呷哺可以實現餐飲、商務、休閒等多種功能。

事實上, 最早推出“火鍋+茶飲”的是呷哺呷哺去年推出的新品牌湊湊。 據透露, 茶飲在湊湊的點擊率已經達到了120%。 這意味著, 茶飲不僅成為每位元客人必點的產品, 還額外有20%的外賣量。 而且茶飲相對一般餐品利潤率更高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正是近年來喜茶等茶飲店大量湧現的原因, 因此,

加入茶飲也有利於增強門店盈利能力。 而茶飲在湊湊的試水成功, 也令賀光啟對這一新模式組合在呷哺呷哺的推廣更具信心。 可以說, 成立20年後, 呷哺呷哺推出“火鍋+茶飲”的新組合, 再一次對商業模式進行了顛覆, 能否再次成功仍有待觀察。

應對競爭

據瞭解, 為了實現品牌的“休閒化”轉型, 呷哺呷哺將持續推進對品牌、口味、茶飲、環境、服務等各要素的提升, 加強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據介紹, 目前呷哺呷哺已經有約200家門店完成了新店升級, 占呷哺呷哺當前約650家門店的近1/3。

談到升級的原因, 賀光啟表示, 近年來, 隨著不斷有新的競爭者入局, 餐飲市場的競爭只能用慘烈來形容。 在這樣的環境下, 要想保持成功, 一定要非常瞭解顧客的需求。

同時定位和差異化要更加明確, 才能從紅海市場中跳出來。 從品牌角度看, 跟顧客的情感連接也越來越重要。 “如果顧客因為你的價格而來, 有一天也會因為價格離開, 所以一定要找到剛性需求以外的東西, 讓顧客認為你是屬於他的品牌。 ”此外, 企業要持續保持創新, 最大限度地發揮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效應。

不過, 從呷哺呷哺最新升級的上海日月光餐廳看, 無論是店面環境風格、菜品設計, 還是新增茶飲, 都與去年推出的湊湊極為相似, 而七八十元的客單價卻只相當於湊湊的一半。 儘管賀光啟一再強調, 兩個品牌的定位和顧客群不同, 但相似度如此之高, 令人不免產生同室操戈的擔憂。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

如何更好地區隔兩個品牌, 將是呷哺呷哺面臨的新挑戰。

覬覦南方

作為誕生於北京的品牌, 呷哺呷哺的市場目前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 而過於倚重北京市場也曾遭到過不少質疑。 不過這種局面有望很快被打破。 發佈會上, 賀光啟透露了呷哺呷哺即將大舉南下擴張版圖的野心。

賀光啟表示, 2019年被設定為呷哺呷哺集團的“大躍進”元年, 該年目標是“呷哺+”升級店達到1000家。 目前, 呷哺呷哺基本上以每年平均150家的速度, 在全國各個地區進行滾球式發展。 “華東地區我們已經進入並在逐步擴展, 比如本次推進的上海升級專案就是其中的一個舉措。 而華南地區, 湊湊已經在深圳開店, 呷哺呷哺會緊接著進來。 ”

按照呷哺呷哺集團的規劃,

未來, 呷哺呷哺將以北京、上海、深圳作為三大據點, 在北京、長三角、珠三角三大板塊各發展門店1000多家。 這意味著, 整個呷哺呷哺集團在全國要發展將近4000家門店的規模。

門店拓展的同時, 呷哺呷哺還將加強呷哺小鮮外賣業務。 同時, 大力發展針對中高端客群的第二品牌湊湊。 力爭2020年實現集團“千百十”的戰略目標, 即1000家門店、100億元營業額、10億元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 呷哺呷哺的裂變也初現端倪。 繼推出第二品牌湊湊之後, 近期, 呷哺呷哺又成立了獨立的調味品公司。 賀光啟透露, 未來茶飲部分也會單獨成立品牌運營。 “我們不會去跨很大的領域, 呷哺呷哺做的每件事都是從協同效應最大化考慮的, 這些部門只有獨立出來, 才能真正做大。”

隨著呷哺呷哺的升級和裂變,它的競爭對手也將越來越多。對呷哺呷哺來說,能否恪守品牌DNA,為消費者持續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將是呷哺呷哺升級後能否站穩腳跟的關鍵。

本文來自北京商報,記者徐慧。

才能真正做大。”

隨著呷哺呷哺的升級和裂變,它的競爭對手也將越來越多。對呷哺呷哺來說,能否恪守品牌DNA,為消費者持續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將是呷哺呷哺升級後能否站穩腳跟的關鍵。

本文來自北京商報,記者徐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