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將提升黨員"雙帶"能力納入系統培訓 400余基層幹部成村民致富帶頭人

建檔立卡貧困戶魏學國(左二)加入富裕蔬菜專業合作社後, 在指定黨員的幫扶下, 種植的葡萄現已上市。

本報訊 記者年旭春報導 6月26日午後,

彰武縣五峰鎮亂山子村貧困戶吳俊林細心地在葡萄棚內掰葡萄秧杈。 “我必須得用心侍弄, 這10個葡萄棚可是全村貧困戶的 ‘金山’啊!”

2016年4月, 亂山子村大力發展冷棚, 在26.7公頃的土地上建起了98棟冷棚, 其中52棟是普通農戶建的, 36棟是黨員帶頭建的, 10棟扶貧棚歸全體貧困戶所有。 扶貧棚的經營模式是:黨支部負責領辦合作社, 合作社負責經營, 貧困戶年底享受分紅。 “一方面是年底分紅收入, 一方面是打工收入, 我們貧困戶收入有了雙保險。 ”吳俊林說。

亂山子村是彰武縣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彰武縣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築牢“學”的基礎, 抓住“做”的關鍵, 立足農業大縣的實際,

把扶貧開發同基層党建有機融合, 以黨支部為核心, 以專業合作社為依託, 探索出“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精准扶貧新模式。

彰武縣通過開展“‘雙帶’黨員培養工程”主題實踐活動, 著力培育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能力。 今年初, 彰武縣舉辦“雙帶”黨員培養工程第一期培訓班。 培訓物件是全縣發展養牛項目的52名“雙帶”黨員培養對象。 與此同時, 還培訓了416名基層幹部, 使他們成為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雁”。

哈爾套鎮富有村黨支部書記王洪帶頭成立了富有村富裕蔬菜合作社, 並在合作社內成立了黨支部, 帶領群眾發展大棚蔬菜。 目前, 全村建設冷棚1200棟、土暖棚800棟和一棟年儲320噸蔬菜的保鮮庫。 西六家子鎮四家子村黨支部建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

把15戶貧困戶的7公頃土地流轉或入股到合作社, 通過土地入股吃紅利的辦法, 讓貧困戶享受到高效農業帶來的好處。

先替困難村民蹚出一條致富路。 五峰鎮亂山子村黨支部書記董春龍帶頭成立合作社, 先後培養黨員“四大戶”和致富帶頭人29人, 占黨員總數的40%。 截至目前, 通過發展合作社果蔬生產加工, 已幫助全村200多人口擺脫了貧困。

群雁高飛頭雁領。 全縣有158名村書記帶頭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全縣184個村黨支部中有40%成立了村集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還有3家合作社黨組織被評為“省級黨建示範社”。 在黨支部引領之下, 在合作社的精心經營下, 在一個個致富“領頭雁”的帶動下, 全縣2016年通過提供服務脫貧一批、特色產業脫貧一批、資產收益脫貧一批,

上萬名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25個貧困村“摘帽”。 事實證明, 彰武縣建立的“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脫貧攻堅新模式, 讓黨支部在農村的政治核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讓黨員成為群眾致富的主心骨, 這既是“兩學一做”的具體實踐, 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