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福建農村改革亮出三張“金名片”

本報記者蔡茂楷

“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必須依靠深化農村改革培育新動能。 ”福建省農業廳廳長黃華康說, “深化農村改革, 既要突出重點,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更要加快試點, 以點帶面。 ”

自2011年起, 福建沙縣、屏南縣、永春縣被20多個國家部委組成的聯席會議確定為農村改革試驗區。 多年來, 福建堅持問題導向, 鼓勵基層創新, 沙縣的普惠制金融改革、屏南縣的扶貧綜合開發、永春縣的林權改革均取得重大突破, 成為福建深化農村改革的三張閃亮名片。

農村金融普惠, 讓農民貸款不再難

“首先是建立農村信用評價機制。 ”沙縣農業局局長鄧聲豪介紹說。 按照“先建檔、後評級、再授信”的思路, 根據農戶家庭收支、家庭資產、村(居)評價等基本內容建立經濟檔案, 然後成立以村為單位的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小組, 對農戶經濟檔案分7個等級進行信用評級。 根據農戶信用等級, 由銀行核定授信額度, 目前該縣已授信BBB級以上農戶4.6萬戶, 授信額度20億元, 貸款農戶7020戶, 貸款餘額16億元。

支持金融機構和農村商戶合作, 通過委託代理方式, 建立小額支付便民點, 採取“一個小商鋪+一架電話機+一根電話線”的模式, 為農戶提供存款、小額取款、匯兌、繳費等金融服務。 目前, 沙縣已在全縣171個行政村設立326個農村小額支付便民點和574台轉帳電話。

沙縣還創新推出“社區型”村級融資擔保基金, 通過基金杠杆放大作用, 提高金融機構支農力度。 基金資金來源以農戶入股為主, 農戶按每戶1萬元或2萬元加入基金, 銀行根據其信用等級, 按入股金額的2至5倍給予授信, 最多可貸款10萬元。 目前, 沙縣已設立村級融資擔保基金105個, 基金規模4779萬元, 累計提供貸款擔保4531筆總計5億元。

扶貧綜合開發, 打贏精准扶貧攻堅戰

屏南縣通過建立貧困戶精准識別管理機制, 結合資訊網路手段, 以收入、健康、教育、住房為主要指標, 建立扶貧大資料平臺。 對消費水準、居住條件等六個指標進行量化後, 經過民主評議、公示公告、逐級審核、動態管理等程式, 精准識別貧困戶。 2016年, 屏南縣通過這套機制精准識別出2181戶貧困戶,

落實到戶扶貧資金2600萬元, 實現當年減貧3500人。

依託縣小額信貸促進會, 屏南縣創新“促進會+三農三級金融服務平臺+擔保風險金”的金融扶貧模式。 財政出資1800萬元, 發揮456個村級金融協管員作用, 與農行等金融機構建立貸款擔保合作機制, 緩解農戶貨款難題。 幾年來, 縣小額信貸促進會推介擔保小額貸款3.8億多元, 每個貧困戶可獲得2-3萬元貸款支持。 目前全省貧困人口千戶以上的60個縣已全部建成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金, 省級財政出資2.33億元。

建立“園區(基地)+經濟實體+貧困戶”三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 屏南縣規劃建設5個農業產業扶貧示範園區, 輻射帶動一批產業扶貧基地, 目前已整合投入園區財政扶貧專項資金400萬元、社會幫扶資金1000萬元、信貸資金5000萬元。

30家經濟實體與600戶貧困戶通過注入資金、提供就業、合作經營等方式, 説明貧困戶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林權“三權分置”, 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為解決非規劃林地在實際經營中存在“界定難、發證難、流轉難、扶持難、貸款難”五大難, 永春縣在全省率先出臺政策, 明確非規劃林地經營主體享有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 全縣頒發非規劃林地林權證22本, 明晰產權面積1653畝。 確權發證, 避免了山壟田等撂荒拋荒,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全涉及經營非規劃林地的花卉、苗木企業70多家、農戶3000多戶, 面積2.5萬畝。

此外, 沙縣、永春縣都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配套產權交易網站、手機用戶端、便民觸摸式查詢機、LED大螢幕電子顯示幕等基礎設施,

按照平臺建設、資訊發佈、交易規則、交易簽證、監督管理“五統一”模式, 為林地、土地經營權、農業生產設施設備等提供評估、交易、登記、收儲、融資等服務。 沙縣已完成林權交易24場、金額3372萬元。 永春共辦理林權流轉510宗、面積6061公頃, 流轉總價值9300萬元。

沙縣還探索林地經營權流轉登記頒證, 賦予林地實際經營人在權屬證明、林權抵押、林權登記等方面的權益, 突破目前林地轉包、租賃不能辦證的難點, 解決林地流轉後農戶不願過戶、政策不許過戶、銀行不能貸款等問題。 全縣已發放林地經營權證330宗共3.73萬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