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TRAFFIC:中國電商野生動物製品廣告減少 象牙仍占六成

【財新網】6月30日,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發佈《中國野生物網路犯罪:2016年度電子商務及社交媒體監測》, 報告指出, 近兩年中國電商平臺上的非法野生物製品廣告已出現持續減少的態勢。

TRAFFIC通過定期搜索112條商家慣用的隱蔽關鍵字發現, 2012年1月監測的15個網站發佈了2000多條非法野生動物製品廣告, 而到了2016年12月, 監測的31個網站上只有不足1000條新增非法野生動物製品廣告。

在這112條隱蔽關鍵字中, 有40個有關象牙, 調查顯示:象牙製品在每月新增的廣告中占比最高, 為63.2%, 其次是犀牛角製品, 占18.1%, 玳瑁製品占7.7%, 盔犀鳥頭骨占4.7%,

虎骨占4.0%, 賽加羚羊角占1.6%, 穿山甲甲片占0.5%, 豹骨占0.2%, 鯨魚製品占0.1%。

在仍在繼續運營和發佈非法野生物製品廣告的頑固商家中, 一家上海註冊的某古玩交易網站被TRAFFIC點名, 這家網站在2012至2016年間發佈了31, 062條非法野生物製品的廣告, 占全部監測網站5年間每月新增廣告總數的34.5%。

報告指出, 此網站為非法野生物製品的資訊發佈和交易提供服務的行為已被2017年1月1日起實行的新《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為違法行為。 網站應立刻採取措施履行法律規定, 處理自身平臺上的非法交易資訊。

“儘管各地執法機關已聯合網路和社交媒體服務商開展了打擊網路犯罪活動, 許多商家仍繼續利用私人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非法野生物交易。

”TRAFFIC中國專案主任周非說道, “TRAFFIC監測和記錄的非法野生物交易資訊為執法機構提供部分線索, 同時回饋給互聯網公司以及時清除非法交易資訊和違規帳戶, 此外我們的監測結果將會反映出新保護法實施後在打擊野生物犯罪方面的影響。 ”

報告發現, 雖然社交媒體作為私密性的即時通訊工具儼然已成為網路非法野生物貿易的主要平臺之一, 但受眾有限。 因此, 賣家會不斷地在公共網路平臺上發佈帶有自己社交媒體帳號資訊的非法野生物製品廣告, 將更多的受眾和潛在買家轉移到其個人社交媒體帳號。

TRAFFIC東亞及南亞區域總監雅尼克·庫赫(Yannick Kuehl)表示:“私人的社交媒體通訊很難監控, 但是這個報告表明了跟蹤這個平臺動態的重要性。

TRAFFIC正在與其他專家夥伴研發一套創新的網路標準操作流程指南(SOP), 互聯網公司可依此發現並治理平臺上的非法交易並讓違規商家難脫其責。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