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銀國際叢林:中資金融機構市場地位提升,挑戰歐美機構話語權 | 香港回歸20周年人物專訪

香港回歸20年以來,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 其連接境內外的角色正不斷發生變化。

早年, 香港主要功能是為境內企業融資、提供資金以及幫助海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市場;時至今日, 擁有內地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市場股份總市值已超四成。 “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 香港已經成為國際領先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香港不再單單扮演融資中心的角色, 而是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工銀國際董事長叢林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近水樓臺先得月。 包括工銀國際在內的在港中資持牌機構在這一機遇期強勢崛起,

已逐步成為香港IPO市場的中堅力量。 根據Dealogic資料顯示, 近一年來, 發行規模在8億美元及以上的大型H股IPO, 工銀國際奪得承銷規模“冠軍”;從2010年10月至今, 工銀國際累計承銷規模居在港中資投行首位。

近年來, 香港和內地兩地間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愈發緊密, 前有“滬港通”、“深港通”的相繼開通, 後有“債券通”開放有序進行。 這對於在港中資金融機構而言, 將帶來怎樣的業務機遇?他們又如何看待“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紅利?紮根香港金融市場7年的工銀國際不失為一大例證。 第一財經記者就此獨家專訪工銀國際董事長叢林。

挑戰歐美持牌機構的話語權

第一財經:自香港回歸後, 以工銀國際為例, 在港中資持牌機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經歷了怎樣的業務發展階段?與在港外資持牌機構相比有何異同?

叢林:我們扮演著的角色, 像是一條“紐帶”或是一座“橋樑”。

自香港回歸以來, 內地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開放, 為在港的中資持牌機構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期。

無論是境內企業到境外融資、並購, 還是境外機構、企業到境內投資等, 在港中資持牌機構都是其中的“橋樑”。 特別是在中資發行人和投資人的地位不斷上升之際, 中資持牌機構憑藉著與境內緊密的聯繫與客戶基礎, 成功搶佔了原來由歐美持牌機構主導的市場份額。

以香港一級發行市場為例, 香港一級市場發行近年來發生較大變化。 一方面, 內地企業市場占比持續增加, 擁有內地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占香港市場股份總市值已超四成;另一方面, 伴隨著內地企業和投資人的崛起, 在一級發行市場上, 中資持牌機構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百花齊放, 市場地位快速提升, 直接挑戰歐美持牌機構的話語權。

第一財經:“滬港通”、“深港通”已相繼開通, 下一步“債券通”即將開放, 這對你們而言是怎樣的機遇?

叢林:這無疑是開拓了更大的業務機遇, 因為我們中資持牌機構, 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

以“債券通”為例,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於5月16日宣佈決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 這標誌著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進一步加深, 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資本市場的程度, 有助於在港中資持牌機構發揮橋樑角色, 搶佔市場藍海。

對工銀國際而言, 在“滬港通”、“深港通”業務發展良好的經驗和基礎上, 再把握“債券通”機遇, 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產品線, 滿足客戶投資需求。

此外, 工銀國際可以依託集團資源, 在連接境內和境外投資者、服務境內及境外企業等方面深挖業務機會, 在企業與個人跨境投融資業務領域, 將單一的政策紅利轉化為多元化的業務發展機會。

第一財經:券商們如何預期“債券通”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哪類機構會更願意借助這一通道投資境內債券市場?

叢林:當前境內債券一般比歐美等地債券的收益率高,這可作為國際投資者提升收益和分散投資的良好選擇。

2016年初,中央人民銀行把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開放進一步擴大至境外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但境外投資者需要委託境內結算代理人,開戶和備案的時間也較長。

由此我們可以預期,“債券通”的安排提供更為直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管道給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市場。因此,“債券通”對境外機構有一定吸引力,特別是對中小型機構而言。

連接境外優質資本與境內企業需求

第一財經:全球經濟格局再平衡,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在這一背景下,香港會扮演怎樣的角色?工銀國際有哪些業務準備?

叢林:“一帶一路”倡議付諸實施,意味著沿線國家基礎設施需互聯互通、產業需轉型升級、經貿需合作拓寬,這將為各類服務行業創造大量機遇。此外,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承擔著國家“一帶一路”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意圖。

首先,香港作為國家開放格局中的重要門戶,具有較強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合作的先發優勢;其次,在專業能力上,香港在金融、會計、法律、諮詢、旅遊、基建工程與設計等領域優勢明顯,可為沿線各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最後,在“一國兩制”下,制度的多樣性和互補性是粵港澳區域合作的優勢。面對“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時代性機遇,香港可扮演好“超級連絡人”的角色,將香港的海外輻射作用和資源優勢帶到沿線國家之中,在彌補自身實體經濟空間不足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全球地位。

工銀國際作為連接境外優質資本與境內企業需求的紐帶,我們的優勢在於:憑藉在投資與資產管理領域積累的合作夥伴儲備,工銀國際“一隻手”能夠牽住兼具精准判斷與長遠視野的專業境外資金;“另一隻手”又能夠依託工商銀行與祖國大江南北優質客戶相濡以沫的友誼,及時把握境內資本佈局全球的願望與動向。“兩手”相連,引入優秀的境外資本參與境內企業海外並購的聯合體,以股權投資配合境內融資工具,既可節約中國的外匯儲備,又可幫助境內企業突破跨境並購中面臨的境外資金瓶頸。

此外,在國際社會上存在看空人民幣匯率及唱空中國經濟前景的雜音時,我們致力於及時地發出強有力的正面聲音,正本溯源,以正視聽,維護“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市場穩定。在此基礎上,工商銀行和工銀國際可以進一步對並購聯合體輔以並購融資、投貸聯動,全面拓寬中國企業跨境並購的融資管道。

引四海百川之碧水,澤中華資本之新芽。

第一財經:從具體業務層面而言,據工銀國際立足香港的觀察,境內企業“走出去”有何便利、有何挑戰?金融機構如何給以助力?

叢林:對境內企業而言,到香港上市可以用較低成本募集資金,同時,通過在香港掛牌上市,也可以接觸到國際投資者,提升品牌。但是,企業赴港上市需要符合香港本地的資訊披露和會計規則,增加對內部治理的要求;此外,企業的管理者也需要時間來適應來自國際投資者對企業營運的提問。這些都是赴港上市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工銀國際致力於更好地利用香港平臺,解決境內企業赴港融資發展可能的“水土不服”問題,扮演好境內企業“走出去”與國際資本“引進來”的領路人角色。在企業發展初期,我們提供風險投資、私募股權融資、私募債權融資、並購融資等;在企業公開發行階段,我們提供債權類融資,比如銀團貸款、過橋貸款等,以及股權類融資;在企業發展壯大期,我們提供股本資本市場再融資、債券資本市場融資、諸如可轉債這樣的混合資本市場產品融資、債券發行等杠杆融資。此外,為了境內企業可以更有效地運用資金,我們還提供兼併及收購類財務顧問業務。

叢林:當前境內債券一般比歐美等地債券的收益率高,這可作為國際投資者提升收益和分散投資的良好選擇。

2016年初,中央人民銀行把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開放進一步擴大至境外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但境外投資者需要委託境內結算代理人,開戶和備案的時間也較長。

由此我們可以預期,“債券通”的安排提供更為直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管道給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市場。因此,“債券通”對境外機構有一定吸引力,特別是對中小型機構而言。

連接境外優質資本與境內企業需求

第一財經:全球經濟格局再平衡,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在這一背景下,香港會扮演怎樣的角色?工銀國際有哪些業務準備?

叢林:“一帶一路”倡議付諸實施,意味著沿線國家基礎設施需互聯互通、產業需轉型升級、經貿需合作拓寬,這將為各類服務行業創造大量機遇。此外,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承擔著國家“一帶一路”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意圖。

首先,香港作為國家開放格局中的重要門戶,具有較強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合作的先發優勢;其次,在專業能力上,香港在金融、會計、法律、諮詢、旅遊、基建工程與設計等領域優勢明顯,可為沿線各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最後,在“一國兩制”下,制度的多樣性和互補性是粵港澳區域合作的優勢。面對“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時代性機遇,香港可扮演好“超級連絡人”的角色,將香港的海外輻射作用和資源優勢帶到沿線國家之中,在彌補自身實體經濟空間不足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全球地位。

工銀國際作為連接境外優質資本與境內企業需求的紐帶,我們的優勢在於:憑藉在投資與資產管理領域積累的合作夥伴儲備,工銀國際“一隻手”能夠牽住兼具精准判斷與長遠視野的專業境外資金;“另一隻手”又能夠依託工商銀行與祖國大江南北優質客戶相濡以沫的友誼,及時把握境內資本佈局全球的願望與動向。“兩手”相連,引入優秀的境外資本參與境內企業海外並購的聯合體,以股權投資配合境內融資工具,既可節約中國的外匯儲備,又可幫助境內企業突破跨境並購中面臨的境外資金瓶頸。

此外,在國際社會上存在看空人民幣匯率及唱空中國經濟前景的雜音時,我們致力於及時地發出強有力的正面聲音,正本溯源,以正視聽,維護“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市場穩定。在此基礎上,工商銀行和工銀國際可以進一步對並購聯合體輔以並購融資、投貸聯動,全面拓寬中國企業跨境並購的融資管道。

引四海百川之碧水,澤中華資本之新芽。

第一財經:從具體業務層面而言,據工銀國際立足香港的觀察,境內企業“走出去”有何便利、有何挑戰?金融機構如何給以助力?

叢林:對境內企業而言,到香港上市可以用較低成本募集資金,同時,通過在香港掛牌上市,也可以接觸到國際投資者,提升品牌。但是,企業赴港上市需要符合香港本地的資訊披露和會計規則,增加對內部治理的要求;此外,企業的管理者也需要時間來適應來自國際投資者對企業營運的提問。這些都是赴港上市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工銀國際致力於更好地利用香港平臺,解決境內企業赴港融資發展可能的“水土不服”問題,扮演好境內企業“走出去”與國際資本“引進來”的領路人角色。在企業發展初期,我們提供風險投資、私募股權融資、私募債權融資、並購融資等;在企業公開發行階段,我們提供債權類融資,比如銀團貸款、過橋貸款等,以及股權類融資;在企業發展壯大期,我們提供股本資本市場再融資、債券資本市場融資、諸如可轉債這樣的混合資本市場產品融資、債券發行等杠杆融資。此外,為了境內企業可以更有效地運用資金,我們還提供兼併及收購類財務顧問業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