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少花錢,治好病,冬病夏治正當時!

常說“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可為什麼還說“冬病夏治”呢?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 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素問·六節髒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係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

益氣溫陽散寒通絡

“冬病夏治”是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 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 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

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

益氣溫陽、散寒通絡, 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利用穴位藥物敷貼等中醫特色手段在三伏天裡, 治療冬天易發虛寒性疾病, 以抵禦外邪侵襲。 因為此時, 人體的肺臟氣血通暢, 藥物容易深達臟腑, 是治療、調整臟腑疾患的最佳時機。 在盛夏, 可以堅持敷貼三年以上的慢性病的患者均大見效果。

“冬病夏治”適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腸胃道疾病, 小兒哮喘、咳喘、反復呼吸道感染等。 各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虛寒性腰腿痛等。 冬天怕冷、凍瘡及其他適合冬病夏治的病症等。

 2017年三伏的調理時間:初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7月31日;中伏加強貼:8月1日—8月10日;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