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BAT大舉進軍,內容分發市場會成為BAT盤中餐嗎?

日光之下, 本無新事。 2017年內容分發這個概念十分火爆, 但從互聯網誕生第一天起, 內容分發之爭就已開始, 不論是昔日網景與微軟爭奪流覽器, 還是雅虎所掀起的資訊革命, 以及之後搜尋引擎的入口之爭, 本質均是互聯網內容分發之戰。 現在, 巨頭們又在內容分發上打了起來。

2017年BAT內容分發戰事升級

我印象中, 騰訊是最早提出內容戰略的互聯網巨頭, 更早之前的泛娛樂戰略可視作是內容戰略的前身。 2017年兩會上, 馬化騰再次強調內容價值, 其認為“在內容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 大家都是以流量為主。

未來內容的價值、IP的價值會越來越重要。 流量和內容的比例將會從原來的八二, 變成五五。 ”騰訊在內容分發上佈局很早, 在騰訊新聞占牢移動新聞老大的基礎上, 個性化資訊平臺天天快報也已成氣候, 與騰訊新聞形成掎角之勢。 3月初, 騰訊媒體平臺“芒種計畫”迎來升級, 補貼金額擴大5倍到10億, 可見騰訊還在加強內容分發的投入, 給人志在必得的感覺。

百度在去年就提出內容戰略並上線百家號內容平臺, 推出“分潤百億計畫”壯大內容生態。 今年, 各界都能感受到百度對內容戰略的重視有增無減, 2016年財報中的一個亮點是手機百度資訊流的表現, 李彥宏在新春內部講話中更是明確“內容分發是我們的核心, 我們之所以能夠存在,

我們之所以很多業務能夠做的起來, 是因為我們有內容分發這樣一個堅強的大盤”, 百度現在寄託於所擅長的技術以及搜索時代攢下的流量和廣告主優勢, 在內容分發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一位百度高層在年初甚至直接對《財經》表態:百度已直起對標今日頭條, 一年內打趴他。

三大資訊平臺

BAT不約而同地打起內容分發的主意並將其升級到公司戰略, 是因為看到今日頭條做得風生水起的幡然醒悟嗎?答案是否定的, 他們有著更深層次考量, BAT在內容分發這件事上的野心可能比今日頭條大, 而複製今日頭條不是他們的目標。

為何BAT不約而同升級內容戰略?

1、內容分發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 比門戶市場大得多。

儘管內容分發市場是一個古老的市場, 但BAT所看中的並不是存量市場。

一方面, 使用者的互聯網內容消費需求正在指數級增長, 從PC到智慧手機到智慧電視, 使用者除了睡覺之外有太多機會消費互聯網內容。 手機通知、個性化推薦、資訊流將使用者注意力牢牢黏在手機上。

PC時代, 人們每天花幾十分鐘上門戶網站;今天人們每天花N個小時在互聯網內容上。

2、內容分發是一個剛需市場, 可以搶佔用戶時長。

3、流量成本居高不下, 而內容可以產生流量。

4、內容分發市場的背後, 是精神消費市場。

泛資訊的內容分發只是巨頭們內容戰略的一環, 這後面還有更大的謀劃。 馬化騰在兩會的七大提案之一是關於數字文化娛樂產業的, 音樂、電影、動漫這些垂直文娛市場都比資訊更龐大。 馬雲的說法則是Double-H:Happiness和Health, 阿裡大力投資文娛業務, 佈局音樂、電影、體育等, 不久之前合一影業與阿裡影業團隊整合, 加速佈局。 可見, 對於阿裡和騰訊而言:

內容價值不只是注意力, 這背後是文化產業;

內容不只是滿足資訊獲取,

還要滿足精神娛樂需求;

內容不只是可以走廣告變現, 還有音樂、影視、動漫、遊戲、IP等衍伸價值。

而這, 是騰訊、阿裡與今日頭條、門戶網站們做內容分發的出發點的巨大不同。

內容分發的果子會被BAT收割嗎?

中國互聯網BAT三分天下, 一切上了規模的市場, 都落入了BAT的勢力範圍, 就算自己沒有做, 也通過投資的方式圈地。 內容分發平臺, 眼下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還沒有站隊, 四大門戶中搜狐和新浪已分別有騰訊和阿裡元素, 網易和鳳凰保持獨立。 BAT在2017年升級內容戰略之後, 內容分發市場會不會進入其懷抱呢?

1、從分發能力來看, BAT優勢明顯。

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 資訊用戶端2017年2月MAU前三分別為騰訊新聞2.18億、今日頭條1.72億、天天快報8532萬, 其後是網易、新浪、搜狐和鳳凰四大門戶,艾瑞和易觀的最新報告有些許出入,但基本面一樣。如果將UC和手機百度納入資訊用戶端範疇,其MAU均已超過1億,可以進入前五,不過,UC和百度的消息流使用者並未單獨公佈。

QuestMobile2017年2月資料

2、從變現能力來看,BAT各有所長。

百度在PC端掌握流量入口、通過搜索關鍵字瞭解使用者,競價排名廣告雖然備受爭議,但卻深受廣告主尤其是中小企業親睞,2013年,百度超越央視成為收入最高的廣告平臺,2016年全年,百度活躍網路行銷客戶數量約為98.2萬家,無人能及。2016年阿裡巴巴廣告收入超越百度,電商主要營收是廣告,每一個商家都是阿裡巴巴潛在的廣告主。騰訊遊戲收入是大頭,但廣告收入也很猛,尤其是效果廣告和社交廣告已形成優勢,2016年三季度網路廣告收入增長51%,高盛近日透露騰訊即將發佈的2016年財報,廣告收入增長將高於同業水準或成財報最大亮點。

由此可見,BAT在廣告主覆蓋上已經形成優勢,且各自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其餘玩家只能瓜分BAT已覆蓋廣告主的剩餘預算。

3、從內容生態來看,BAT更具實力。

內容分發市場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類似於AppStore或者滴滴的供需連接平臺:激發生產者生產大量優質內容,再將其有效地分發給讀者。要做到前者必須要形成良性內容生態,每個內容平臺都在做,但這顯然不是只提供一個後臺就夠的。騰訊芒種計畫已升級到2.0、阿裡有UC W+量子基金(在視頻等領域還有細分扶持計畫),百度則有百億分潤計畫。不差錢的BAT更具投入意願,且願意打持久戰(UC甚至說要花5年去做好內容分發這件事情)。補貼有立竿見影的效果,BAT還有投資、流量、影響力甚至IP孵化的多元支持。對於其他玩家來說,補貼要跟上BAT的步伐不容易,因為跟BAT拼燒錢是不現實的,而在變現之外的競爭上也不佔優勢。

基於BAT在內容分發、變現和生態領域的顯著優勢,我認為,2017年內容分發市場很可能會迎來合併、並購或投資事件。具體來說:

BAT會出手投資有價值的入口,尤其是阿裡和百度需要花錢搶時間,更可能會出手投資有價值的內容分發平臺;

四大門戶加速擁抱個性化內容分發,強化自媒體平臺,讓分成成為標配。網易之前只對少量五星作者開放分成,搜狐、鳳凰有自媒體平臺但沒有分成,新浪沒有自媒體平臺,他們很快會跟上。同時不排除他們會投資內容分發入口的可能性,同樣是花錢買時間,沒錢買則可通過換股解決。

BAT升級內容戰略之後,2017年內容分發競爭將十分激烈,行業格局必將生變,很可能會是BAT的菜,但也還有變數,其餘分發平臺何去何從、今日頭條是否獨立上市,2017年答案會更清晰。

其後是網易、新浪、搜狐和鳳凰四大門戶,艾瑞和易觀的最新報告有些許出入,但基本面一樣。如果將UC和手機百度納入資訊用戶端範疇,其MAU均已超過1億,可以進入前五,不過,UC和百度的消息流使用者並未單獨公佈。

QuestMobile2017年2月資料

2、從變現能力來看,BAT各有所長。

百度在PC端掌握流量入口、通過搜索關鍵字瞭解使用者,競價排名廣告雖然備受爭議,但卻深受廣告主尤其是中小企業親睞,2013年,百度超越央視成為收入最高的廣告平臺,2016年全年,百度活躍網路行銷客戶數量約為98.2萬家,無人能及。2016年阿裡巴巴廣告收入超越百度,電商主要營收是廣告,每一個商家都是阿裡巴巴潛在的廣告主。騰訊遊戲收入是大頭,但廣告收入也很猛,尤其是效果廣告和社交廣告已形成優勢,2016年三季度網路廣告收入增長51%,高盛近日透露騰訊即將發佈的2016年財報,廣告收入增長將高於同業水準或成財報最大亮點。

由此可見,BAT在廣告主覆蓋上已經形成優勢,且各自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其餘玩家只能瓜分BAT已覆蓋廣告主的剩餘預算。

3、從內容生態來看,BAT更具實力。

內容分發市場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類似於AppStore或者滴滴的供需連接平臺:激發生產者生產大量優質內容,再將其有效地分發給讀者。要做到前者必須要形成良性內容生態,每個內容平臺都在做,但這顯然不是只提供一個後臺就夠的。騰訊芒種計畫已升級到2.0、阿裡有UC W+量子基金(在視頻等領域還有細分扶持計畫),百度則有百億分潤計畫。不差錢的BAT更具投入意願,且願意打持久戰(UC甚至說要花5年去做好內容分發這件事情)。補貼有立竿見影的效果,BAT還有投資、流量、影響力甚至IP孵化的多元支持。對於其他玩家來說,補貼要跟上BAT的步伐不容易,因為跟BAT拼燒錢是不現實的,而在變現之外的競爭上也不佔優勢。

基於BAT在內容分發、變現和生態領域的顯著優勢,我認為,2017年內容分發市場很可能會迎來合併、並購或投資事件。具體來說:

BAT會出手投資有價值的入口,尤其是阿裡和百度需要花錢搶時間,更可能會出手投資有價值的內容分發平臺;

四大門戶加速擁抱個性化內容分發,強化自媒體平臺,讓分成成為標配。網易之前只對少量五星作者開放分成,搜狐、鳳凰有自媒體平臺但沒有分成,新浪沒有自媒體平臺,他們很快會跟上。同時不排除他們會投資內容分發入口的可能性,同樣是花錢買時間,沒錢買則可通過換股解決。

BAT升級內容戰略之後,2017年內容分發競爭將十分激烈,行業格局必將生變,很可能會是BAT的菜,但也還有變數,其餘分發平臺何去何從、今日頭條是否獨立上市,2017年答案會更清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