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西臨床醫學院學生:讀大學沒花家裡錢 還寄回20萬

四川大學有這麼一位學生, 大學期間沒花過家裡一分錢, 而且還給家裡寄去20多萬補貼家用。 他就是今年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的川大華西臨床醫學院學生王成弟。

2009年就在川大就讀的他, 8年間已經獲得各類重要獎項和榮譽120余項, 可謂拿獎拿到手軟:智慧城市創意賽全國唯一特等獎、美國百人會英才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及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人物秘檔·王成弟

【來頭】

川大華西臨床醫學院學生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榮耀】

2009年入讀川大, 8年來獲重要獎項和榮譽120余項, 包括智慧城市創意賽全國唯一特等獎、美國百人會英才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及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

【壯舉】

憑藉在校期間獲得的獎助學金、兼職代課費、稿費以及一些其他兼職收入, 他在大學期間沒花過家裡一分錢, 還給家裡寄去20多萬補貼家用

一進大學就開始兼職

20萬!王成弟在讀大學期間, 就掙到了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的幾年中都不一定能賺到的錢。

“其實這20多萬, 包含了學校的獎助學金、兼職代課費、稿費以及一些其他兼職。 ”王成弟告訴記者, 本科階段單單一年的獎學金就將近有2萬元的樣子。 王成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華西英才獎, “這些統計下來就差不多了吧。 ”

王成弟的輔導員陳老師向記者證實:“他每年都獲得國家獎助學金和唐立新獎學金, 包括學校的補助還有一些其他的獎學金等, 他的收入肯定是不少的。 ”

“我上大學就開始到培訓機構兼職講課, 以前是給高考的學生講,

現在是給考研的學生講。 本科階段我的課時有1000多個小時。 ” 王成弟告訴記者, 由於在培訓機構上課是計時算工資, 一般每小時在50-100元之間, 所以他對自己上課時長記憶深刻。

除此以外, 他還有其他的兼職, 比如大二加入校黨委宣傳部, 不只稿件有稿費, 每個月學校還會發300元的補助。 “基本上補助就差不多夠我那時候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他說, 每個學期開學時, 他還會兼職賣電話卡, 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兼職活動, “本科畢業時我已將國家助學貸款都還清了, 而且我銀行卡裡還有1萬多元。 ”王成弟說。

“從未見他睡懶覺”

王成弟出生在湖北的一個普通家庭, 從小父母就告訴他“只有讀書才能有出息, 只有知識才能改變你的命運”。

小學三年級時, 年僅9歲的王成弟開始住校。 “那時候家裡距學校有10多公里, 沒有班車, 只能走路上下學。 ”王成弟說, 宿舍晚上10點關燈後, 他還會躲在被窩裡, 打著手電筒繼續看書。

初中時, 家與學校間的30多公里, 他是一步一步走到學校的。 王成弟說:“每個週末回學校, 中午12點就得從家出發, 下午5、6點到學校時剛好趕上晚自習。 ”這樣的經歷讓他養成了肯吃苦、肯堅持的性格。 “湖北冬天很冷, 中學時我大雪天也可以在外面讀書, 手凍腫了也能忍著。 ”

高中時, 他將可以買到的題全部做了一遍, 有的甚至做了2-3遍。 “為了節約時間, 吃飯都是在路上解決, 從食堂走到宿舍就吃完了, 絕對不超過5分鐘。 ”對時間的苛刻為王成弟帶來了好成績,

他以將近600分的成績考入了川大。

上大學期間, 他雷打不動堅持早起。 舍友李太明告訴記者:“上臨床課早上7點要去查房, 我們一般6點多就起床了。 而不上臨床的時候, 他每天也都很早就起床了。 在我印象當中, 從來沒有見他睡過懶覺。 ”

認真得有些“偏執”

“我這個人做事, 哪怕熬夜、不休息, 也要好好做好每一件事情。 ”王成弟曾參加2015年第二屆全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 由於臨床科研繁重, 團隊直到比賽開始的前兩天, 才開始準備決賽。 8月25日開始準備參賽稿, 26日去武漢的飛機上還在改稿子, 而決賽的時間是27日13時。 “由於連續作戰, 兩隻眼睛已經不受控制, 當時喝咖啡、濃茶都已經不管用了, 就是靠意志、靠掐手心、靠擰大腿保持清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最終獲得創意賽全國第一名、大賽一等獎。

到了2016年,王成弟和他的團隊參加了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事。“這個比賽不一樣,它要求必須將理念落到實處。”王成弟和隊友不僅一次次向步宏、包驥等川大多個領域的專家教授請教,而且花了近7個月精心打磨相關稿件,團隊最終斬獲了全國金獎。

王成弟的認真,也體現在基層義診時。據陳老師介紹,前年到涼山州德昌縣暑期社會實踐,王成弟除了要參加義診外,還有宣傳報導任務。“當時看他每天精神抖擻,還有過疑慮,他是不是沒有按要求完成宣傳工作才這麼有精神?後來才知道,那時他每天都要忙到淩晨兩點多才睡。”

博士曹德宏介紹說:“他對工作特別認真有激情,一塊參加‘博士快車’時我跟他睡一個屋,每天他都要弄到一點多鐘,因為他要安排第二天的行程,誰負責什麼都要有統一的規劃。”

“川三甲”收穫愛情

2017年對王成弟來說是收穫的一年:年初,他成功被學校保送就讀博士——由於“本碩博”都在川大,他因此被同學稱為“川三甲”;2月,他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5月,他被評為“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而且是本次四川省唯一的獲獎者,也是川大學子首次獲此殊榮。

同時,王成弟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他的女朋友告訴記者,“我們是今年4月份開始交往的,他有兩點很特別,一是對我的朋友很好,一塊兒出去吃飯的時候,他都會買單,與朋友聊天,不會冷場。此外,他就算很累很累脾氣也很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最終獲得創意賽全國第一名、大賽一等獎。

到了2016年,王成弟和他的團隊參加了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事。“這個比賽不一樣,它要求必須將理念落到實處。”王成弟和隊友不僅一次次向步宏、包驥等川大多個領域的專家教授請教,而且花了近7個月精心打磨相關稿件,團隊最終斬獲了全國金獎。

王成弟的認真,也體現在基層義診時。據陳老師介紹,前年到涼山州德昌縣暑期社會實踐,王成弟除了要參加義診外,還有宣傳報導任務。“當時看他每天精神抖擻,還有過疑慮,他是不是沒有按要求完成宣傳工作才這麼有精神?後來才知道,那時他每天都要忙到淩晨兩點多才睡。”

博士曹德宏介紹說:“他對工作特別認真有激情,一塊參加‘博士快車’時我跟他睡一個屋,每天他都要弄到一點多鐘,因為他要安排第二天的行程,誰負責什麼都要有統一的規劃。”

“川三甲”收穫愛情

2017年對王成弟來說是收穫的一年:年初,他成功被學校保送就讀博士——由於“本碩博”都在川大,他因此被同學稱為“川三甲”;2月,他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5月,他被評為“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而且是本次四川省唯一的獲獎者,也是川大學子首次獲此殊榮。

同時,王成弟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他的女朋友告訴記者,“我們是今年4月份開始交往的,他有兩點很特別,一是對我的朋友很好,一塊兒出去吃飯的時候,他都會買單,與朋友聊天,不會冷場。此外,他就算很累很累脾氣也很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