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足不出滬,吃遍全球,進口食品的“風口”來了,上海市場的這些“功課”你先要做好……

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牛羊肉、乳製品, 來自西班牙的豬肉、橄欖油, 來自美國、智利的車厘子, 來自加拿大的龍蝦……如今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食品已經從昔日過年過節難得享受一下的禮品, 變成一日三餐的日常商品。 近年來, 上海市場進口食品消費呈井噴式增長, 根據上海海關資料顯示, 2016年, 上海關區進口食品累計金額達1626.85億元, 同比增長15.6%, 而2015年僅增長0.6%。 2017年1-5月, 進口食品累計金額為747.51億元, 同比增長14.4%, 增速進一步明顯。 上海市場上, 進口食品品種有5萬-6萬種左右, 品牌超過15000個以上, 從“買全國”到“買全球”,

市民消費能級正在不斷提升。

阿拉上海人吃進口貨, 都有哪些消費特點?日前, 上海商情資訊中心、上海糖煙酒茶商業行業協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聯合發佈了《2017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 報告圍繞進口食品的產地、品類和管道三個維度, 對百餘家專業委員會成員進行了調查, 這些成員企業涉及原料分裝、批發貿易、零售分銷等領域。 調查結果顯示, 澳大利亞、紐西蘭是最受企業關注的兩大進口食品產地, 葡萄酒、乳製品、生鮮是企業經營比例最高的三大類進口食品, 而便利店、精品超市如今在進口食品的銷售通路中異軍突起, 大有取代大賣場的態勢。

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進口食品受追捧


調查結果顯示,

對於進口食品產地, 澳大利亞、紐西蘭受到企業的關注度分別為58.2%、43.0%。 由於進口食品在我國的品牌傳播力尚未建立, 產地是消費者最看重的標籤之一。

上海商情資訊中心主任原立軍告訴記者, 除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進口食品以“有機、健康”為賣點, 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之外, 貿易政策的推動也是重要因素。 2015年6月, 中澳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 目前超過8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享受零關稅。 2020年, 零關稅比例將升至93%, 協定完全展開後將達到95%;2017年4月,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第一輪升級談判在北京舉行。 中新自貿協定是中國同發達國家達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升級談判的啟動也為中新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調查結果還顯示,

歐美產品因為執行嚴格的產品標準, 其安全性深受信賴, 因此歐美國家的關注度均在35%左右。 今年4月, 中美兩國領導人在美國舉行會晤, 提出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畫”, 日前, 美國牛肉在時隔14年之後終於再次向中國出口, 美國牛肉一直以品質優良、口感柔嫩為業界稱道, 它的到來, 將進一步豐富上海市民的餐桌。

進口葡萄酒最受關注, 乳製品、生鮮緊隨其後


在細分商品大類中, 45.6%的企業認為進口葡萄酒前景更明朗, 在排名中領先優勢明顯。 有資料顯示, 從2015年開始, 法國、西班牙、智利等進入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進口量與進口額都在提高。

為何進口葡萄酒這麼受國人追捧?原立軍表示, 首先是原汁釀造的高品質保障,

大部分進口葡萄酒保持了原始的葡萄酒風味。 其次, 國外有大批環境條件優越的專業酒莊, 從苗木培育、種植、釀造、銷售到葡萄酒文化推廣的產業鏈發展完善。 國外葡萄酒釀造歷史悠久, 發展至今每個葡萄酒都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 品牌打出各自的特色也是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 中澳自貿協定明確提出, 高達20%的葡萄酒關稅將在4年內削減至零關稅, “預計未來, 來自澳洲的葡萄酒將進一步擴大原有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


站在這一消費升級的“風口”, 資本市場上, 國內近年來也掀起了國內葡萄酒生產企業的海外並購熱潮, 力求對標國際葡萄酒品牌:今年5月, 張裕再以4803萬美元收購智利貝斯酒莊葡萄酒業務;去年末,

威龍澳大利亞子公司以1341.3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1235.3公頃葡萄園。 通過這些領軍企業的努力, 國內外葡萄酒品牌的差距正不斷縮小。


另外, 乳製品及生鮮食品的關注度均超過30%, 也是企業關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熱品類。 今年6月, 中國和美國FDA達成了諒解備忘錄, 這表明在短期內可能有200多家美國乳製品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 另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 北京、廣東、上海和江蘇是進口生鮮消費者最多的省份, 其中最受歡迎的進口海鮮品類, 包括阿根廷紅蝦, 南美白蝦、巨型淡水蝦、進口三文魚、鮑魚和鱘魚等;熱銷的進口水果包括太平洋東岸的智利車厘子, 紐西蘭獼猴桃和美國新奇士橙等。 烏拉圭牛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牛肉等也很受歡迎。


便利店、電商、精品超市成為進口食品銷售重點管道


在管道關注度中,全家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便利管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管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管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端奢侈品,價格正在不斷走低,且向便利包裝發展;三是便利店業態的消費客群以80、90後,且對價格敏感度不是特別高的客群為主,它正好與進口食品的覆蓋人群一致。

除便利店以外,精品超市的發展也令人矚目,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另外,一種被稱為“RHR”的業態,即“零售內置餐廳”(retail host restaurant)正在逆襲全球傳統商業模式,對於零售業,這種現購現食的業態也可稱之為“精品超市3.0”,使高端食品的體驗性得到增強,很多消費者已習慣在精品超市購買進口食品。

欄目主編:吳衛群 郵箱:wu-chen@163.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周寅傑

文/ 吳衛群


便利店、電商、精品超市成為進口食品銷售重點管道


在管道關注度中,全家從電商的圍攻中脫穎而出,達77.2%,緊隨其後的是京東、天貓、一號店,企業關注度分別為69.6%、67.1%、62.0%。便利管道大受歡迎並非偶然,一是國內零售管道競爭已趨於飽和,便利管道成為行業新通路;二是進口食品已非昔日高端奢侈品,價格正在不斷走低,且向便利包裝發展;三是便利店業態的消費客群以80、90後,且對價格敏感度不是特別高的客群為主,它正好與進口食品的覆蓋人群一致。

除便利店以外,精品超市的發展也令人矚目,華潤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關注程度也都超過45%。另外,一種被稱為“RHR”的業態,即“零售內置餐廳”(retail host restaurant)正在逆襲全球傳統商業模式,對於零售業,這種現購現食的業態也可稱之為“精品超市3.0”,使高端食品的體驗性得到增強,很多消費者已習慣在精品超市購買進口食品。

欄目主編:吳衛群 郵箱:wu-chen@163.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周寅傑

文/ 吳衛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