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放軍總醫院舉辦"健康睡眠,遠離慢病"大型義診活動

央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郭晶 羅國金) 3月21日, 是第十七個“世界睡眠日”。 當天上午9時30分, 主題為“健康睡眠, 遠離慢病”大型義診活動在解放軍總醫院門診樓一層大廳拉開帷幕。

這次活動是該院呼吸內科響應中國睡眠研究會在世界睡眠日舉辦公益活動的號召, 聯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口腔科、醫學心理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針灸科、中醫科及門診部共同舉辦。

期間, 除了多學科專家聯合義診, 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如免費試用解放軍總醫院專利產品“可擕式放鬆枕”、焦慮抑鬱狀態現場評估、家用無創呼吸機免費試用、口腔矯治器(阻鼾器)演示、中醫針灸改善睡眠的現場演示等,

以及題為“睡出健康, 遠離慢病”的公益課。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群眾踴躍, 義診諮詢井然有序, 睡眠知識宣傳展板前也有不少群眾聆聽講解, 試用器械的展臺前更是擠滿了人, 大家交口稱讚此次活動, 既瞭解了睡眠相關疾病, 又認識到了睡眠健康的主要意義, 受益群眾多達千人。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李玉柱介紹, 目前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已成為我國的頭號健康威脅, 在每年約1030萬例由各種因素導致的死亡中, 慢病所占比例超過80%。 此外, 慢病負擔在國家疾病總負擔中所占比重為68.6%, 在這些慢病“後備力量”中,

70%~80%是65歲以下人口。 我國的中風死亡率是日本、美國、法國的4倍~6倍, 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的2倍~3倍, 慢阻肺死亡率是日本的30倍左右。 如果不實施有效的防控策略, 40歲以上中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肺癌的人數, 在未來20年將可能增加到現在的2倍甚至3倍。 慢病的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未來10年, 糖尿病患者將成為上述4種疾病中患者人數最多的群體, 而肺癌患者將增加5倍。 所謂的“老年病”年輕化已經成為全球趨勢, 在我國更是如此。 隨著年輕肥胖人口的快速增長、吸煙低齡化、控煙失敗、空氣污染、嚴重運動不足等因素的發生發展, 我國年輕人患上慢性病的風險越來越高, 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也確實逐年攀升。

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指出, 要以控制慢性病危險因素為重點, 降低高危人群發病風險, 減少可預防的慢性病發病、死亡和殘疾, 並且宣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 促進群眾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到2020年和2025年, 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分別較2015年降低10%和20%。

根據調查, 目前我國有各種睡眠障礙的人是很多的, 睡的好不好, 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外在或內在因素導致的睡眠障礙疾病達90餘種。 在睡眠障礙性疾病中, 以失眠類和睡眠呼吸障礙類最多,社會危害大,

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睡眠健康。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也包含在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內, 也屬於慢病。 研究表明, 睡眠障礙會影響人的學習、記憶、情感等, 導致心理疾病的增加, 而長期睡眠障礙是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使中風危險增加4倍, 肥胖症、癌症危險陡增。 每年因睡眠相關疾病和治療不當導致的醫療費用、人身傷亡及操作失誤等, 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嚴重的後果和高昂的經濟負擔。

睡眠障礙疾患很常見, 而且危害不小, 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此缺乏認識和重視, 加之許多單位缺少必要的診斷設備和經驗, 所以相當大一部分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大量實踐證明, 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 關鍵是人們要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放軍總醫院在世界睡眠日這一天, 舉辦多學科聯合大型義診活動, 目的就是提高人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 瞭解睡眠相關疾病知識, 並且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平臺, 讓睡眠障礙患者得到及時和正確的診斷及精准治療, 指導科學的睡眠方法, 讓人們的睡眠更健康, 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及充沛的體力體能, 遠離慢病, 健康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