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智通鑒】重陽投資王慶:資管增值稅新規或導致投資人提前贖回

今年以來, 金融監管及一系列新規相繼出臺, 按照資管行業營改增的規定, 大部分資管產品即將開始繳納增值稅, 新規對市場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牽動人心。

市場方面, A股表現差強人意, 藍籌股與成長股份化引起各方關注, 債市經歷幾輪調整後, 未來如何演繹?展望中國經濟, 海外復蘇帶動外部需求改善, 探底關鍵期後又將何去何從?

本次對話, 由券商中國記者擔任主持, 讓我們一同聆聽王慶博士對上述問題的精彩解讀, 體會重陽這家老牌私募的市場觀點。

核心觀點:

1、資管行業營改增可能引發雙重徵稅,

中短期或衝擊金融市場流動性, 值得進一步探討。

2、A股指數層面難有大牛市, 也沒有大風險, 結構性分化將延續, 龍頭公司表現相對會更優異。 中長期關注消費升級、先進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領域的投資機會。

3、藍籌股、成長股份化更可能是趨勢性變化, 而不是簡單的短期風格切換或板塊輪動, 促使這些變化的重要因素是資本市場相關制度和環境的改善。

4、中國經濟底部基本已經探明, 經濟增速將在底部穩固、逐步復蘇, 當前的宏觀經濟週期比較有利於配置權益類以及股票類資產。

5、美國無風險利率短期下行, 國內金融去杠杆衝擊最大的階段基本結束, 當前國內無風險利率水準的高位不可持續, 債市觸底反彈可能性增加。

6、中長期看, 在美國加息過程中, 中國利率水平易上難下, 但外部需求改善會使國內企業受益。

以下為訪談文字實錄:

1、券商中國記者:去年以來, 針對資管行業國內出臺了很多新的監管措施和新政策。 140號文提出了金融行業營改增的方向, 之後的2號文進一步明確今年7月1日後, 資管產品要繳納增值稅, 您覺得這個新政策對資管行業和資本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王慶:資管行業營改增這個政策對我們的行業發展以及資本市場可能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相關政策在法律基礎以及行業導向方面, 我們認為還有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

比如說第一點, 新規中納稅主體是資管產品的管理人, 這可能有悖於資管行業的信託本質,

與《基金法》有不一致的地方。 作為資管行業來講, 資管產品的管理人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 管理人可以以它的管理費收入作為納稅主體, 但是基金產品投資收益的納稅人應該是投資者。 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就是基金產品的投資人為他的投資收益納稅, 以所得稅或者資本利得稅的方式去納稅, 如果我們不做這樣一個區分的話, 在實踐中可能會產生在資管產品管理人層面和資管產品投資人層面出現重複徵稅的問題。

第二點就是, 關於營改增新規相關減免範圍的確定上, 對不同類型的資管產品有不一致的對待, 可能出現稅收歧視, 從而產生稅收方面的套利的行為。 比如說我們營改增之後呢,

對於五類資管產品投資人是免徵稅收, 包括個人投資人、境外合格投資人產品以及通過對外的互聯互通產生的投資收益, 還包括公募基金中的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等等, 這五類投資人減免意味著其他資管產品可能跟這五類之間是有稅收歧視的。

比如說我們根據《基金法》規定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 他們之間只是募集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都是證券投資基金, 如果按現在的規定, 就會產生對公募基金的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稅收上的歧視。

這種歧視顯然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會產生對個人投資人和機構投資人這種負向的稅收激勵, 甚至有可能使本來已經陽光化的相當一批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重回灰色地帶,

這顯然不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 此外, 相關政策也可能對一些結構上嵌套的資管產品, 比如說母基金, 比如說一些證券化的基金產品, 產生一個雙重徵稅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我們認為值得關注和考慮的。

此外, 尤其需要提示的一點就是, 這樣的政策有可能在中短期對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造成衝擊。 因為這種稅收歧視, 也就是說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以及其他非公募的資管產品稅收歧視, 有可能會使投資人在相關政策執行前會提前贖回投資, 從而避免它的增值收益徵稅, 這個影響可能很大。

因為截止2016年底, 全國範圍內的資管產品總規模達到了110萬億, 而其中公募基金只有大概11萬億左右,所以如果在這種非公募基金的資管產品中的一小部分投資人,即使是一小部分投資人選擇贖回產品的話,那也會對金融市場流動性造成衝擊,而一旦資本市場的所有投資者在這方面形成一個預期的話,就會引起所有投資者對相關投資產品採取避險的行為,從而贖回投資品,有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更大波及的影響。考慮到現在中國資本市場、尤其股票市場弱平衡的狀態,我覺得相關政策推出的時機也必須考慮可能對市場的衝擊。

所以,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認為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尤其是營改增,從長遠上來講,對於我們稅收制度的優化以及資源配置的優化毫無疑問意義重大,但是相關政策推出過程可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影響也需要各個方面能夠採取更加嚴謹和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我們也非常關注相關政策的變化,希望政府部門對這些問題能夠做出深思熟慮、科學的籌畫和佈置,從而中短期對資本市場造成最小的衝擊,從長期看,對於我們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能夠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

2、券商中國記者:第二個問題,我們來到國內投資者最關心的A股市場,對於今年的A股行情重陽投資之前有過一個判斷,認為會是一種結構性的行情,相對更看好一些行業的龍頭公司,年初以來市場的走勢也驗證了這樣一個預判。對於今年下半年的股市您怎麼看?有哪些板塊和行業值得關注?如果看得更長遠一些,A股的投資機會又在哪裡?

王慶:重陽投資對A股市場前景的判斷,總結一句話,就是我們認為將會是一種明顯的結構性行情,系統性的弱均衡,但是結構性強分化。實際上這個觀點我們在2016年就提出了,我們認為2016年以及以後相當長時間內都可能會表現出這個特點。今年以來,我們股票市場表現向這方面的演化趨勢就更加明顯了。

關於結構性行情的判斷,我們首先認為就是你要考慮到一些宏觀因素,包括經濟增長的週期性狀況、無風險利率的走勢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基於這些宏觀因素,我們的一個判斷就是A股從指數層面上來講很難有大的機會,就是說出現明顯牛市的可能性不大。同時市場也沒有大風險,因為市場在2015年股災以來,幾輪調整之後風險釋放的比較多。但是在個股和板塊層面,可能有大的機會也可能有大的風險,這就是所謂的結構性行情。

關於這個結構性行情的判斷,我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於中大市值藍籌股和中小市值成長股之間的分化,這個分化的因素跟我們資本市場制度及監管政策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不斷推進,對市場風格和不同板塊表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一系列新政使我們對於股票市場投資更趨於理性,回歸投資的本質,更關注價值這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這些新規、新制度也相當程度地顛覆了過去幾年我們中小市值成長板塊的投資邏輯,也就是所謂的高估值、高成長相互印證,一直演繹到估值泡沫的狀態,這裡面實際上反映了我們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價格的雙軌制和估值套利的行為,這些投資邏輯應該說在2016年以來就受到了挑戰,而這個挑戰2017年進一步得到了演化。

所以我們判斷,首先,這個結構性行情最重要的特點體現在中大市值藍籌股和中小市值成長股之間的分化,那麼往長遠看,我們認為這個行情的演化還會繼續深入。體現在一方面全市場範圍內、全行業範圍內一些龍頭、中大市值的藍籌股、尤其是行業龍頭表現優異,下一步很可能各個更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龍頭公司相對來講表現更優異。

那麼從長遠看,股票市場的表現還是跟國民經濟的基本面更加相關,所以我們要關注經濟中長期的演化趨勢。中長期演化趨勢就是中國經濟轉型還在進行中,消費升級以及中國的技術進步還在發生,所以我們重點關注跟中國經濟轉型密切相關的一些投資機會,包括消費升級、先進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領域的一些投資機會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

3、券商中國記者:前面您提到今年咱們A股有一個特點,就是價值股、中大市值股票,和成長股、中小股票之間的一個分化,您覺得這樣一種分化是一個短期表現,還是一個趨勢性的轉折?公司股價的上漲離不開盈利增長,您覺得像茅臺(600519,股吧)、平安這些市值很大的公司,他們未來成長的動力在哪裡?天花板又在哪裡?

王慶:我們認為今年以來中國股票市場出現的這樣一個分化更有可能是一個趨勢性的結構性變化,而不是簡單的短期市場風格轉換或板塊的輪動。因為投資者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崇尚價值投資,這本來就是回歸投資本質,投資本該如此。而促使這些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資本市場相關制度和環境的改善,所以前瞻性地看,我們認為這種資本市場制度環境的優化肯定還會延續,那麼對資本市場影響、風格的影響將會非常深遠,是朝著正確方向的一種趨勢性的變化。

關於市場上一些優質公司的表現,我們認為最終它會與我們中國經濟基本面密切相關,因為上市公司中的一些優質公司,它們是各個行業的龍頭,也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增長前景的具體表現,所以我們認為對它們成長空間的判斷取決於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前景的判斷,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總量上說規模已經很大,但是從人均收入水準來講仍然是中等偏下的收入水準,所以從增長前景來講,我認為空間非常巨大,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我相信中國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的發展空間也是非常巨大的,體現在資本市場表現上來講,長期看,他們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確定的。中國經濟基本面從中長期看是確定性很高的,只是中短期有一些擾動因素,有些不確定性。

4、券商中國記者:最近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普遍非常看好,您現在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怎麼看?我們現在是不是已經尋到了經濟L型的底部?

王慶:的確,我非常同意證監會副主席有關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這樣一個基本判斷。實際上,我覺得今年以來,從全球範圍內看,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出現了幾乎是同步的改善,以美國經濟復蘇為領先,歐洲和日本經濟實際也在底部逐漸回暖的過程中,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對全球經濟復蘇作出貢獻,同時受益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前瞻性地看,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經過2008年以來的增速調整,幾次下臺階之後,應該說我們經濟新常態下L型的表現特點越來越突出,我們認為經濟的底部基本已經探明,經濟增長速度應該是在底部逐漸穩固,然後慢慢復蘇的這樣一個過程。

而這樣一個過程,從經濟週期的態勢、以及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來看,我們認為當前的宏觀經濟週期性環境比較有利於配置權益類以及股票類資產。

5、券商中國記者:近期國內債市的收益率出現明顯下降,市場有觀點認為債市又會啟動新一輪牛市,您對這樣的觀點怎麼看,債券收益率真的還有很大的下行空間嗎?

王慶:中國的債市在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以來出現了兩次比較大的調整,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無風險利率出現了兩次明顯的上行過程,第一次上行是2016年的四季度,由於無風險利率上升觸發了債市調整,就是所謂債災。

類似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我們短期利率的上行,而短期利率上行背後觸發因素實際上是美國利率的上行,由於美國利率上行,倒逼我們中國利率上行,因為我們有必要維持中美利率之間利差的穩定,從而緩解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所以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以及美元利率的上行倒逼了中國利率的上行,從而觸發了中國債券市場的第一次調整。

那麼今年以來,尤其是過去兩個月以來,債券市場又出現了另外一輪調整,實際上從表面上來講表層的觸發因素也是利率的上行,尤其是無風險利率、短端利率的上行,這個因素就跟國內的金融穩定政策有關了,我們提出了要控制金融風險、降低金融杠杆的政策,相關政策當局同步採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來實現金融去杠杆,這些政策的疊加共振效應造成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的緊張、無風險利率的上行,使債券市場出現了第二輪的調整。

前瞻性地看,我們傾向認為當前的利率水準、尤其是風險利率水準,這個高位是不可持續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美國利率高企的過程已經結束,實際上美國的無風險利率在往下走,從而緩解了由於外部因素造成的中國利率的上行壓力。同時另一方面,我們金融去杠杆進程中對市場衝擊最大的階段,我們認為已經基本結束,所以利率進一步上行的空間不大,相反下一步尤其是短端風險利率下行的可能性在上升,如果這個情況發生的話,那麼對債券市場應該是比較有利的。

所以我們認為當前出現的利率高企、尤其是國債收益率曲線明顯平臺化這樣一個過程是不可持續的,那麼前瞻性地看利率很可能高位企穩、甚至有逐漸下行的空間,如果是這樣的話,國內債券市場經過兩次調整之後觸底反彈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且利率和流動性環境的改善對股票市場啊也是有利的。

6、券商中國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全球經濟的,我們都知道美聯儲此前宣佈了年內第二次加息,很多人預測9月可能還會再加息一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可能對全球的經濟影響很大,那麼請問您對下半年全球宏觀經濟怎麼看?這些因素會怎樣影響國內的資本市場?

王慶:我判斷的今年全球經濟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中國在內都會表現出或強或弱的同步復蘇的態勢。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各國的貨幣政策、尤其是經濟復蘇趨勢比較確定的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勢是比較確定的——就是逐步退出前期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以美國為代表,我們判斷美國聯儲今年以來已經加息兩次,很有可能在下半年還會有至少一次加息,這個加息的既反映了美國聯儲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趨勢確定性的判斷 ,實際上美國聯儲加息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使利率水準儘量正常化,從而有利於中長期金融市場的穩定。它的加息過程不僅僅體現對經濟基本面復蘇確定性的信心,也反映了它更多地關注於過低的利率對未來金融市場穩定的不利影響,需要做一個修正。

有這樣一個變化,對全球利率水準的影響肯定會有的,對中國來講,我認為直接影響就是如果美國加息過程繼續進行的話,會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國的利率水準有上行壓力,因此我們認為在2017年及以後一段時間,在美國加息過程中,中國的利率水準總體是易上難下。在這種資金利率環境下面,要想出現股票市場的大牛市是比較困難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美國貨幣政策變化更多反映了美國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最終會體現在中國外部需求環境的改善上,也會使中國的出口型企業直接受益。所以我們從投資層面上來講,一方面關注資金層面的變化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關注中國實體企業可能受益於外部環境改善帶來的業績提升,以及在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

而其中公募基金只有大概11萬億左右,所以如果在這種非公募基金的資管產品中的一小部分投資人,即使是一小部分投資人選擇贖回產品的話,那也會對金融市場流動性造成衝擊,而一旦資本市場的所有投資者在這方面形成一個預期的話,就會引起所有投資者對相關投資產品採取避險的行為,從而贖回投資品,有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更大波及的影響。考慮到現在中國資本市場、尤其股票市場弱平衡的狀態,我覺得相關政策推出的時機也必須考慮可能對市場的衝擊。

所以,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認為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尤其是營改增,從長遠上來講,對於我們稅收制度的優化以及資源配置的優化毫無疑問意義重大,但是相關政策推出過程可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影響也需要各個方面能夠採取更加嚴謹和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我們也非常關注相關政策的變化,希望政府部門對這些問題能夠做出深思熟慮、科學的籌畫和佈置,從而中短期對資本市場造成最小的衝擊,從長期看,對於我們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能夠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

2、券商中國記者:第二個問題,我們來到國內投資者最關心的A股市場,對於今年的A股行情重陽投資之前有過一個判斷,認為會是一種結構性的行情,相對更看好一些行業的龍頭公司,年初以來市場的走勢也驗證了這樣一個預判。對於今年下半年的股市您怎麼看?有哪些板塊和行業值得關注?如果看得更長遠一些,A股的投資機會又在哪裡?

王慶:重陽投資對A股市場前景的判斷,總結一句話,就是我們認為將會是一種明顯的結構性行情,系統性的弱均衡,但是結構性強分化。實際上這個觀點我們在2016年就提出了,我們認為2016年以及以後相當長時間內都可能會表現出這個特點。今年以來,我們股票市場表現向這方面的演化趨勢就更加明顯了。

關於結構性行情的判斷,我們首先認為就是你要考慮到一些宏觀因素,包括經濟增長的週期性狀況、無風險利率的走勢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基於這些宏觀因素,我們的一個判斷就是A股從指數層面上來講很難有大的機會,就是說出現明顯牛市的可能性不大。同時市場也沒有大風險,因為市場在2015年股災以來,幾輪調整之後風險釋放的比較多。但是在個股和板塊層面,可能有大的機會也可能有大的風險,這就是所謂的結構性行情。

關於這個結構性行情的判斷,我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於中大市值藍籌股和中小市值成長股之間的分化,這個分化的因素跟我們資本市場制度及監管政策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不斷推進,對市場風格和不同板塊表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一系列新政使我們對於股票市場投資更趨於理性,回歸投資的本質,更關注價值這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這些新規、新制度也相當程度地顛覆了過去幾年我們中小市值成長板塊的投資邏輯,也就是所謂的高估值、高成長相互印證,一直演繹到估值泡沫的狀態,這裡面實際上反映了我們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價格的雙軌制和估值套利的行為,這些投資邏輯應該說在2016年以來就受到了挑戰,而這個挑戰2017年進一步得到了演化。

所以我們判斷,首先,這個結構性行情最重要的特點體現在中大市值藍籌股和中小市值成長股之間的分化,那麼往長遠看,我們認為這個行情的演化還會繼續深入。體現在一方面全市場範圍內、全行業範圍內一些龍頭、中大市值的藍籌股、尤其是行業龍頭表現優異,下一步很可能各個更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龍頭公司相對來講表現更優異。

那麼從長遠看,股票市場的表現還是跟國民經濟的基本面更加相關,所以我們要關注經濟中長期的演化趨勢。中長期演化趨勢就是中國經濟轉型還在進行中,消費升級以及中國的技術進步還在發生,所以我們重點關注跟中國經濟轉型密切相關的一些投資機會,包括消費升級、先進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領域的一些投資機會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

3、券商中國記者:前面您提到今年咱們A股有一個特點,就是價值股、中大市值股票,和成長股、中小股票之間的一個分化,您覺得這樣一種分化是一個短期表現,還是一個趨勢性的轉折?公司股價的上漲離不開盈利增長,您覺得像茅臺(600519,股吧)、平安這些市值很大的公司,他們未來成長的動力在哪裡?天花板又在哪裡?

王慶:我們認為今年以來中國股票市場出現的這樣一個分化更有可能是一個趨勢性的結構性變化,而不是簡單的短期市場風格轉換或板塊的輪動。因為投資者更加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崇尚價值投資,這本來就是回歸投資本質,投資本該如此。而促使這些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資本市場相關制度和環境的改善,所以前瞻性地看,我們認為這種資本市場制度環境的優化肯定還會延續,那麼對資本市場影響、風格的影響將會非常深遠,是朝著正確方向的一種趨勢性的變化。

關於市場上一些優質公司的表現,我們認為最終它會與我們中國經濟基本面密切相關,因為上市公司中的一些優質公司,它們是各個行業的龍頭,也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增長前景的具體表現,所以我們認為對它們成長空間的判斷取決於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前景的判斷,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總量上說規模已經很大,但是從人均收入水準來講仍然是中等偏下的收入水準,所以從增長前景來講,我認為空間非常巨大,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我相信中國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的發展空間也是非常巨大的,體現在資本市場表現上來講,長期看,他們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確定的。中國經濟基本面從中長期看是確定性很高的,只是中短期有一些擾動因素,有些不確定性。

4、券商中國記者:最近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普遍非常看好,您現在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怎麼看?我們現在是不是已經尋到了經濟L型的底部?

王慶:的確,我非常同意證監會副主席有關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這樣一個基本判斷。實際上,我覺得今年以來,從全球範圍內看,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出現了幾乎是同步的改善,以美國經濟復蘇為領先,歐洲和日本經濟實際也在底部逐漸回暖的過程中,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對全球經濟復蘇作出貢獻,同時受益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前瞻性地看,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經過2008年以來的增速調整,幾次下臺階之後,應該說我們經濟新常態下L型的表現特點越來越突出,我們認為經濟的底部基本已經探明,經濟增長速度應該是在底部逐漸穩固,然後慢慢復蘇的這樣一個過程。

而這樣一個過程,從經濟週期的態勢、以及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來看,我們認為當前的宏觀經濟週期性環境比較有利於配置權益類以及股票類資產。

5、券商中國記者:近期國內債市的收益率出現明顯下降,市場有觀點認為債市又會啟動新一輪牛市,您對這樣的觀點怎麼看,債券收益率真的還有很大的下行空間嗎?

王慶:中國的債市在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以來出現了兩次比較大的調整,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無風險利率出現了兩次明顯的上行過程,第一次上行是2016年的四季度,由於無風險利率上升觸發了債市調整,就是所謂債災。

類似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我們短期利率的上行,而短期利率上行背後觸發因素實際上是美國利率的上行,由於美國利率上行,倒逼我們中國利率上行,因為我們有必要維持中美利率之間利差的穩定,從而緩解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所以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收緊以及美元利率的上行倒逼了中國利率的上行,從而觸發了中國債券市場的第一次調整。

那麼今年以來,尤其是過去兩個月以來,債券市場又出現了另外一輪調整,實際上從表面上來講表層的觸發因素也是利率的上行,尤其是無風險利率、短端利率的上行,這個因素就跟國內的金融穩定政策有關了,我們提出了要控制金融風險、降低金融杠杆的政策,相關政策當局同步採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來實現金融去杠杆,這些政策的疊加共振效應造成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的緊張、無風險利率的上行,使債券市場出現了第二輪的調整。

前瞻性地看,我們傾向認為當前的利率水準、尤其是風險利率水準,這個高位是不可持續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美國利率高企的過程已經結束,實際上美國的無風險利率在往下走,從而緩解了由於外部因素造成的中國利率的上行壓力。同時另一方面,我們金融去杠杆進程中對市場衝擊最大的階段,我們認為已經基本結束,所以利率進一步上行的空間不大,相反下一步尤其是短端風險利率下行的可能性在上升,如果這個情況發生的話,那麼對債券市場應該是比較有利的。

所以我們認為當前出現的利率高企、尤其是國債收益率曲線明顯平臺化這樣一個過程是不可持續的,那麼前瞻性地看利率很可能高位企穩、甚至有逐漸下行的空間,如果是這樣的話,國內債券市場經過兩次調整之後觸底反彈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且利率和流動性環境的改善對股票市場啊也是有利的。

6、券商中國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全球經濟的,我們都知道美聯儲此前宣佈了年內第二次加息,很多人預測9月可能還會再加息一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可能對全球的經濟影響很大,那麼請問您對下半年全球宏觀經濟怎麼看?這些因素會怎樣影響國內的資本市場?

王慶:我判斷的今年全球經濟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中國在內都會表現出或強或弱的同步復蘇的態勢。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各國的貨幣政策、尤其是經濟復蘇趨勢比較確定的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勢是比較確定的——就是逐步退出前期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以美國為代表,我們判斷美國聯儲今年以來已經加息兩次,很有可能在下半年還會有至少一次加息,這個加息的既反映了美國聯儲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趨勢確定性的判斷 ,實際上美國聯儲加息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使利率水準儘量正常化,從而有利於中長期金融市場的穩定。它的加息過程不僅僅體現對經濟基本面復蘇確定性的信心,也反映了它更多地關注於過低的利率對未來金融市場穩定的不利影響,需要做一個修正。

有這樣一個變化,對全球利率水準的影響肯定會有的,對中國來講,我認為直接影響就是如果美國加息過程繼續進行的話,會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國的利率水準有上行壓力,因此我們認為在2017年及以後一段時間,在美國加息過程中,中國的利率水準總體是易上難下。在這種資金利率環境下面,要想出現股票市場的大牛市是比較困難的,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美國貨幣政策變化更多反映了美國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最終會體現在中國外部需求環境的改善上,也會使中國的出口型企業直接受益。所以我們從投資層面上來講,一方面關注資金層面的變化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關注中國實體企業可能受益於外部環境改善帶來的業績提升,以及在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