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新戰機物美價廉但為何沒幾個國家願意買?俄專家一語道破

圖片為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生產的米格-35戰鬥機, 該型戰鬥機的定位是與蘇-35為高低搭配的輕型制空戰鬥機, 新一代的米格-35雖然最大起飛重量僅有不到29噸, 航程不到2000公里, 但卻有著2.2倍音速的飛行速度, 擁有10個武器外掛點, 能夠掛載最多7噸的彈藥。

新型米格-35戰鬥機的總體性能已經向西方四代機看齊, 無論是隱身性能, 還是航電設備, 米格-35都做了不少優化, 並且換裝了最新的Zhuk-MAE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大推力發動機, 雖然俄羅斯在航空工業特別是戰機上一直在吃著前蘇聯留下的老本, 並在此基礎上修修改改, 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但是經過了脫胎換骨般變化的米格-35仍然憑藉優異的性能、便宜的價格搶佔了不少國際市場。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中國近年來雖然新戰機層出不窮, 包括FC-31鶻鷹、FC-1梟龍等都陸續推向了國際市場, 但購買的用戶一直都不多, 甚至鮮人問津, 即便這些戰機無論從外形還是帳面資料上來看都是緊跟時代潮流的, 特別是FC-31還是具備極強隱身能力的准五代機, 但是這些被寄予厚望的戰機一直都沒能夠得償所願的打開國際市場, 反而是俄羅斯的老戰機越老越香。

比如埃及空軍就在梟龍和米格-35之間選擇了後者, 這是一筆價值20多億美元的大單。

對此, 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 雖然中國的外銷型戰機不少, 航電設備也是最新的, 但銷路打不開卻有著其深層次的原因, 這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戰機成熟度。 俄羅斯的戰機雖然研製時間看起來比較久遠,

但是恰恰在使用上更加成熟, 也經歷了時間上的考驗, 況且蘇制戰機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保有量大、使用國家廣泛的特點, 也更加被人所熟知。

第二點:自用化程度高。 無論是老舊的米格系列戰機還是相對較新的米格-35、蘇-35和蘇-30,

都拿到了俄羅斯本國空軍大量的訂單, 這本身就是一個示範帶頭作用, 更何況連中國也會進口數量不菲的蘇-30、蘇-35戰機, 這無疑起到了一個重要的帶頭作用, 而中國的FC-31和FC-1卻都沒有自用版本, 如果這些戰機足夠好, 那麼中國本身為何不用呢?

第三點:戰機配套。縱觀俄羅斯的這些戰機,俄羅斯都能夠提供一系列生產、維護保養、零部件更換服務,但中國目前仍舊無法做到,以FC-31為例,該型戰機直到現在也沒有實現國產發動機的換裝,這在外銷上是一個劣勢,非常依賴俄制發動機的攻擊,而且,蘇制戰機是經歷了實戰檢驗的,在這點上中國戰機是非常缺失。

俄羅斯軍事專家最後強調,雖然中國的這些外貿戰機看起來物美價廉,性價比高,但是戰機作為精密武器,可靠性,成熟度往往更加重要,如果不針對這些弱點進行解決,特別是航空發動機再沒有突破,那麼中國戰機的外銷情況也會一如既往的不容樂觀,只能撿一些小國家的零散小單。

第三點:戰機配套。縱觀俄羅斯的這些戰機,俄羅斯都能夠提供一系列生產、維護保養、零部件更換服務,但中國目前仍舊無法做到,以FC-31為例,該型戰機直到現在也沒有實現國產發動機的換裝,這在外銷上是一個劣勢,非常依賴俄制發動機的攻擊,而且,蘇制戰機是經歷了實戰檢驗的,在這點上中國戰機是非常缺失。

俄羅斯軍事專家最後強調,雖然中國的這些外貿戰機看起來物美價廉,性價比高,但是戰機作為精密武器,可靠性,成熟度往往更加重要,如果不針對這些弱點進行解決,特別是航空發動機再沒有突破,那麼中國戰機的外銷情況也會一如既往的不容樂觀,只能撿一些小國家的零散小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