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裡真的“碉堡”了!呼和浩特這座火車站已有近百年歷史

(舊)白塔火車站, 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 建於1921年, 是京包鐵路集包段的一個車站。 因當地的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而得名。 距北京火車站652公里, 距包頭火車站180公里。 距上行車站郭家營火車站10公里, 距下行車站南店火車站7公里。 該站隸屬呼和浩特鐵路局。

其實老白塔火車站並不難找, 開著導航基本都可以找到。

但是頭一次來的話, 在村裡還是有些“曲折”的。 我們這次要找的“文物遺址”就隱藏在這樣一處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子中。

從下圖這裡左拐進去, 請認准"理髮"標誌。 再或者, 找村民問一下, 都會告訴你確切的位置在哪裡。

如果你聽到有一群狗叫的聲音, 那麼恭喜你, 到地方了。

這就是白塔火車站舊址如今的“院門”, 從外面只不過一處破落的廠房。

進入大門, 幾塊石碑隨意擺放著。 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還立著。

從文保碑來看, 老白塔站是2012年確定的市級文保單位, 2014年確定自治區級文保單位。 這座老車站存在的意義至少在全內蒙古來說, 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呼和浩特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待遇差一些。 )

院子中央的這顆樹年頭不短了。可是遺憾的是,有人可能故意不想讓它活下去,懂的人一看就知道,樹幹下部那處“扒皮”足以致命。

從這個角度來看老白塔火車站,是不是頓時有種穿越回民國時期的感覺?核桃君的第一感受就是,如果這裡可以重新修繕,改建成一處火車博物館,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這樣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牌子,核桃君曾經看過不少,只是……

如今的白塔車站成為呼和浩特為數不多可以“穿越”回過去的地方。

訴說著昨日的故事。

老白塔火車站由站房、信號房、其他公用房和碉堡等多座建築物組成,站房、信號房、其他公用房磚木結構,碉堡為混凝土結構。

站房上嵌有民國十年由海軍名將陳世英(有興趣的核桃粉可以自行百度一下陳世英)書的匾額“白塔車站PAITA”。

在車站東側,就是傳說中的“碉堡”,年輕一點的朋友們以往只能在電影電視上看到。

自從賣腎買了無人飛機之後,核桃君可以用更多的視角來為大家呈現不一樣的內容了。就讓我們飛起來看一下院子全貌吧!

再來個“上帝視角”。這樣的原汁原味的民國火車站不多了。除了白塔火車站,目前距離呼和浩特最近的另外三座老火車站是卓資山、台閣牧、陶卜齊。如果有機會的話,核桃君希望可以“收集”一下。

高度降低一些,再來感受一下。

在車站的後面,其實還有一處老建築。不過核桃君也不太清楚當年這裡作何用處,有知道的朋友請留言補充一下。

鏽跡斑斑的鎖頭還訴說著昨日的故事。

有灶台,看來曾經住過人。

再說說這條鐵路,平綏鐵路1921年5月1日建成通車,當年白塔火車站即投入使用,1937年歸綏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對其進行了局部改造。1977年由於京包線局部改線,白塔火車站遠離鐵路線,隨遭廢棄,但也有幸隱沒在村中保存至今。

院子中央的這顆樹年頭不短了。可是遺憾的是,有人可能故意不想讓它活下去,懂的人一看就知道,樹幹下部那處“扒皮”足以致命。

從這個角度來看老白塔火車站,是不是頓時有種穿越回民國時期的感覺?核桃君的第一感受就是,如果這裡可以重新修繕,改建成一處火車博物館,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這樣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牌子,核桃君曾經看過不少,只是……

如今的白塔車站成為呼和浩特為數不多可以“穿越”回過去的地方。

訴說著昨日的故事。

老白塔火車站由站房、信號房、其他公用房和碉堡等多座建築物組成,站房、信號房、其他公用房磚木結構,碉堡為混凝土結構。

站房上嵌有民國十年由海軍名將陳世英(有興趣的核桃粉可以自行百度一下陳世英)書的匾額“白塔車站PAITA”。

在車站東側,就是傳說中的“碉堡”,年輕一點的朋友們以往只能在電影電視上看到。

自從賣腎買了無人飛機之後,核桃君可以用更多的視角來為大家呈現不一樣的內容了。就讓我們飛起來看一下院子全貌吧!

再來個“上帝視角”。這樣的原汁原味的民國火車站不多了。除了白塔火車站,目前距離呼和浩特最近的另外三座老火車站是卓資山、台閣牧、陶卜齊。如果有機會的話,核桃君希望可以“收集”一下。

高度降低一些,再來感受一下。

在車站的後面,其實還有一處老建築。不過核桃君也不太清楚當年這裡作何用處,有知道的朋友請留言補充一下。

鏽跡斑斑的鎖頭還訴說著昨日的故事。

有灶台,看來曾經住過人。

再說說這條鐵路,平綏鐵路1921年5月1日建成通車,當年白塔火車站即投入使用,1937年歸綏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對其進行了局部改造。1977年由於京包線局部改線,白塔火車站遠離鐵路線,隨遭廢棄,但也有幸隱沒在村中保存至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