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疼外甥,瞎糊弄,高粱棵裡段遛蟲——豐縣人常說的老俗語,你聽懂幾句?

得讓他領到茄棵裡去!

這句俗語, 多有戲謔、譏諷之意, 是說某人“不能領家過日子, 難當重任”, 亦指某人“自己不走正路, 還把別人往邪路上領”。

茄棵裡, 即是種茄子的地裡, 車子進入“茄棵裡”, 一定會陷進土中、車輪子打滑下沉, 難以前進;人在“茄棵裡”行走, 也會受到茄子葉的阻擋, 還有錘頭般的茄子阻攔, 渾身被葉子拉得刺撓。 故民間用“茄棵裡”比喻邪路或者是不好的地方, 十分形象生動。

疼孫子, 葫蘆頭裡攢金子

這句俗語, 是說疼孫子比疼外孫好, 還是疼孫子管乎。

葫蘆頭, 大葫蘆就鋸個小口, 拿個木塞子塞上, 盛酒盛醋盛油, 還用來盛放雜物、收貯物品;金子是泛指貴重的東西。

疼孫子, 就像在葫蘆裡一點一滴的攢金子一樣管用, 就像把錢存銀行一樣保險、有希望。 老年人認為, 孫子才是自家的根, 疼孫子, 以後會得孫子的“祭”。

疼外甥, 瞎糊弄, 高粱棵裡鍛(duan音譯)遛蟲

這句俗語,

是說疼外孫子沒有用。 民間稱女兒的子女為“外甥”, 認為外孫是“外皮”, 不是自家的人, 再疼也不持勁。

遛蟲, 據說是一種飛的特別快的蟲子, 渾身通綠色, 像豆蟲, 喜歡依附在高粱葉上, 飲露水、啃高粱葉為生。 鍛(duan音譯), 豐縣方言, “追趕”的意思。

遛蟲跑得飛快, 高粱地裡人不方便奔跑, 遛蟲顏色是綠色的和高粱葉混淆, 人當然望塵莫及、追趕不上。 故用“高粱棵裡鍛(duan音譯)遛蟲”, 來比喻勞而無功、白費心思。

急啥急?狗吃日頭啦

這句俗語, 說時有批評、生氣、不耐煩之意, 指某人做事或者言語上過於著急, 不能沉下心來好好做事情, 不夠沉穩, 多用於長者對免輩的訓斥。

日頭, 方言裡是“太陽”的意思;狗吃日頭, 即是“天狗食日”的意思, 就是“日全食”, 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天文現象而已。

然而, 上千年前的古人認為, 狗吃日頭, 是不好的徵兆, 是最危急的時刻。 太陽被惡狗吃了, 世界就完了。

急啥急, 給要小雞子賬的樣

這句俗語, 說時有不耐煩、鄙夷、反感之意, 往往用來形容要賬的胸懷缺少大度,

亦指某人嘴很囉嗦, 也形容人很著急慌忙的樣子。

“小雞子賬”泛指一切瑣碎的、數目不大的, 在欠帳者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帳目, 在民間被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 有時候並非專指某一帳目, 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稱呼。

舊時經濟生產力低下, 農曆二三月份, 春暖花開的時候, 專門炕小雞的雞挑子圖多賣一點, 會挑著小雞苗四處遛鄉賒賣, 用本子記上賒小雞的是哪個莊的哪一戶, 賒的多少個雞苗, 一隻雞苗是幾個錢, 總共是幾個錢。

過了秋天, 初入隆冬的時候, 莊稼活都幹完了, 地裡無事, 雞挑子就該四處遛著挨家挨戶的收賬了。 要賬是件辛苦的事, 比較麻煩, 往往得跑多次才能要齊, 甚至還有死賬、爛帳, 就比較麻煩棘手了。

要小雞子賬是件很辛苦很麻煩的事,

而這個俗語卻被用來形容要賬的胸懷缺少大度, 這是明顯的“倒打一耙”!

你看你, 跟拾狗頭金的樣

這句諺語, 說時有詼諧、調侃之意, 亦有嘲諷、挖苦之意, 形容人得意忘形或者興奮激動時的狀態, 也可形容人心神不寧、躁動等等。

狗頭金, 是天然產出的、質地不純的、顆粒大而形態不規則的塊金。 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礦物集合體組成, 有人以其形似狗頭, 稱之為狗頭金。

“跟……樣”, 是方言裡的一個固定搭配, 中間添上動詞或者形容詞, 形容人的狀態, 即“和……一樣”。

大的狗頭金特別稀少珍貴, 只有極其偶然的機會才能獲得。 拾到狗頭金時人的心情, 可想而知是多麼激動啊!

連棵煙的來往都沒有

這句俗語, 說時有氣憤、鄙視、無奈之意,形容某人極度吝嗇摳門,精于算計,為人處世很不講究。

煙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交際用品,遞棵煙過去,生人之間客套起來,打開了話匣子;熟人之間熱乎起來,寒暄中增進感情。煙,確是短時間拉近距離的好幫手。

自古講究有來有去,連一棵煙的來往都沒有,可想此人為人有多摳門,為人多麼差勁。放大而講,就是指某人人情世故上太死板,不懂得禮尚往來。

好兒不用多,王歪鼻子、籍興科

這句俗語是豐沛縣老百姓自己編的,是一句罵人的話,說時有氣憤、痛惡、咒駡之意。現在用這句俗語,罵那些仗著兒子有權有勢、下眼瞧人的人家。

王歪鼻子,名叫王獻臣,“王歪鼻子”是他的外號,他原是豐北一帶的土匪。1938年8月投靠日寇後魚肉百姓、無惡不作,是盤踞在豐縣一帶最大的漢奸頭子,1941年病死。

籍興科,沛縣五段鎮五段村人,原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和銅北、沛南的土匪頭目、地主階級上層人士多有聯繫。後棄暗投明,被策反歸靠中共,追認為烈士。

王歪鼻子、籍興科是當年有名的大漢奸,鬧得民不聊生,如同雪上加霜。人們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就編排這句俗語背地裡來罵他倆。

人多瞎胡亂、雞多不娩(fan)蛋。

這句俗語,說的是工作效率。

大家在一起做活或者合作,都會有依靠心理,想著即使自己不做,也會有別人做。要是大家都這樣想,那就壞了,就沒有做活的人了,還會引發磨洋工、重複施工、吃空餉……等一系列矛盾。

同理,雞多了,下蛋就會懈怠,隔一天下一個,就下的沒那麼勤了。有經驗的養雞戶,一個雞籠裡放的雞絕對不會超過四隻,一隻雞天天固定娩(fan)一個蛋。如果超過四隻雞,難以保障每只雞每天都娩(fan)蛋。

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飽就要走

這條俗語是句玩笑話,並無實際所指,大概有個成語叫“狼心狗肺”吧。

外甥住姥娘家或者走親戚,吃飽喝足了,大人想拉會呱、說說話,小孩要是纏著大人、哭著鬧著走,姥娘或者妗子就會笑著訓斥這句話:“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飽就要走”。

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姥娘家的飯,罵來換”。無論姥娘家人怎麼講,都不帶生氣的。

二月二圍囤——咋為的來!

這句歇後語,說時有鄙夷、不屑、嘲諷、輕視之意,指某一戶或者某人與鄰里、親戚、妯娌、兄弟之間關係相處不和洽,“不擱人”。用民俗做比喻,說時亦帶有詼諧、無奈的意思。

農曆二月初二,民間有圍囤的風俗,就是用草木灰在當院子裡圍成糧食囤的形狀。具體做法是:用草木灰先撒個小一點兒的圓圈,謂之囤底;在囤底的最中心用鏟子挖一個窩,象徵性地埋上一把五穀雜糧;然後用草木灰一圈一圈的接連不斷往外延伸撒圓圈,如同蝸牛殼上的紋理一樣。

囤與囤之間要用灰撒著連起來,靠近屋門的囤要用灰撒個梯形連到屋門。有的人家就撒一個囤,和當院子差不多大;有的人家撒十幾個,像擺迷魂陣的樣。迷信說“誰圍囤圍的早,誰家就富的越早”,有的人家恨不得趁天色尚黑就起來圍囤了。

為,指做人、做事的做法、實際行動,平常說的“為人處世”、“為人不錯”,就是這個意思。

圍囤的“圍”字與為人處世的“為”字,是諧音字,農民用一個反問的歇後語做比喻,道明“前有因、後有果”的道理:正因為首先是自己做的不對,才和別人相處不愉快。這是農民的幽默與智慧。

作者介紹

王書法,字湣齋,號嗜花齋主人、湣齋主人,生於1996年2月,本科在讀,中共黨員,沛縣鹿樓鎮房莊村中人。自幼喜愛民風民俗、讀書文史和遊覽懷古,著有《湣齋詩集》、《湣齋羽士青春錄》、《鄉間記憶》等文集。

來源:豐縣人網

說時有氣憤、鄙視、無奈之意,形容某人極度吝嗇摳門,精于算計,為人處世很不講究。

煙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交際用品,遞棵煙過去,生人之間客套起來,打開了話匣子;熟人之間熱乎起來,寒暄中增進感情。煙,確是短時間拉近距離的好幫手。

自古講究有來有去,連一棵煙的來往都沒有,可想此人為人有多摳門,為人多麼差勁。放大而講,就是指某人人情世故上太死板,不懂得禮尚往來。

好兒不用多,王歪鼻子、籍興科

這句俗語是豐沛縣老百姓自己編的,是一句罵人的話,說時有氣憤、痛惡、咒駡之意。現在用這句俗語,罵那些仗著兒子有權有勢、下眼瞧人的人家。

王歪鼻子,名叫王獻臣,“王歪鼻子”是他的外號,他原是豐北一帶的土匪。1938年8月投靠日寇後魚肉百姓、無惡不作,是盤踞在豐縣一帶最大的漢奸頭子,1941年病死。

籍興科,沛縣五段鎮五段村人,原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和銅北、沛南的土匪頭目、地主階級上層人士多有聯繫。後棄暗投明,被策反歸靠中共,追認為烈士。

王歪鼻子、籍興科是當年有名的大漢奸,鬧得民不聊生,如同雪上加霜。人們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就編排這句俗語背地裡來罵他倆。

人多瞎胡亂、雞多不娩(fan)蛋。

這句俗語,說的是工作效率。

大家在一起做活或者合作,都會有依靠心理,想著即使自己不做,也會有別人做。要是大家都這樣想,那就壞了,就沒有做活的人了,還會引發磨洋工、重複施工、吃空餉……等一系列矛盾。

同理,雞多了,下蛋就會懈怠,隔一天下一個,就下的沒那麼勤了。有經驗的養雞戶,一個雞籠裡放的雞絕對不會超過四隻,一隻雞天天固定娩(fan)一個蛋。如果超過四隻雞,難以保障每只雞每天都娩(fan)蛋。

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飽就要走

這條俗語是句玩笑話,並無實際所指,大概有個成語叫“狼心狗肺”吧。

外甥住姥娘家或者走親戚,吃飽喝足了,大人想拉會呱、說說話,小孩要是纏著大人、哭著鬧著走,姥娘或者妗子就會笑著訓斥這句話:“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飽就要走”。

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姥娘家的飯,罵來換”。無論姥娘家人怎麼講,都不帶生氣的。

二月二圍囤——咋為的來!

這句歇後語,說時有鄙夷、不屑、嘲諷、輕視之意,指某一戶或者某人與鄰里、親戚、妯娌、兄弟之間關係相處不和洽,“不擱人”。用民俗做比喻,說時亦帶有詼諧、無奈的意思。

農曆二月初二,民間有圍囤的風俗,就是用草木灰在當院子裡圍成糧食囤的形狀。具體做法是:用草木灰先撒個小一點兒的圓圈,謂之囤底;在囤底的最中心用鏟子挖一個窩,象徵性地埋上一把五穀雜糧;然後用草木灰一圈一圈的接連不斷往外延伸撒圓圈,如同蝸牛殼上的紋理一樣。

囤與囤之間要用灰撒著連起來,靠近屋門的囤要用灰撒個梯形連到屋門。有的人家就撒一個囤,和當院子差不多大;有的人家撒十幾個,像擺迷魂陣的樣。迷信說“誰圍囤圍的早,誰家就富的越早”,有的人家恨不得趁天色尚黑就起來圍囤了。

為,指做人、做事的做法、實際行動,平常說的“為人處世”、“為人不錯”,就是這個意思。

圍囤的“圍”字與為人處世的“為”字,是諧音字,農民用一個反問的歇後語做比喻,道明“前有因、後有果”的道理:正因為首先是自己做的不對,才和別人相處不愉快。這是農民的幽默與智慧。

作者介紹

王書法,字湣齋,號嗜花齋主人、湣齋主人,生於1996年2月,本科在讀,中共黨員,沛縣鹿樓鎮房莊村中人。自幼喜愛民風民俗、讀書文史和遊覽懷古,著有《湣齋詩集》、《湣齋羽士青春錄》、《鄉間記憶》等文集。

來源:豐縣人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