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根治“毒跑道”,標準之外還需多措並舉覓“良方”

新華社濟南3月21日電近日, 如何防止校園“毒跑道”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去年以來, 全國多個省市陸續出臺規範塑膠跑道建設的地方標準, 這些標準對塑膠跑道建設有何影響?根治“毒跑道”還需要哪些措施?記者為此進行了採訪。

地方標準陸續出臺, 多地塑膠跑道陸續恢復建設

去年以來, 上海、福建、山東等省市陸續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塑膠跑道建設標準, 在這些標準中, 例如“多環芳烴”“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等以往國家標準中沒有限制的有害物質被列入“黑名單”。 一些省份還在塑膠場地面層鋪設、驗收等環節進行了規範。

據山東省產品品質檢驗研究院院長裴禕榮介紹, 目前各地出臺的標準不僅對原材料有所限制, 對塑膠跑道的驗收和物業單位的後續保養等環節, 也設置了嚴格的標準, 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單位逃避責任, 也讓跑道的日常維護有了參照依據。

專家認為, 在新的國家標準尚未出臺之際, 地方標準能夠彌補標準的缺失問題。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汪逸安表示, 目前塑膠跑道的建設和驗收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 現有的《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層》是推薦性國家標準, 而各地新出臺的地方標準, 屬於強制性標準, 能更有效地規範各地塑膠跑道建設。

隨著各地地方標準的實施, 部分之前陷入停工的校園跑道建設陸續準備恢復施工。

記者在濟南官紮營小學看到, 該學校的塑膠跑道建設已完成基礎施工, 塑膠面層尚未開始鋪設, 學校相關教師告訴記者, 隨著山東新標準的實施, 學校會積極準備, 按照新標準要求施工方, 在天氣轉暖時重新開始建設。

成本增高, 標準不一, 行業仍處適應期

相關施工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隨著各地新標準實施, 塑膠跑道建設在有害物質限制、施工工藝等方面提升明顯, 也使施工成本有所上升。 隨著各地標準的出臺, 目前整個市場還處在適應期。

山東東海集團總經理潘朝陽告訴記者, 依照各省市新出臺的地方標準, 企業在塑膠跑道建設上的成本要提高35%左右, 按有的省標準可能還要更高,

高標準的原材料和施工要求, 讓企業的壓力相應增大。

採訪中, 多家相關企業人士表示, 由於新的國家標準尚未實施, 各地地方標準並不統一, 規範的專案類別也有所差異, 在工程投標競標中, 外地企業由於參照標準不一, 或對當地標準不瞭解, 很難與本地企業競爭, 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況。

業內人士分析, 近些年來, 隨著中小學新建塑膠跑道需求增大, 塑膠跑道的原料生產供應商也迅速增加, 但市場卻魚目混雜。 標準出臺之後, 對技術不達標、無相關資質的供應商如何規範, 引導不合規企業轉型升級, 還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後續督導。

遏制“毒跑道”, 標準之外還需多措並舉覓“良方”

相關企業建議, 在施工成本提高後,

對貧困地區中小學應有適當資金支援。 泰山體育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隨著施工單位施工成本的提升, 對於地處貧困地區或鄉村的中小學來說, 建設經費上的負擔會加重, 相關部門應充分考慮, 給予適當的補貼。

有施工單位還表示, 各省新標準的出臺不應一成不變, 應根據施工工藝提升、技術手段提升等情況適時更新完善, 以指導相關企業更好地遵循標準。

專家認為, 標準出臺後的招標、施工、驗收等一系列環節需要教育、體育、質監、執法等多部門相互協作, 推動標準的落實。 此外, 針對貧困地區跑道建設資金負擔重等問題, 有關部門也要統籌兼顧, 通過適當方式進行補貼, 保證各地塑膠跑道施工都能嚴格按標準執行。

山東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郭大雷表示, 地方標準的出臺, 並不是一成不變, 以山東為例, 質監部門將對標準出臺後的效果進行跟蹤監測, 根據回饋的情況進行適當修訂, 使出臺的標準成為“活標準”, 讓標準發揮最大作用。

此外, 有專家還建議, 針對過去已建成的不符合標準的塑膠跑道, 也需要相關部門統籌考慮, 做好對不合格跑道數量的摸底, 並按照新出臺的標準適時啟動改造、翻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