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WeCar郭濤:短視頻能帶來的價值不止於1條剪成5條

6月30日消息, 今日下午, 由新浪攜手新榜主辦的“‘視’不可擋”2017短視頻論壇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 WeCar視頻自媒體聯盟創始人郭濤發表了“月亮與六便士”的主題演講。 作為一位資深媒體人, 郭濤分享了媒體平臺轉換到自媒體身份的創業思路, 以及聚焦在汽車資訊垂直領域的短視頻運營經驗。

WeCar是一家新興的MCN平臺, 郭濤認為利用自媒體聯盟的方式首先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很多PC不懂客戶, 也不太懂用戶”, 聚合後經驗共用;最重要的利好是獲取流量, “我們現在談合作不是手裡拿著一個帳號了, 通常是拿著50個到100個節目帳號”,

更容易獲得平臺方的優勢資源扶持。

以汽車資訊領域為例, 從15分鐘到20分鐘的評測視頻變成5條短視頻可能帶來的變化:1)數量上的變化, 5>1, 內容更加靈活;2)粉絲覆蓋的變化, 傳播5次的命中率一定要大於1次, 這是硬的標準;3)有效的播放時長, 傳統的長視頻有很多的垃圾時間, 拖拽動作頻繁。 實際上, 5個短視頻的有效播放時長超過1個長視頻的有效播放時長。

視頻怎麼變短才是正確的?郭濤認為, 很多人對於短視頻的形式存在誤解, 簡單粗暴地由“長剪短”可能導致“一個就是觀點沒有說清楚, 第二個就是沒有討好觀眾。 ”短視頻在製作過程中, 需要創作者更加凝練的語言來表達, 和更加及時快速清晰的觀點。

以下為WeCar視頻自媒體聯盟創始人郭濤的演講全文:

我今天的主題是短視頻自媒體正確的打開方式, 剛才主持人介紹了, 在新浪打拼了15年。 我本身是在新車領域從業了15年, 這也是我跟新浪一起走過的15年, 2016年, 也就是去年9月份我正式創業, 成立了WeCar, 是視頻的自媒體聯盟。 在互聯網從業的十幾年當中我看到了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 到視頻媒體, 從圖文時代到視頻時代, 到我們做的短視頻時代, 轉變的速度非常之快。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深知短視頻大家都活得非常辛苦, 運營和成長的艱辛, 其實我們的重任有兩個, 一個就是教育我們的用戶, 一個就是教育我們的客戶。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趨勢是在的, 但是對於使用者跟客戶來講他們還是需要很長時間給他們洗腦,

去認識。 所以這也是我們建立一個聯盟的初衷, 我們希望大家在座的各位能夠一起把這個事情玩好, 大家都團結起來, 這個勢頭才能做得更好。

主要來聊短視頻, 視頻為什麼要變短?雖然可能在座的各位都是短視頻自媒體的從業者, 但其實我相信每個人心目當中的答案都不一樣。 甚至有些團隊可能還不太瞭解短視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首先用戶是很懶, 大家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能獲知每條視頻到底在說什麼。

第二就是使用者很忙, 但是使用者閱讀資訊的碎片化的習慣是養成的, 這個改變不了, 所以我們需要控制時長。 剛才張宇彤也講到上廁所的時間通常看短視頻,

我們給短視頻定義的時間是三分半到七分鐘, 這也是正常人上一次廁所的時間。 第三就是資費, 在4G網路的環境下, 很好、很便宜, 也很普及, 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還是不捨得拿4G網路看長劇, 所以我們更徹底的證明了時長和觀點的重要。 這是短視頻為什麼火。

以我在汽車領域為例, 汽車的長視頻, 以前一個汽車視頻通常是15分鐘到20分鐘, 相信很多品類的長視頻你們做的時候大概也是這樣的時長, 比如說科技的評測視頻。 現在把以前的長視頻變成了5條短視頻, 怎麼變的?或者說變完了以後有什麼好處。 第一就是數量上的變化, 五大於一, 我拍五條廣告主看著非常開心。

視頻怎麼變短才是正確的?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的誤區。

一個長視頻是不是縮編了就叫短視頻?我經常跟大家說, 一件事你可能需要花10到15分鐘才可以說清楚, 但你非得在兩分鐘之內說完, 你會發現這件事你根本說不清, 你能給網友們帶來的只有兩個結果, 一個就是觀點沒有說清楚, 第二個就是沒有討好觀眾。 所以這只能說是失敗視頻。 就好比足球比賽的縮編, 只能告知你結果, 但是不能帶來快感, 所以我們可能需要剪輯跟呈現的方式。

所以說短視頻在形態上是短的, 但實際上它在結構上跟長視頻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它只不過是需要我們在短視頻製作的過程當中, 需要我們更加凝練的語言來表達, 和更加及時快速清晰的觀點。 所以簡單粗暴的把長視頻變短, 這是完全不可取的,希望大家做短視頻的時候要這樣做。

還是以汽車的評測視頻為例,分幾個大環節,外觀、內飾、空間、動態,這是常規視頻的套路,可能有些評測的其他視頻也是這樣的,開箱、展示、使用。如果只想把原有的長視頻變短,可能會硬生生的切出幾刀,但是發現它變成了短視頻不太具備單獨播放的能力,被條的狀態都割裂的。所以我們需要認准了短視頻門道之後,需要在拍攝初期就要知道今天要拍的短視頻,要開好每次選題會,整個產品拿到你手裡之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體驗,體驗完了之後要捕捉出它的優點跟缺點。比如說一個車型說了若干個優點,第一條是舒適,以前舒適可能是拍攝過程當中襯托的。現在為了拍攝一條舒適的短視頻要涉及到很多的維度,可能有發動機噪音的控制,有變速箱頓挫的感受,有整個避震的效果,包括空調製冷速度,包括車內空氣的品質是不是合格,這些都是衡量一台汽車是不是舒適的硬標準。所以這樣一條視頻的產出可以被單獨看,也可以被整合起來看,是一條有效的短視頻。

下面說說什麼樣的短視頻比較受歡迎?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是2016年底離開新浪之後,我要賣掉我新浪的股票,賣完了我有一筆小錢,我打算跟領導說換一台跑車。我每週都花很長時間跟他說咱換一台車吧?沒什麼效果,後來改變了策略,我每天都跟他說一分鐘咱們應該換台車。

這個辦法很好用,沒過兩天他就同意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滿足一個產量,對於短視頻來說也是要滿足一個高產。《汽車筆記》是我們聯盟裡面簽約一檔日播節目,我們所有的節目都是日播的,日播是我們的小門檻,一週五更。只有做到一週五更的頻次,才能保證以一個正常的頻率出現在觀眾的視野當中,只有這樣才能正常的消耗廣告主給你的機會,所以日更並不可怕,如果有機會大家都可以往日更的方向去努力。

日更的話一周會出五條視頻,一個節目出五條視頻會不會單一呢?一定會的。所以我們要考慮本身節目IP的多元化,中午我們吃飯的時候也給大家舉了個例子,我有檔節目叫《司機的自我修養》,這是傳統的試車節目,但是我們圍繞著它做了一檔《汽車風水》的欄目,我們定期在每週五播出,專門請了一個臺灣的風水大師,我們告訴大家你即將買的這台車,或者你已經有的這台車跟你的生辰八字合不合,你應該買什麼顏色的車。結果不小心你買的這個車跟你的生辰八字不符,車裡應該掛一個葫蘆還是掛一把剪刀。我們把看似毫不相關的風水主題跟汽車做了結合,它的效果也顯而易見,未來我們可能會開一個電商,專門售賣開光符,當然最直接的就可以增很多的粉絲,沒准還能從星座裡面弄點粉絲過來。這是我們一個IP多樣化的節目。

還有我們剛才講了新浪移動,剛才杜總也說了新浪移動主要圍繞著在新聞用戶端的資源,這個非常重要。發佈過程當中我們有一個公式,數量×品質×發佈平臺等於總分,我們發現發佈平臺是成本最小的拉分項目,如果你的平臺越多,我們的總分就越高。所以我們讓大家多發一些平臺,視頻門戶可以保證大家節目的娛樂屬性,增加粉絲。垂直平臺有助於我們增加本身節目產品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頭條類的產品流量不依託於粉絲數,所以它可以很好的幫大家在節目上做衝量和導流的節目。我們新浪V計畫也可以幫大家打造不同節目的榜單,所以也會得到新浪上傳方面的扶持。

回到現實,有相當一部分的自媒體會發現在這個領域當中拼殺的時候最大的硬傷是成本,作為MCN的機構,也就是我們目前做的事情,我們希望大家只做藍色的最專注的事情,就是你們在本行業的專業性,你們去考慮高節目應該怎麼做好,剩下的由MCN的經濟公司幫你們包辦,從節目的包裝、後期的剪輯,到多平臺的發行、互動的推廣、運營、行銷,到最後的變現,這些應該是由MCN的經濟公司幫你做,我們講的是託管格式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服務我們可以把周播變成日播,現在我手裡單一節目年的銷售額流水大概是300萬到1000萬之間。

歸納來說一個MCN可以帶給大家的首先就是資訊的對稱,很多PC不懂客戶,也不太懂用戶,我們會把這種經驗告訴大家。我們會把不同行業的粉絲資源貢獻給大家,最重要的是獲取流量,我們現在談合作不是手裡拿著一個帳號了,我們通常是拿著50個到100個節目帳號,直接拎包入住平臺,所以我們會拿到平臺上最有利的資源扶持。通過這種跨領域的協作,我們可以讓一個普通的垂直大V接到更多跨領域的案例,變成綜合大V。

我們自己作為MCN可以提供的是方法、資源、思路、線索,我相信在座的才是未來所有的大V的同學們,整個的短視頻自媒體的春天需要我們一起去擁抱。所以最後我用一句很俗氣的廣告詞結束今天的分享,就是你好我也好。謝謝。

這是完全不可取的,希望大家做短視頻的時候要這樣做。

還是以汽車的評測視頻為例,分幾個大環節,外觀、內飾、空間、動態,這是常規視頻的套路,可能有些評測的其他視頻也是這樣的,開箱、展示、使用。如果只想把原有的長視頻變短,可能會硬生生的切出幾刀,但是發現它變成了短視頻不太具備單獨播放的能力,被條的狀態都割裂的。所以我們需要認准了短視頻門道之後,需要在拍攝初期就要知道今天要拍的短視頻,要開好每次選題會,整個產品拿到你手裡之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體驗,體驗完了之後要捕捉出它的優點跟缺點。比如說一個車型說了若干個優點,第一條是舒適,以前舒適可能是拍攝過程當中襯托的。現在為了拍攝一條舒適的短視頻要涉及到很多的維度,可能有發動機噪音的控制,有變速箱頓挫的感受,有整個避震的效果,包括空調製冷速度,包括車內空氣的品質是不是合格,這些都是衡量一台汽車是不是舒適的硬標準。所以這樣一條視頻的產出可以被單獨看,也可以被整合起來看,是一條有效的短視頻。

下面說說什麼樣的短視頻比較受歡迎?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是2016年底離開新浪之後,我要賣掉我新浪的股票,賣完了我有一筆小錢,我打算跟領導說換一台跑車。我每週都花很長時間跟他說咱換一台車吧?沒什麼效果,後來改變了策略,我每天都跟他說一分鐘咱們應該換台車。

這個辦法很好用,沒過兩天他就同意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滿足一個產量,對於短視頻來說也是要滿足一個高產。《汽車筆記》是我們聯盟裡面簽約一檔日播節目,我們所有的節目都是日播的,日播是我們的小門檻,一週五更。只有做到一週五更的頻次,才能保證以一個正常的頻率出現在觀眾的視野當中,只有這樣才能正常的消耗廣告主給你的機會,所以日更並不可怕,如果有機會大家都可以往日更的方向去努力。

日更的話一周會出五條視頻,一個節目出五條視頻會不會單一呢?一定會的。所以我們要考慮本身節目IP的多元化,中午我們吃飯的時候也給大家舉了個例子,我有檔節目叫《司機的自我修養》,這是傳統的試車節目,但是我們圍繞著它做了一檔《汽車風水》的欄目,我們定期在每週五播出,專門請了一個臺灣的風水大師,我們告訴大家你即將買的這台車,或者你已經有的這台車跟你的生辰八字合不合,你應該買什麼顏色的車。結果不小心你買的這個車跟你的生辰八字不符,車裡應該掛一個葫蘆還是掛一把剪刀。我們把看似毫不相關的風水主題跟汽車做了結合,它的效果也顯而易見,未來我們可能會開一個電商,專門售賣開光符,當然最直接的就可以增很多的粉絲,沒准還能從星座裡面弄點粉絲過來。這是我們一個IP多樣化的節目。

還有我們剛才講了新浪移動,剛才杜總也說了新浪移動主要圍繞著在新聞用戶端的資源,這個非常重要。發佈過程當中我們有一個公式,數量×品質×發佈平臺等於總分,我們發現發佈平臺是成本最小的拉分項目,如果你的平臺越多,我們的總分就越高。所以我們讓大家多發一些平臺,視頻門戶可以保證大家節目的娛樂屬性,增加粉絲。垂直平臺有助於我們增加本身節目產品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頭條類的產品流量不依託於粉絲數,所以它可以很好的幫大家在節目上做衝量和導流的節目。我們新浪V計畫也可以幫大家打造不同節目的榜單,所以也會得到新浪上傳方面的扶持。

回到現實,有相當一部分的自媒體會發現在這個領域當中拼殺的時候最大的硬傷是成本,作為MCN的機構,也就是我們目前做的事情,我們希望大家只做藍色的最專注的事情,就是你們在本行業的專業性,你們去考慮高節目應該怎麼做好,剩下的由MCN的經濟公司幫你們包辦,從節目的包裝、後期的剪輯,到多平臺的發行、互動的推廣、運營、行銷,到最後的變現,這些應該是由MCN的經濟公司幫你做,我們講的是託管格式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服務我們可以把周播變成日播,現在我手裡單一節目年的銷售額流水大概是300萬到1000萬之間。

歸納來說一個MCN可以帶給大家的首先就是資訊的對稱,很多PC不懂客戶,也不太懂用戶,我們會把這種經驗告訴大家。我們會把不同行業的粉絲資源貢獻給大家,最重要的是獲取流量,我們現在談合作不是手裡拿著一個帳號了,我們通常是拿著50個到100個節目帳號,直接拎包入住平臺,所以我們會拿到平臺上最有利的資源扶持。通過這種跨領域的協作,我們可以讓一個普通的垂直大V接到更多跨領域的案例,變成綜合大V。

我們自己作為MCN可以提供的是方法、資源、思路、線索,我相信在座的才是未來所有的大V的同學們,整個的短視頻自媒體的春天需要我們一起去擁抱。所以最後我用一句很俗氣的廣告詞結束今天的分享,就是你好我也好。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