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農民挖到一塊金玉璽,證實為中國冊封,日本專家被打臉!

日本雖說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但他們自上而下就是不願意承認。 甚至當日本著名歷史學家杉山正明第一次讀《遼史》時, 當讀到“日本國來貢”的記載時, 充滿了憤懣的情緒, 視此為極大的恥辱。

但, 真正的歷史是不容抹去的。 接下來的一件事證明了一切。

1784年, 日本福岡志賀島上的兩個農民, 秀治、喜平在挖掘水田水溝時發現一塊金印, 上面還有篆字, 他倆當然不認識。 兩位農民慌了, 於是趕忙把金印交給當地的領主黑田付白金。 黑田的後人將金印上交給了福岡博物館。

經博物館鑒定, 此金印長2.3釐米, 印臺高約0.9釐米, 臺上附蛇形鈕, 通體高約2.2cm, 底下刻著五個字“漢委奴國王”。 “委奴”指的當然是古代的日本, 也就是說, 當時的委奴國王向大漢天子稱臣, 接受大漢朝天子的冊封。

對此, 《後漢書》還有相關記載, “建武中元二年, 倭奴國奉貢朝賀, 使人自稱大夫, 光武賜以印綬。 ”但一些日本學者極力反駁, 說金印可能是偽造的。

1956年, 雲南省晉甯縣石寨出土了一枚金印, 上面有四個字“滇王之印”。 1981年, 揚州市邗江縣發現“廣陵王印”, 這枚印章的製作時間與“漢委奴國王”相差一年, 無論是印章的造型, 還是刻字, 完全是同一風格!至此, 日本學者不得不承認一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