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若你把婆婆當成媽,你就輸啦!

1

結婚前, 許多婆婆都信誓旦旦地表示:“我會把兒媳當作女兒看!”

而大部分女孩也會在這樣溫情脈脈的攻勢下羞答答地表示自己也會把婆婆當成親媽來孝順。

大紅的喜字貼上門,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新人下跪奉茶, 那個沒在一起生活過幾天的阿姨, 瞬間就成了你的媽。

我的閨蜜唐豆豆滿懷著要做一個滿分媳婦的美好心願, 親親熱熱地一連喊了好幾聲媽媽。 老太太喜笑顏開, 不知從哪兒摸出一條金項鍊, 歡歡喜喜地戴在了她細白的脖頸上。 完了還親熱地吻吻兒媳的額頭, 洋氣又慈愛。

可蜜月期剛過完, 豆豆便開始倒苦水, 原因是婆婆做菜開始放辣椒, 口味也越來越重。 她在飯桌上撒嬌, 婆婆竟然不咸不淡回了一句:“一個從不做家務的人要求怎麼那麼多啊?”

豆豆嘴巴張了張, 辯駁的話卻梗在喉間, 草草扒了兩口回房間。 自己生了一通悶氣, 正準備出去上廁所, 又聽見客廳裡打電話的婆婆親熱問道:“你想吃什麼呀?清燉獅子頭?好啊好啊, 媽媽這就去買菜。 ”

電話那頭是豆豆的小姑子, 已經結婚, 每週固定一天來吃飯。 這時的婆婆總會提前請示女兒預備菜單, 煎炒燉煮忙得不亦樂乎。 豆豆心裡不是滋味,

在群裡跟我們吐槽:“說好的把我當女兒看呢?說好的做彼此的天使呢?都是騙人的!”

我們紛紛安慰, 只有娜姐不客氣地回了一句:“她本來就不是你媽!期待值別那麼高, 就不會那麼失望啦。 ”

豆豆沉默下來, 我也趁機思考了一下婆媳相處這個千古難題, 然後我得出一個結論:

真把婆婆當成媽的女人都是大傻瓜。

2

媽媽是什麼?

她是把你帶到世上的那個人,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你和她有天然的血脈相連, 發自肺腑的愛是刻進基因的深情密碼。 所以她可以無限度容忍你的任性甚至胡鬧, 因為她愛你。

婆婆是什麼?

她是老公的母親, 和你原本是茫茫人海中的陌生人, 因為共同愛著一個男人而喊了她一聲媽。 本質上, 你們只是住在一起的兩個不太熟的女人而已。 當然, 也不排除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深似海。

母女是血緣關係, 婆媳卻是一種社會關係。 前者只需天然的情感流露即可相安無事, 後者考驗的卻是百轉千回的情商較量與博弈。

換句話說, 對待婆婆是需要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的,

尤其是在初初成為兒媳的那段時光裡, 對媽媽的那套撒嬌使小性子千萬別用在婆婆身上。 也別期待著婆婆會對你噓寒問暖, 把你寵成嬌滴滴的小公舉。

因為她沒有義務也沒有心思去包容一個小女孩的矯情與任性, 在她眼裡, 你是一個妻子,要與她的兒子並肩而立,共同撐起下半生的風風雨雨。

一個女孩成為妻子的使命與責任,婆婆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因為她也深愛著你在茫茫人海中選中的那個男人,可能比你愛得還要深。

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話說,一個老太太,生有一兒、一女。

老太太去女兒家住了一個月,回來後,鄰居問:你女婿怎麼樣啊?

老太太眉開眼笑地說:我女婿可好了,在家洗衣作飯,啥事兒都不用我女兒幹。我女兒看電視,還洗好水果端過來。喝水,我女兒都不用起身,招呼一聲就拿過來。

老太太又去兒子家呆了一個月。回來後,鄰居問:你兒媳婦怎麼樣啊?

老太太說:“這兒媳婦真不象話,在家不洗衣不作飯,只知道吃。看著電視,還要兒子洗水果端過去。喝個水,都不會自己站起來倒,喊我兒子倒水端過去!”

看到沒?情感的天平永遠傾向於血濃於水,同樣的事情,女兒做了是命好有福,兒媳做了就是大逆不道。你還敢以女兒自居嗎?

3

如果不把婆婆當成媽,那該怎麼和她相處呢?

那位一針見血的娜姐,開始現身說法。她說:“首先你要對婆婆保持尊重,滿懷感恩之心。”

因為她生養了你的丈夫,沒有她的辛苦付出,就沒有你遇見並擁有的那個男人。但這並不代表你們可以親密無間,婆媳的相處之道,重在拿捏得當的分寸感和距離感。

娜姐第一次去見未來公婆,按照地方風俗認真備好禮品。到了婆家彬彬有禮,卻不會挽著婆婆的手噓寒問暖,全程只以得體的微笑來應對。婆婆看得出她的疏離,便也沒表現出太多的熱情洋溢,雙方都沒懷著太高的期望值,所以婚後住到一起,彼此也都是客客氣氣的。

可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兩個女人,日子久了自然也少不了磕磕碰碰。每當氣急敗壞怒火攻心時,娜姐總是一遍遍用“她沒有對你好的義務”來說服自己不去計較,也不與大姑子小姑子爭寵邀功,矛盾衝突避免了不少。

另一方面,娜姐卻要求自己恪守兒媳的責任,零花錢與四季的衣裳鞋襪從未短缺,碰了面總是和和氣氣地笑著。

開始或許是裝出來的,但老人家買帳,時間一長,彼此就都生出了些真正的理解和關愛,慢慢的也能一起買個菜逛個街了。可親密歸親密,對方的界限和底線她們都心知肚明,相處起來少了許多母女間的肆無忌憚。顧慮著彼此的看法和心思,才能好好約束著自己的言行舉止,相安無事了再慢慢培養感情。

婆媳關係的正確打開方式,或許就該是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介於媽媽和阿姨之間,有距離,但又不太遠。

4

一定有許多姑娘,在一腳踏進婚姻時滿懷著期待和盼望,盼著婆婆真的能將自己視如己出,寵愛有加。婆婆呢,自然也希望兒媳乖巧懂事,成為自己的貼心小棉襖。

這些美好的願望,全都融在了兩句話裡:

“我會把兒媳當女兒來疼愛。”

“我會把婆婆當親媽來孝敬。”

熱熱鬧鬧的婚禮一結束,關起門來的日子卻事與願違。不排除有婆媳親親熱熱的可能,但大部分家庭裡的老少兩個女人都會在雞毛蒜皮裡背道而馳漸行漸遠,一不小心就會勢如水火。

因為她們在這段關係開始的最初,就寄予了過高的期望。希望越大,失望往往就越大。中國的大部分婆媳矛盾,其實正是期待值與現實落差造成的情緒崩潰與爆發。

世上少有天生的惡婆婆,也少有天生的凶媳婦。只是兩個人因為身份上的牽扯,會不知不覺多了許多正當或不正當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都在“情同母女”這四個字的解釋下變得合情合理……所以我們失望、沮喪、暴怒。

可我們忘記了,婆婆沒生養過兒媳,兒媳也尚未孝敬婆婆。人海茫茫裡驟然被命運拉攏到一起的兩個女人,磨合起來並不見得比一對戀人容易多少啊。所謂的情同母女其實只是一句點到為止的客氣話,你若當了真,往後多的是失落、沮喪甚至怒氣衝天。

一路慢慢地走吧,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無需用力過猛,也不要敷衍了事。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力是相互作用的,愛也是相互作用的,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和婆婆在共同經歷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後,會自然而然地靠攏走近,活成一對親熱母女的模樣。

一段健康良好的關係,講究的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聰明的姑娘,請降低你的期望值,正確看待這位從天而降的媽媽。

你是一個妻子,要與她的兒子並肩而立,共同撐起下半生的風風雨雨。

一個女孩成為妻子的使命與責任,婆婆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因為她也深愛著你在茫茫人海中選中的那個男人,可能比你愛得還要深。

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話說,一個老太太,生有一兒、一女。

老太太去女兒家住了一個月,回來後,鄰居問:你女婿怎麼樣啊?

老太太眉開眼笑地說:我女婿可好了,在家洗衣作飯,啥事兒都不用我女兒幹。我女兒看電視,還洗好水果端過來。喝水,我女兒都不用起身,招呼一聲就拿過來。

老太太又去兒子家呆了一個月。回來後,鄰居問:你兒媳婦怎麼樣啊?

老太太說:“這兒媳婦真不象話,在家不洗衣不作飯,只知道吃。看著電視,還要兒子洗水果端過去。喝個水,都不會自己站起來倒,喊我兒子倒水端過去!”

看到沒?情感的天平永遠傾向於血濃於水,同樣的事情,女兒做了是命好有福,兒媳做了就是大逆不道。你還敢以女兒自居嗎?

3

如果不把婆婆當成媽,那該怎麼和她相處呢?

那位一針見血的娜姐,開始現身說法。她說:“首先你要對婆婆保持尊重,滿懷感恩之心。”

因為她生養了你的丈夫,沒有她的辛苦付出,就沒有你遇見並擁有的那個男人。但這並不代表你們可以親密無間,婆媳的相處之道,重在拿捏得當的分寸感和距離感。

娜姐第一次去見未來公婆,按照地方風俗認真備好禮品。到了婆家彬彬有禮,卻不會挽著婆婆的手噓寒問暖,全程只以得體的微笑來應對。婆婆看得出她的疏離,便也沒表現出太多的熱情洋溢,雙方都沒懷著太高的期望值,所以婚後住到一起,彼此也都是客客氣氣的。

可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兩個女人,日子久了自然也少不了磕磕碰碰。每當氣急敗壞怒火攻心時,娜姐總是一遍遍用“她沒有對你好的義務”來說服自己不去計較,也不與大姑子小姑子爭寵邀功,矛盾衝突避免了不少。

另一方面,娜姐卻要求自己恪守兒媳的責任,零花錢與四季的衣裳鞋襪從未短缺,碰了面總是和和氣氣地笑著。

開始或許是裝出來的,但老人家買帳,時間一長,彼此就都生出了些真正的理解和關愛,慢慢的也能一起買個菜逛個街了。可親密歸親密,對方的界限和底線她們都心知肚明,相處起來少了許多母女間的肆無忌憚。顧慮著彼此的看法和心思,才能好好約束著自己的言行舉止,相安無事了再慢慢培養感情。

婆媳關係的正確打開方式,或許就該是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介於媽媽和阿姨之間,有距離,但又不太遠。

4

一定有許多姑娘,在一腳踏進婚姻時滿懷著期待和盼望,盼著婆婆真的能將自己視如己出,寵愛有加。婆婆呢,自然也希望兒媳乖巧懂事,成為自己的貼心小棉襖。

這些美好的願望,全都融在了兩句話裡:

“我會把兒媳當女兒來疼愛。”

“我會把婆婆當親媽來孝敬。”

熱熱鬧鬧的婚禮一結束,關起門來的日子卻事與願違。不排除有婆媳親親熱熱的可能,但大部分家庭裡的老少兩個女人都會在雞毛蒜皮裡背道而馳漸行漸遠,一不小心就會勢如水火。

因為她們在這段關係開始的最初,就寄予了過高的期望。希望越大,失望往往就越大。中國的大部分婆媳矛盾,其實正是期待值與現實落差造成的情緒崩潰與爆發。

世上少有天生的惡婆婆,也少有天生的凶媳婦。只是兩個人因為身份上的牽扯,會不知不覺多了許多正當或不正當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都在“情同母女”這四個字的解釋下變得合情合理……所以我們失望、沮喪、暴怒。

可我們忘記了,婆婆沒生養過兒媳,兒媳也尚未孝敬婆婆。人海茫茫裡驟然被命運拉攏到一起的兩個女人,磨合起來並不見得比一對戀人容易多少啊。所謂的情同母女其實只是一句點到為止的客氣話,你若當了真,往後多的是失落、沮喪甚至怒氣衝天。

一路慢慢地走吧,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無需用力過猛,也不要敷衍了事。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力是相互作用的,愛也是相互作用的,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和婆婆在共同經歷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後,會自然而然地靠攏走近,活成一對親熱母女的模樣。

一段健康良好的關係,講究的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聰明的姑娘,請降低你的期望值,正確看待這位從天而降的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