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瑤族舞曲》故鄉在哪?不是雲桂黔,而是廣東!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羅艾樺

《瑤族舞曲》的故鄉在哪裡?相信很多人的回答, 會是廣西, 或是貴州、雲南。 但如果告訴你, 《瑤族舞曲》發源於廣東,

你會不會很意外?沒錯, 《瑤族舞曲》的故鄉在廣東連南, 一個距廣州只有200多公里的瑤族自治縣。

“會走路就會跳舞, 會說話就會唱歌”。 每年農曆十月十六盤王節的“耍歌堂”, 是連南瑤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據《廣東新語》載, 歲仲冬十六日, 蓋田野畢也, 諸瑤至廟為會, 名曰耍歌堂。 是時, 九響銃炮一放, 浩浩蕩蕩的隊伍由祭儀主持者先生公帶領, 羅傘和竹幡隊緊隨其後, 繼而是長鼓隊、牛角隊、銅鑼隊、嗩呐隊、歌舞隊等, 一路鼓角喧天, 歌舞不休。

著名作曲家劉鐵山正是親歷1951年油嶺“耍歌堂”盛會後, 才創作了《 瑤族長鼓舞歌 》。 之後, 另一位元作曲家茅沅將其部分主題改編為管弦樂, 宣告中國管弦樂作品的經典——《瑤族舞曲》橫空出世。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著名指揮家彭修文進一步將其移植為民族管弦樂合奏, 使之在藝術風格特別是表現少數民族氣質等方面更具特色, 至今盛演不衰。

月光下, 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走過春天, 走過四季, 唯有思念和哀怨縈繞心底;伴隨著篝火堆的劈啪聲和長鼓隊的嘣嘣聲, 正在慶祝豐收的好姐妹、小夥伴發現了, 紛紛跑過來想慰問她, 可是欲言又止;還是一起唱吧、跳吧, 生活多美好, 且行且珍惜;這時, 村裡的鼓王、舞王、歌王、牛角王、嗩呐王也都來啦, 最後全場匯成歡樂的海洋......

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村。 劉磊 攝

走進連南縣油嶺村——《瑤族舞曲》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 記者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優美的旋律、熱烈的場景、滿腹的酸楚與虔誠的祝福。

油嶺村位於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東北部, 是一個具有濃厚排瑤傳統文化底蘊的村寨, 轄古寨、河坑、陳貴、東昂東、海公東、大陂坑、大陂坪、道灣、森木間、樣東10個自然村, 總人口936戶3175人。

其中, 始建于隋唐末期的古寨, 在漫長歲月中創造並傳承著“耍歌堂”、“長鼓舞”、“優嗨歌”等一大批被譽為“民族活化石”的遠古民俗文化。

“瑤族耍歌堂”、“瑤族長鼓舞”更是問鼎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油嶺也先後獲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村落”,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採訪基地”等稱號。

在油嶺村, 男女老少都是唱歌能手。 劉磊 攝

據老支書唐十斤介紹, 一直以來, 村裡都十分重視文化傳承, 光是歌舞隊就有三支。 一支是“民間歌舞隊”, 由村委組建, 以傳統歌舞為主。 一支是油嶺學生表演隊, 分小學隊和中學隊, 每個學期都會組織文藝匯演。 還有一支是“業餘歌舞隊”, 以外出人員為主。

這三支隊伍中, 要說演出頻率和水準最高的, 還是村裡的“民間歌舞隊”。 他們平常以村旁一溶洞“鴛鴦洞”為天然舞臺, 自編自導《盤古歌》、《敬酒歌》、《瑤族婚俗》等, 深受來賓和遊客的歡迎, 而且走出國門, 走向世界。

長鼓舞的傳承者唐橋辛二公, 人稱“鼓王”, 還當場為記者一行奉上了一場精彩演出。 他雖已年屆八十, 動作仍不失粗獷、奔放、雄勁、灑脫, 充分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令人稱奇的是,充滿喜慶的瑤族長鼓舞背後,還深藏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排瑤有個勤勞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一天,他救了一位下凡不能及時返回天宮的仙女,名叫房莎十三妹。兩人一見鍾情,結為夫婦。

玉帝知悉後,下令雷公率天兵下凡,逼十三妹回天宮。迫于無奈,十三妹只好隨天兵返回天宮。臨別時,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農曆十月十六日那天,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能夠像鷹一樣飛上天。

冬比記住了十三妹的話,翻越了九十九座山,涉過了九十九條河,來到南山,找到琴樹,做成長鼓,終於飛上天與十三妹幸福團圓。

採訪期間,正碰上兩位來自深圳的規劃師。原來,2016年年10月,連南縣與中電建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等友好協商,決定利用PPP模式,打造油嶺生態旅遊特色小鎮,以此為起點推動連南全域旅遊發展。

同時,以油嶺村瑤族民居群為基礎,油嶺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也已全面啟動。此外,一部名為《汪嘟之戀》的電影(長鼓瑤語叫“汪嘟”)也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南方南工作室 羅艾樺)

充分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令人稱奇的是,充滿喜慶的瑤族長鼓舞背後,還深藏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排瑤有個勤勞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一天,他救了一位下凡不能及時返回天宮的仙女,名叫房莎十三妹。兩人一見鍾情,結為夫婦。

玉帝知悉後,下令雷公率天兵下凡,逼十三妹回天宮。迫于無奈,十三妹只好隨天兵返回天宮。臨別時,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農曆十月十六日那天,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能夠像鷹一樣飛上天。

冬比記住了十三妹的話,翻越了九十九座山,涉過了九十九條河,來到南山,找到琴樹,做成長鼓,終於飛上天與十三妹幸福團圓。

採訪期間,正碰上兩位來自深圳的規劃師。原來,2016年年10月,連南縣與中電建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等友好協商,決定利用PPP模式,打造油嶺生態旅遊特色小鎮,以此為起點推動連南全域旅遊發展。

同時,以油嶺村瑤族民居群為基礎,油嶺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也已全面啟動。此外,一部名為《汪嘟之戀》的電影(長鼓瑤語叫“汪嘟”)也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南方南工作室 羅艾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