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可能要“放棄”T-50戰機,印度這次又要“淚奔”了

T-50作為俄羅斯開發的新一代戰機, 近幾年受俄羅斯軍費下降和研發經費的困擾, 不僅進度延緩, 連裝備計畫也大打折扣。 繼俄羅斯將T-50在2020年前的計畫裝備數量由50架降到12架後, 近日又傳出不好的消息。 據軍事專家普耶洛夫斯基稱, 俄羅斯內部人士稱, 俄羅斯準備將T-50“凍結”, 現在先用蘇-35頂著, 2030後再開發一款5.75代戰機。 另據博主“本愚”在俄羅斯航太集團公司參觀時的消息, 俄設計局不少新生代設計師認為, 俄現在不需要T-50這樣“預設定功能”的飛機, 費效比太低, 需要的是蘇35這樣的高費效比戰機。

可能要被“凍結”的俄羅斯T-50戰機

不知印度知道這個消息後會是什麼感覺, 估計又要淚奔了。 印度和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國, 一直以中國為目標。 同中國一樣, 印度也一直在努力發展本國的軍工業, 奈何眼光太高, 實幹不足。 印度國產的LCA輕型戰鬥機的服役道路漫長而坎坷,

性能還達不到要求。 對於更新一代的重型戰機來說, 印度只能求助於他國。

印度較早就開始投資俄羅斯新一代的T-50戰機, 以期以後能共用技術, 並以T-50為基礎, 讓俄羅斯研發出印度版本的FGFA戰機。 可惜的是, 俄羅斯自身研發能力受經費等各種原因在逐漸降低, 在新一代戰機研製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不僅發動機還是使用裝載在蘇-35戰機上的3代改進型的117型發動機, 在戰機隱身方面也令人十分的不滿意。

俄羅斯T-50戰機仰視圖

無論是從T-50顯得粗糙的製造工藝、相對“直通”的能看見部分發動機扇葉的進氣道、兩進氣道間的巨大凹腔, 還是從機頭座艙蓋等細節看, T-50的隱身性能都難以使人滿意。 即使是俄羅斯自己也稱T-50的雷達反射面積(RCS)大概在0.3-0.5㎡, 而美國人宣稱的F-22的RCS則為0.0065㎡。 所以很多人把T-50戲稱為“拍扁了的蘇-27”。

隱身性能是新一代戰機最關鍵的性能, 也是區別于現有戰機的本質性性能。 隱身對現代空戰帶來的意義是革命性的, 而一款隱身不好的戰機, 顯然會大大影響實際作戰效能。

從航電角度看, 俄羅斯在蘇-35上充分驗證了一把新一代航電, 使得蘇-35在航電上和T-50的差別並不是很大, 一直開發到2015年才算成為完全體。

俄羅斯蘇-35戰機座艙

俄羅斯T-50戰機的座艙

在航電系統組成上, 無論是機頭側面雷達, 襟翼雷達, 蘇-35與T-50都基本相同。 雖然T-50的機頭雷達換成了有源相控陣, 但由於T-50機頭較小, T/R單元數量只有1500多, 明顯小於F-22和中國殲-20的約2000個T/R單元的數量。 這使得T-50在探測性能上對蘇-35並無什麼優勢。 在發動機方面, 蘇-35用的是117S發動機, T-50用的是117型發動機, 推力相差很小, 都是向量推力, 在機動性方面兩者也沒多少差距。

相對於T-50來說,蘇-35技術成熟,價格便宜,適宜大量裝備。而T-50,俄羅斯將其少量服役以測試驗證,等技術有更多發展時,再發展一款新的戰機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這裡面比較悲劇的可能就是印度了。T-50是印度基本唯一的新一代戰機的可靠來源,印度這邊準備了大堆的美元準備投入到FGFA的研發上,結果現在俄羅斯說,我這邊準備不玩了,你給我錢,我給你研發。。印度估計只能無語凝噎了。

目前已經傳出因技術轉讓糾紛問題,印度拒絕投資的消息了。可問題是,除了繼續投資FGFA,印度還有其他選擇嗎?估計再拖一拖,印度還是得妥協。

作者:晨曦

相對於T-50來說,蘇-35技術成熟,價格便宜,適宜大量裝備。而T-50,俄羅斯將其少量服役以測試驗證,等技術有更多發展時,再發展一款新的戰機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這裡面比較悲劇的可能就是印度了。T-50是印度基本唯一的新一代戰機的可靠來源,印度這邊準備了大堆的美元準備投入到FGFA的研發上,結果現在俄羅斯說,我這邊準備不玩了,你給我錢,我給你研發。。印度估計只能無語凝噎了。

目前已經傳出因技術轉讓糾紛問題,印度拒絕投資的消息了。可問題是,除了繼續投資FGFA,印度還有其他選擇嗎?估計再拖一拖,印度還是得妥協。

作者:晨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