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我們的家園在日益衰老,我們來看一下我們要承受的後果

國路易斯安那州昆貝斯島 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漏油事件中, 2億加侖石油流入墨西哥灣, 薩爾托雷記錄了沿海生態系統遭到的破壞。

“你能看到生命不斷消逝。 ”教區工作人員P.J.哈恩說, 他救起了這只滿身油污的褐鵜鶘。

婆羅洲沙撈越 2008年。 鳥瞰的視野向我們展現出環境破壞的鐵證, 公路和梯田將生物多樣性抹殺, 只留下一個物種:油棕。 由於棕櫚油可帶來豐厚利潤, 因此人們大量種植,

導致油棕林的面積達到瑞士國土那麼大。

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 2011年。 這只被刺網困住的長尾鯊註定難逃厄運。 魚翅在亞洲被視為美味, 人們為獲取魚翅, 每年要獵殺大約4000萬條鯊魚。 這種不可持續的做法引起人們的關注, 已有一些國家下令禁止魚翅貿易。

冰川如同野獸。 工業化之前的年代裡, 我們像懼怕狼群一樣地害怕冰川——而冰川比狼群還要兇猛, 因為它會吞噬整個村莊。 19世紀末, 冰川已成為旅遊勝地, 在瑞士, 經由貝維德雷酒店旁每年夏天挖出的通道, 可到達羅納冰川腹地。 那時候, 我們也已經開始創造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裡終有一天將無法容納冰川。 但就現在而言, 這些野獸仍然存在。

它們(曾經)統治世界。 兩萬年前, 瑞士是一片冰的海洋, 只有阿爾卑斯山如島嶼般突出在冰面之上。 19世紀時, 這一冰期的餘波再次小規模翻湧, 那時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小冰期”末期。

一張1849年由銀版攝影法拍攝的照片中顯示, 羅納冰川的末端延伸至比現在海拔低500米的地方。

它們處境堪憂。 世界逐漸變暖, 冰川需要隨之尋找平衡:找到一個合適的海拔與體積標準, 讓上方增長的雪量與下方融化的冰體相持衡。 “冰川在努力適應氣候,但不是那麼容易。”胡斯說。各地氣候間有差異,再加上座座冰川各自獨立奮戰,所以地球上有少數幾座冰川體積仍在增長——但只有幾座而已,而阿爾卑斯山中一座也沒有。過去的一百年裡,阿爾卑斯山的冰川融化了一半,融水足以灌滿全瑞士的湖泊。而據胡斯預測,到2100年,剩下的冰當中有80~90%也將消失。

“冰川在努力適應氣候,但不是那麼容易。”胡斯說。各地氣候間有差異,再加上座座冰川各自獨立奮戰,所以地球上有少數幾座冰川體積仍在增長——但只有幾座而已,而阿爾卑斯山中一座也沒有。過去的一百年裡,阿爾卑斯山的冰川融化了一半,融水足以灌滿全瑞士的湖泊。而據胡斯預測,到2100年,剩下的冰當中有80~90%也將消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