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招了,簽工作!小心用人單位三方協定這些坑!(三)

今天繼續昨天的盤點, 錯過昨天的小夥伴關注aliquis有人科技就可以在“關注”裡面找到我們的推送列表, 看看昨天的推送, 別被坑咯!

在大學畢業時就知道找到工作簽了三方就行了, 其實你不知道事情還多著呢, 很多人只有碰到了才知道, 可有時為時已晚。 自己也是親身經歷了這些, 分享給大家吧, 如果覺得有用就盡情的轉吧。

注:以下內容基本都是網上已有的, 如果對以上的關鍵字還是不能理解, 就去自己查或問人才服務中心吧及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

先說幾個案例:

1.

我是07年畢業的, 當時還沒有確定工作, 所以當時的戶口和檔案都被打回原籍了。 派遣證上寫的是湖北畢分辦, 但是由於我人已經在深圳找到工作了, 就沒有把派遣證給寄回去, 現在都已經過期了。 我在走之前有先跟學校簽好協力廠商協議, 並且已經蓋好章了。 請問我需要怎麼做才可以順利進行幹部身份轉正啊?

答:你的幹部身份已經丟失了。

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定, 拿回學校, 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 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導, 就此開始計算工齡, 而你也就擁有了幹部身份(每年基本6月25日畢業, 所以6月18日前必需將三方交到學校)。

派遣證(報到證):

派遣證一式兩份, 一份是派遣證, 另一部分是報到證。 派遣證在你畢業後將放入你的檔案, 由國家直接打到你的單位(檔案屬國家機密, 不允許個人持有。 如果你的用人單位擁有檔案保存資格那麼你的檔案就放在單位, 如果沒有, 那單位會掏錢將你的檔案放在人才市場類的檔案保存處。 你過你沒工作, 那你的檔案就直接打回原籍)。

而報到證則交由你手自行保管。 在這裡必須要重點說的是, 很多人在畢業後沒多久就把報到證丟了, 而當若干年後單位希望將你提幹要求出示報到證時, 很多就沒有了, 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開證明, 這時的證明可就沒那麼好開了, 所以還是勸君保管好。

派遣證就是你大學生幹部身份的證明, 假如某天你被提幹時, 這個就是你可以被提幹的證明, 因為你是幹部身份。 否則你就不能被提, 因為你是工人。

2

小洪, 33歲, 在杭州一家裝飾裝潢設計所工作, 現面臨結婚登記, 在單位開具未婚證明後, 到上城區民政局填寫了《婚姻狀況登記表》。 民政局辦事人員在詢問小洪工作單位的有關情況後認為, 單位沒有人事權,

開具的未婚證明無效。 接著, 小洪來到戶口所在的采荷街道, 街道以檔案不在街道為由不予開具。 大半年時間過去了, 小洪結婚的事卻仍未辦妥……

小裘是學建築的, 本科畢業後在一家民營企業工作了三年, 後來跳槽到一家事業單位, 這時他發現自己還沒有拿到初級職稱, 而與他同時畢業的人都快評上中級了……

小張大專畢業後在杭州找到一份工作, 由於不具備留杭條件, 他瀟灑地置戶口、檔案於不顧, 先工作了再說。 賣命地工作兩年, 想要出國進修時, 這才發現自己找不到人事主管部門進行政審……

隨著就業、落戶政策的進一步寬鬆, 就業手續的不斷簡化, 有許多畢業生更關注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而對就業中牽涉到的戶口、檔案等問題漠不關心,

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正文: 比較亂, 基本就是截取, 但是肯定有用!

(一)

★關鍵字一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書》是為了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 經協商後簽訂的協定。 在以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學生就業按就業協議來辦理, 《就業協議書》在整個就業計畫中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嚴肅的。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 就業市場的進一步放開, 大量新的問題湧現出來, 如簽了就業協議書, 畢業生卻不去報到;或是簽了就業書, 等到畢業時, 該單位因種種原因不存在了;還有的學生簽了就業協議書, 但報到後發現單位的情況和他的想像有較大的差距, 提出解約,如果單位不同意解約就一走了之,等等——就業協議書的約束力雖在減弱,但國家教育部仍在使用,它在就業中還在發揮著一定作用,所以,在實際過程中還是要注意正確使用好《就業協議書》。

學校是憑《就業協議書》來派遣畢業生的。學校依據《就業協議書》的內容開出《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戶口遷移證》,同時轉移學生檔案。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之前上交《就業協議書》,學校再以《就業協議書》為依據進行派遣,如果超過這一時限,學校會把學生的關係和檔案一併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學生必須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戶條件。以杭州為例,本科以上學歷、大專學歷緊缺專業或具備其他特殊條件的畢業生可進杭落戶。有那麼一部分學生,雖已在杭找好工作,但本人並不符合進杭落戶條件,這樣就容易出現戶口落不下來,變成“口袋戶口”的情況。

如果你不符合進某個城市的落戶條件,又想進這個城市工作,可以先將關係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戶,到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檔案,然後出來工作,等條件成熟以後再辦理人才引進相關手續。這樣,你就不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出國政審、考研證明、結婚證明等沒地方去辦理。

★關鍵字二報到證

報到證的作用:

1、到接收單位報到的憑證;

2、證明持證的畢業生是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畫的學生;

3、幹部身份證明;

4、憑報到證以及其他有關材料辦理戶口手續。

從省人才交流中心實際接觸的情況來看,第四點是最重要的,所以報到證千萬不能丟失。

★關鍵字三戶口遷移證

大學生進高校讀書時,戶口會從原籍遷到學校,但戶籍放在學校是臨時性的,畢業後都應該遷出。戶口遷移證是學生畢業時其戶口從學校所在地派出所遷出的證明,不能丟失。不管畢業生到哪裡,都要在規定時間內把戶口落下來,不要把《戶口遷移證》一直放在口袋裡。

★關鍵字四檔案

真正能證明你學習經歷的就是你的檔案。檔案裡面有你各個時期的學籍卡、成績單、各方面的評語、獲獎證明,還有黨團材料等。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複製,畢業生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檔案。 根據以往的經驗,最好是將檔案轉遞給各級人才交流機構保管,因為他們是管理檔案的專門機構。檔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既安全又方便。在這裡,提醒大家在檔案轉遞時要注意幾點:

1、在沒有搞清楚用人單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權之前,不要把檔案轉入這個單位,應該把檔案轉遞到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省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碰到一些沒有檔案管理權的單位卻在接收檔案,個別單位甚至會把學生的檔案弄丟了,還有一些單位則為了防止畢業生“跳槽”,而將檔案扣住不放。

2、要詢問清楚用人單位的性質,如果是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他們或他們的主管單位是有人事管理權的,可以接收檔案。其他各類非公企事業單位、各類民營機構是無人事管理權的,要通過人才交流中心來接收學生,學生的檔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3、檔案的轉遞是有規定程式的,在離開學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檔案在什麼時間被轉到哪個地方去了。

因為在現階段,主管學生分配的單位還沒有統一,各個城市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在人事局,有的下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有的是在教育局,還有的城市成立了專門的分配辦等等。而且檔案轉進轉出比較麻煩,最好做到一步到位。

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對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提供免費管理檔案兩年的服務。

★關鍵字五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多管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因年老、失業、生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的經濟補償,從而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項目,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如果你是到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一般來說不用過多去考慮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到私營企業、民營機構工作或被聘用到不占其行政編制的機關事業單位,你就得提出這個問題,至少要提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很多單位沒有為員工辦基本養老保險,這是違反《勞動法》的。畢業生應盡力爭取自己的權利,在暫時沒有工作的情況下也別忘了以個人名義參保。

除了以上列舉的問題外,你還會遇到其他問題。應屆畢業生最好到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委託辦理人事代理。一些畢業生在非公企事業單位工作多年以後,忽然發現自己的人事關係仍無著落;有的雖然與工作單位簽了勞動合同,但沒有到人才交流機構辦理有關手續,致使自己的工齡、檔案、保險等受到影響,職稱不能及時申報,各類證明如考研證明、出國政審等沒地方開具。這部分畢業生畢業時大都認為,只要有工作,管它什麼工齡、身份、檔案、保險都不重要;有的畢業生認為現在反正不包分配,也不到畢業生分配部門報到,有沒有人事關係也無所謂,到有一天需要某方面材料時,手忙腳亂,而且會造成許多損失。

★關鍵字六勞動合同

一般來說,畢業生在辦理報到手續後,就可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合同,也是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

現在使用的勞動合同一般是由勞動部門統一印製的格式合同,裡面的必備條款有:①勞動合同期限;②工作內容;③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④勞動報酬;⑤勞動紀律;⑥勞動合同終止條件;⑦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⑧雙方還可以協商約定勞動合同補充條款。其中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條款比較重要,因為《勞動法》規定雙方可以協商約定責任的認定、賠償的範圍、計算方法和承擔方式,用人單位提供的合同補充條款中常有這方面的約定,對這些,你心中要有數。

有些單位,包括一些事業單位(如醫院、學校等),為了保證畢業生在該單位長期工作,約定了很多提前解約的賠償條款,你務必認真對待。畢業生提前辭職的賠償責任不應當過高,一般不應當超過畢業生的年工資。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一般簽短期合同(一年)為好,待轉正定級後再簽中期或長期合同,這時,用人單位和你之間都已經相互瞭解了。

由於目前勞動力供需矛盾突出,就業壓力很大,很多單位在招收新員工時聲稱: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有異議就另謀高就。針對這些問題,畢業生應該記住兩點:

1、勞動合同中約定的試用期是包括在合同期限內的,而且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也就是說,不能以試用為由拒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有關於試用期的專門條款。

2、對那些為了自身利益,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在你的利益受到損害時,照樣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勞動部辦公廳關於“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要求經濟補償問題復函”[(1996)181號]中指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係後,用人單位故意拖延而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同時解除與勞動者事實勞動關係,勞動者因要求經濟補償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如果勞動者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予受理。也就是說,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係,在獲得賠償方面應一視同仁。

今天的內容由“應屆生論壇網友”旺仔主人提供,明天他將為大家提供更多資訊。

歡迎關注aliquis有人科技,為您提供更多新鮮原創資訊。

提出解約,如果單位不同意解約就一走了之,等等——就業協議書的約束力雖在減弱,但國家教育部仍在使用,它在就業中還在發揮著一定作用,所以,在實際過程中還是要注意正確使用好《就業協議書》。

學校是憑《就業協議書》來派遣畢業生的。學校依據《就業協議書》的內容開出《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戶口遷移證》,同時轉移學生檔案。一般學校會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之前上交《就業協議書》,學校再以《就業協議書》為依據進行派遣,如果超過這一時限,學校會把學生的關係和檔案一併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學生必須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戶條件。以杭州為例,本科以上學歷、大專學歷緊缺專業或具備其他特殊條件的畢業生可進杭落戶。有那麼一部分學生,雖已在杭找好工作,但本人並不符合進杭落戶條件,這樣就容易出現戶口落不下來,變成“口袋戶口”的情況。

如果你不符合進某個城市的落戶條件,又想進這個城市工作,可以先將關係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戶,到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檔案,然後出來工作,等條件成熟以後再辦理人才引進相關手續。這樣,你就不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出國政審、考研證明、結婚證明等沒地方去辦理。

★關鍵字二報到證

報到證的作用:

1、到接收單位報到的憑證;

2、證明持證的畢業生是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畫的學生;

3、幹部身份證明;

4、憑報到證以及其他有關材料辦理戶口手續。

從省人才交流中心實際接觸的情況來看,第四點是最重要的,所以報到證千萬不能丟失。

★關鍵字三戶口遷移證

大學生進高校讀書時,戶口會從原籍遷到學校,但戶籍放在學校是臨時性的,畢業後都應該遷出。戶口遷移證是學生畢業時其戶口從學校所在地派出所遷出的證明,不能丟失。不管畢業生到哪裡,都要在規定時間內把戶口落下來,不要把《戶口遷移證》一直放在口袋裡。

★關鍵字四檔案

真正能證明你學習經歷的就是你的檔案。檔案裡面有你各個時期的學籍卡、成績單、各方面的評語、獲獎證明,還有黨團材料等。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複製,畢業生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檔案。 根據以往的經驗,最好是將檔案轉遞給各級人才交流機構保管,因為他們是管理檔案的專門機構。檔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既安全又方便。在這裡,提醒大家在檔案轉遞時要注意幾點:

1、在沒有搞清楚用人單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權之前,不要把檔案轉入這個單位,應該把檔案轉遞到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省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碰到一些沒有檔案管理權的單位卻在接收檔案,個別單位甚至會把學生的檔案弄丟了,還有一些單位則為了防止畢業生“跳槽”,而將檔案扣住不放。

2、要詢問清楚用人單位的性質,如果是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他們或他們的主管單位是有人事管理權的,可以接收檔案。其他各類非公企事業單位、各類民營機構是無人事管理權的,要通過人才交流中心來接收學生,學生的檔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3、檔案的轉遞是有規定程式的,在離開學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檔案在什麼時間被轉到哪個地方去了。

因為在現階段,主管學生分配的單位還沒有統一,各個城市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在人事局,有的下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有的是在教育局,還有的城市成立了專門的分配辦等等。而且檔案轉進轉出比較麻煩,最好做到一步到位。

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對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提供免費管理檔案兩年的服務。

★關鍵字五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多管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因年老、失業、生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的經濟補償,從而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項目,具有強制性的特點。

如果你是到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一般來說不用過多去考慮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到私營企業、民營機構工作或被聘用到不占其行政編制的機關事業單位,你就得提出這個問題,至少要提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很多單位沒有為員工辦基本養老保險,這是違反《勞動法》的。畢業生應盡力爭取自己的權利,在暫時沒有工作的情況下也別忘了以個人名義參保。

除了以上列舉的問題外,你還會遇到其他問題。應屆畢業生最好到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委託辦理人事代理。一些畢業生在非公企事業單位工作多年以後,忽然發現自己的人事關係仍無著落;有的雖然與工作單位簽了勞動合同,但沒有到人才交流機構辦理有關手續,致使自己的工齡、檔案、保險等受到影響,職稱不能及時申報,各類證明如考研證明、出國政審等沒地方開具。這部分畢業生畢業時大都認為,只要有工作,管它什麼工齡、身份、檔案、保險都不重要;有的畢業生認為現在反正不包分配,也不到畢業生分配部門報到,有沒有人事關係也無所謂,到有一天需要某方面材料時,手忙腳亂,而且會造成許多損失。

★關鍵字六勞動合同

一般來說,畢業生在辦理報到手續後,就可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合同,也是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

現在使用的勞動合同一般是由勞動部門統一印製的格式合同,裡面的必備條款有:①勞動合同期限;②工作內容;③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④勞動報酬;⑤勞動紀律;⑥勞動合同終止條件;⑦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⑧雙方還可以協商約定勞動合同補充條款。其中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條款比較重要,因為《勞動法》規定雙方可以協商約定責任的認定、賠償的範圍、計算方法和承擔方式,用人單位提供的合同補充條款中常有這方面的約定,對這些,你心中要有數。

有些單位,包括一些事業單位(如醫院、學校等),為了保證畢業生在該單位長期工作,約定了很多提前解約的賠償條款,你務必認真對待。畢業生提前辭職的賠償責任不應當過高,一般不應當超過畢業生的年工資。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一般簽短期合同(一年)為好,待轉正定級後再簽中期或長期合同,這時,用人單位和你之間都已經相互瞭解了。

由於目前勞動力供需矛盾突出,就業壓力很大,很多單位在招收新員工時聲稱: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有異議就另謀高就。針對這些問題,畢業生應該記住兩點:

1、勞動合同中約定的試用期是包括在合同期限內的,而且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也就是說,不能以試用為由拒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有關於試用期的專門條款。

2、對那些為了自身利益,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在你的利益受到損害時,照樣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勞動部辦公廳關於“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要求經濟補償問題復函”[(1996)181號]中指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係後,用人單位故意拖延而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同時解除與勞動者事實勞動關係,勞動者因要求經濟補償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如果勞動者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予受理。也就是說,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係,在獲得賠償方面應一視同仁。

今天的內容由“應屆生論壇網友”旺仔主人提供,明天他將為大家提供更多資訊。

歡迎關注aliquis有人科技,為您提供更多新鮮原創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