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負卡食物”真的能越吃越瘦嗎

對現代人來說, 減肥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 總有人不斷挖空心思去尋找、創造各種減肥方法, 且盡是簡單易行不辛苦的。 這不,

網上又流傳出一種不挨餓就可以減肥的方法——多食用“負卡食物”。 儘管原理並不新鮮, 乍一聽“負卡”這個名詞卻讓愛美者精神為之一振。 到底負卡食物是否真的存在, 又能不能減肥呢?

什麼是“負卡“食物

負卡食物全名應該叫做負卡路里食物, 卡路里是熱量單位, 顧名思義, 就是食用了該種食物後, 不僅不會增加身體的熱量, 反而會降低體內的熱量, 從而使人不需額外運動達到瘦身目的。 據流傳, 負卡食物分兩種:

一種是本身所含熱量極低的食物, 比如蘋果、西柚、無糖香口膠等, 它們提供的熱量比咀嚼、吞咽、消化、吸收、運轉、排泄它們所需的還要少, 或是比一般食品更難粉碎處理, 身體需要使用更多的熱量才能提取它們所含的熱量;

另一種是指那些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和脂肪燃燒的食物, 比如乳酪、辣椒、可哥含量高的黑巧克力等, 食用後會增加機體的整體熱量消耗, 比該食物本身提供的熱量還多, 因此是負卡。

不難看出, 所謂的負卡食物並不是指其所含熱量小於零,

任何食物的卡路里數值都是按其營養成分計算的, 因此不存在熱量小於零的食物, 零卡的純水已經是最低的一種。 只不過對於身體來說, 由於食用了這類食物後獲得的能量少於消耗的, 才有了負卡一說。

理論上, 負卡食物越吃越耗能, 可以幫助我們燃燒體內多餘脂肪, 因此這個名詞一經提出, 就迅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商家馬上開發出多種產品, 宣稱能讓減肥提速三倍。

“負卡”是個偽概念

但是, 世上真的存在負卡食物嗎?

人的一舉一動, 大到跑步、游泳、攀爬, 小到呼吸、講話、眨眼, 都要消耗能量, 進食也不例外。 攝食過程中, 除了咀嚼、吞咽、排便等動作要消耗熱量外, 對食物中的營養素進行消化吸收及代謝轉化, 也需要消耗能量。

在營養學裡, 通常把這種因為攝食而引起的消耗稱為食物熱效應。

具體來說,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營養素, 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都是以大分子形式存在, 人體先必須將其分解成小分子才能消化吸收。 正如我們吃一碗飯, 要先咀嚼成較細的顆粒進入食道, 進而進入胃腸, 在消化系統裡會有各種酶將這些細小的食物顆粒進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如將澱粉分解成單糖、將甘油三酯分解成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等, 然後再通過腸黏膜細胞轉運入血液, 完成消化吸收等過程。 這些過程所引起的能量消耗就是食物熱效應, 又稱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 也就是負卡食物概念中所指進入體內後所需消耗的那部分熱量。

人類消化食物所耗的熱量與食物中的營養素種類有關。 三大營養素中, 消化蛋白質耗能最多, 也就是熱效應最強, 大約占該食物的20%~35%, 碳水化合物的熱效應取決於食物種類而有較大差異, 熱效應占5%~15%;脂肪熱效應最低, 大約只有5%左右。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 即使是消化起來最費勁的食物, 所需要的熱量也不會超過食物本身熱量的35%。 也就是說, 幾乎所有歸類為食物的東西, 扣除熱效應後身體還是能獲取一定能量的。

目前為止,學術界幾乎沒有任何關於負卡食物的提法,負卡食物的概念只出現在各大網路平臺上。有一本正式出版的書提到過負卡食物,但由於作者是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該書的觀點也受到人們的很多質疑和批評。

多吃不如多運動

既然食物消化的確要損耗能量,那世上到底有沒有食物熱效應大於它本身能量的情況存在呢?

純水幾乎是唯一的0卡食物,加上人體對其轉運的能耗,可算是最符合負卡概念的了,但熱量消耗也基本為0,因此人光喝水不進食、不活動的話也能存活很久。不少人以為無糖香口膠只耗能不供能,其實添加劑中也含有一定熱量,除非在其味道變淡後仍不斷地咀嚼幾小時,否則還是不能達到負卡的效果,如此簡單的瘦身甚至瘦臉法不過是商家的噱頭和買家的一廂情願。

一般來說,蔬菜中的茄子、甜菜根、西蘭花、豆芽、椰菜、蘿蔔、花椰菜、芹菜、白菜、綠豆、韭菜、生菜、黃瓜、菠菜、蘆筍、西葫蘆、萵筍、冬菇和洋蔥;水果中的蘋果、香蕉、櫻桃、紅莓、西柚、葡萄、芭樂、奇異果、荔枝、芒果、草莓、柳丁、桔子、柚子、木瓜、草莓;果仁中的椰子、松果、核桃等都可以列為低卡食物,不過比起這些食物自己攜帶的卡路里,身體消化它們所耗掉的卡路里還是微不足道的。

日常飲食結構中低卡食物占重比較大的話,的確可以因攝能不足燃燒體內脂肪,但這是在身體有運動的前提下,熱量才供不應求,才能達到減肥目的,光吃不動卻可以越吃越瘦、不用挨餓的食物並不存在。而且,長期只食用低卡食物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足及身體乏力,部分食物,如西蘭花等,較難消化,還會加重腸胃負擔,甚至損傷腸胃。所以沒有營養師會建議長期單獨食用這類食物來減肥,而應有選擇地與日常食物搭配。

大家之所以迷信負卡食物,主要是大多數人對負卡望文生義,不瞭解個中原理。其實,吃任何東西都要適度,在保持最佳熱量預算的前提下,控制每日飲食攝入量,再加以適量的運動,永遠是減肥的不二途徑。

壯士留步,戳進往期內容連結

目前為止,學術界幾乎沒有任何關於負卡食物的提法,負卡食物的概念只出現在各大網路平臺上。有一本正式出版的書提到過負卡食物,但由於作者是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該書的觀點也受到人們的很多質疑和批評。

多吃不如多運動

既然食物消化的確要損耗能量,那世上到底有沒有食物熱效應大於它本身能量的情況存在呢?

純水幾乎是唯一的0卡食物,加上人體對其轉運的能耗,可算是最符合負卡概念的了,但熱量消耗也基本為0,因此人光喝水不進食、不活動的話也能存活很久。不少人以為無糖香口膠只耗能不供能,其實添加劑中也含有一定熱量,除非在其味道變淡後仍不斷地咀嚼幾小時,否則還是不能達到負卡的效果,如此簡單的瘦身甚至瘦臉法不過是商家的噱頭和買家的一廂情願。

一般來說,蔬菜中的茄子、甜菜根、西蘭花、豆芽、椰菜、蘿蔔、花椰菜、芹菜、白菜、綠豆、韭菜、生菜、黃瓜、菠菜、蘆筍、西葫蘆、萵筍、冬菇和洋蔥;水果中的蘋果、香蕉、櫻桃、紅莓、西柚、葡萄、芭樂、奇異果、荔枝、芒果、草莓、柳丁、桔子、柚子、木瓜、草莓;果仁中的椰子、松果、核桃等都可以列為低卡食物,不過比起這些食物自己攜帶的卡路里,身體消化它們所耗掉的卡路里還是微不足道的。

日常飲食結構中低卡食物占重比較大的話,的確可以因攝能不足燃燒體內脂肪,但這是在身體有運動的前提下,熱量才供不應求,才能達到減肥目的,光吃不動卻可以越吃越瘦、不用挨餓的食物並不存在。而且,長期只食用低卡食物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足及身體乏力,部分食物,如西蘭花等,較難消化,還會加重腸胃負擔,甚至損傷腸胃。所以沒有營養師會建議長期單獨食用這類食物來減肥,而應有選擇地與日常食物搭配。

大家之所以迷信負卡食物,主要是大多數人對負卡望文生義,不瞭解個中原理。其實,吃任何東西都要適度,在保持最佳熱量預算的前提下,控制每日飲食攝入量,再加以適量的運動,永遠是減肥的不二途徑。

壯士留步,戳進往期內容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