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航天局防小行星撞地球測試任務進入設計階段

新華社華盛頓6月30日電美國航天局30日宣佈, 近日該機構批准“雙行星重定向測試”任務從概念進入初步設計階段, 這是美國航天局第一項驗證小行星軌道偏移技術的任務, 旨在提高地球防禦小行星撞擊的能力。

“雙行星重定向測試”英文首字母縮寫是DART, 計畫在2020年發射飛船, 撞擊一個雙小行星系統中較小的那顆小行星, 以改變它的軌道。

美航天局行星防禦官員林德利·詹森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將是美國航天局第一項驗證所謂動能撞擊器技術的任務, 即通過撞擊小行星改變它的軌道, 從而保衛地球不被潛在的未來小行星撞擊。

據美航天局介紹, 在太空中, 一個“雙胞胎”小行星系統可能會在2022年10月和2024年兩次以較遠距離飛近地球, 它將成為DART的試驗目標。

這個小行星系統中的“雙胞胎A”直徑780米, 組成成分與多數小行星一樣, 主要以矽質為主;“雙胞胎B”是這次試驗要撞擊的物件, 直徑為160米, 組成成分未知, 如它撞擊地球有可能造成區域性影響。

DART飛船大小與冰箱類似。 發射後, 它將利用船上的自動瞄準系統先瞄準“雙胞胎B”, 最終將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撞擊“雙胞胎B”。

美航天局專家們認為, “雙胞胎”小行星系統是此類撞擊試驗的“完美天然實驗室”。 “雙胞胎B”繞著“雙胞胎A”運轉, 因此“雙胞胎B”遭撞擊後, 科學家將較易通過地球觀測站觀測“雙胞胎B”繞“雙胞胎A”的軌道變化,

同時又保證這個小行星系統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不受試驗影響。

幾乎每天都有小行星撞向地球, 但絕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 那些尺寸較大、能撞到地面的小行星相當罕見。 但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

美航天局說, 直徑大於1公里的近地天體一直是它的重點觀測目標, 估計已發現約93%的此類天體。 而上述防小行星撞地球測試任務的目標是改變中等大小小行星的軌道, 這類小行星有可能造成區域性破壞, 但由於體積相對較小, 還有許多尚未被觀測到, 有一天可能會撞擊地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