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天馬津雲、老百姓燉鍋裡的紅燒肉讓世界變簡單

最近, 天津發生了一件大事……首屆世界智慧大會期間, 那些平日裡只能在電視、朋友圈裡見到的大咖齊聚天津, 共議智慧發展。 快來看看這些世界級的大咖在咱天津都說了嘛?

“天馬津雲”刷屏朋友圈, 馬雲在天津對人工智慧有話說

“我喜歡‘世界智慧大會’這個詞, 人有智慧、機器有智慧, 而動物是有本能, 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 但我覺得‘大資料’的‘大’容易被誤解成資料量很大, 其實這裡指的是大計算。 ”

6月29日,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世界智慧大會上發表了《天馬津雲:智慧改變世界》主題演講。

“大資料時代就是讓每一個人做最好的自己。 ”馬雲一上臺便調侃道, “我知道自己當不了第一名, 當第一名很累, 做最有特色的自己蠻好的。 ”

智慧社會, 有人喜歡也有人反對。 馬雲認為, “人工智慧的發展改變不了, 只能擁抱它, 改變自己。 在未來三十年或五十年,

對人類的衝擊一定很大而且疼痛。 任何高科技帶來的問題都有好處和壞處。 所謂疼痛就是很多工作會沒有, ‘一技防身’這一招很有可能20年以後無計可施, 每次技術革命都會誕生許多新的職業, 而對就業要有新的價值的發現, 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沒有機會。 ”

馬雲天津語錄

-機器做人能做的事情, 我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 機器要做人做不到的事情才了不起。 不要讓機器模仿人類, 而是去解決人解決不了的事情。

-阿爾法狗與人類下圍棋, 這是個悲劇。 人要跟自己製造出來的東西比誰的圍棋下的好, 就好比人與自己製造出來的汽車賽跑, 你能跑的過汽車?

-對中國而言, 現在是換道超車的巨大機會, 不要相信彎道超車,

十超九翻車, 前面的人也不會讓你超車。 不同道上的競爭, 才會有今天中國互聯網的發展。

-智慧世界有三個最主要的要素: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

-擁有文化自信, 這個世界還是會很有機會, 機器不應該成為人的對手, 合作才有未來, 聯合起來對抗人類未來的問題和麻煩, 才有可能。

柳傳志:天津市領導手裡端著白米飯, 但忙著為未來的老百姓在燉鍋裡的紅燒肉

“世界智慧大會在天津召開, 一定是天津的領導同志在為天津做未來戰略性的佈局。 ”

柳傳志說, 我們親眼見過咱們國家若干個曾經資源非常豐厚的城市, 就是由於沒有為未來做考慮, 後來資源枯盡、坐吃山空, 現在天津市的領導手裡端著白米飯, 但是忙著為未來的老百姓在燉鍋裡的紅燒肉, 所以我想為官者不僅在為老百姓的今天考慮, 也是在為老百姓的明天考慮, 這樣的領導確實值得我們尊敬!

“天津正在進行深入的產權機制方面的改革, 就是為了挖掘這個寶庫。 ”柳傳志認為, 技術和基礎科學是根本不同的。

如果技術本身轉不成效益, 轉不成經濟效益, 也就是不能換成錢, 不能轉成經濟效益, 這個技術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要想得到效益, 那只能是在企業裡邊。 因為有了實驗室的成果, 要形成供應鏈, 需要預備資金, 需要形成大量的產品推廣, 需要有服務, 不在企業裡是做不到的。 未來的智慧科技都是屬於競爭性極其劇烈的行業, 在這個行業裡邊, 企業本身必須得擁有非常強大的技術隊伍, 不然難以生存, 在這些企業裡邊, 應該擁有院士。

柳傳志認為, 科技創新以企業為主體的實質是如何加強企業自己的科技隊伍。 在這個發展中, 智慧社會形成的過程中, 中國已經表現出優勢, 它表現在這麼幾個方面:一是, 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方面, 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二是,中國的企業已經有足夠的實力為未來的科技佈局。

李彥宏點贊天津,稱世界智慧大會舉辦恰逢其時

“天津舉辦世界智慧大會恰逢其時,在人類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的時,大家聚集在一起探討智慧科技未來的發展、有可能面臨的風險,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演講的開篇就表明,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了,未來的幾十年,可能三十年到五十年,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力量,很可能就是智慧科技的進步。

“如果PC時代大家是用滑鼠、鍵盤來跟電腦交互,智慧手機時代是用觸控式螢幕來根電腦交互,那麼在人工智慧時代,很可能就是用語音和圖像來跟電腦進行交互。”李彥宏說,讓世界變得更簡單,根本驅動力就是人工智慧技術。

李彥宏認為,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擁有更大的發展優勢,他說,“人工智慧技術要想往前推進,需要有大量的資料的積累進行訓練,全世界沒有一個市場有7億多的線民,說的是同樣的語言,遵循的是同樣的文化和道德標準,遵循的是同樣一個法律,你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市場了,在這樣的市場中,人工智慧真的是如魚得水,我們不領先世界真的是說不過去的。”

牛津大學教授天津發聲,要讓機器做咱的好幫手

“從大資料到大智慧,機器沒必要一定要和人類一較高下。”

國際知名大資料專家、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說,過去,人類在人工智慧方面也有著很多嘗試,但一直到80年代,機器翻譯才出現進展,人類要做的不是教電腦規則,而是教會電腦學習。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覺得,我們可以教機器認識世界的一切,告訴它們這個世界的規則是什麼。我們剛開始做人工智慧的時候失敗了,我們沒有能夠瞭解人類存在的根本事實,關於學習的事實,因為人是通過資料來學習的。”

維克托·邁爾說,演算法很重要,但資料才是關鍵,因為資料可以推動演算法。從大資料進展到大智慧,比如無人駕駛開始興起,谷歌的無人駕駛用了無數的遙感器來獲取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挖掘價值,最終實現智慧,這樣的方式比汽車廠商獲取的資料更多,技術進展更快。從理念、技術層面進行改進,超智慧化時代有望快速到來。

創新技術有決心!潘雲鶴點贊天津舉辦世界智慧大會

“向天津市表示崇高的敬意。你們以如此快的速度組織了世界智慧大會,而且還伴有大展和大賽,表現了天津市對於創新技術的決心和能力,還有你們的定位。”

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院士潘雲鶴說,很大一部分AI專家認為,用電腦來類比人的智慧是可以的,但是電腦的智慧和人的智慧畢竟不同。我們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樣,而且各有千秋,電腦在某些方面,可以超過人的智慧,人在某些方面可以達到電腦沒有辦法達到的境界,如果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強大的智慧系統,這可能才是解決問題最妙的方法。

新一代AI的應用,將和AI1.0有巨大的不同。AI1.0基本上是模擬專業人士,而新一代AI除了模擬專業人士以外,它還可以廣泛地適用於複雜系統。它可以和智慧物流、智慧製造、智慧電網、智慧社區結合到一起。“尤其是當AI和AR結合起來的時候,AR也許比VR還要發生得更快,穿戴式設備,總的去向AI將和中國的資訊化工業化的發展融合在一起。”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談人工智慧與教育,稱二者結合有利於消除社會差別

“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把定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說,可持續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要消除社會的差別,教育本來就是用來消除社會的差別,所以人工智慧和教育的結合,應該有非常重要的差別,它是有利於消除社會的差別,而且整體提升教育品質,為此我們是要做很多的努力。

人工智慧在教育上的使用,比如邊遠地區由於受到基礎設施的影響,很可能就造成了更大的差距,所以這確實是我們特別需要防止的事情。解決這件事情,就要把事情變得簡單,就是教育上的人工智慧應該是非常簡單的、廉價的,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去發展。如果有公司要發展教育產品,應該是要把持住這樣重大的市場機遇和重要的市場方向。(“津雲”編輯—謝鳴馳管欣欣視頻製作/方偉)

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二是,中國的企業已經有足夠的實力為未來的科技佈局。

李彥宏點贊天津,稱世界智慧大會舉辦恰逢其時

“天津舉辦世界智慧大會恰逢其時,在人類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的時,大家聚集在一起探討智慧科技未來的發展、有可能面臨的風險,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演講的開篇就表明,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了,未來的幾十年,可能三十年到五十年,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力量,很可能就是智慧科技的進步。

“如果PC時代大家是用滑鼠、鍵盤來跟電腦交互,智慧手機時代是用觸控式螢幕來根電腦交互,那麼在人工智慧時代,很可能就是用語音和圖像來跟電腦進行交互。”李彥宏說,讓世界變得更簡單,根本驅動力就是人工智慧技術。

李彥宏認為,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擁有更大的發展優勢,他說,“人工智慧技術要想往前推進,需要有大量的資料的積累進行訓練,全世界沒有一個市場有7億多的線民,說的是同樣的語言,遵循的是同樣的文化和道德標準,遵循的是同樣一個法律,你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市場了,在這樣的市場中,人工智慧真的是如魚得水,我們不領先世界真的是說不過去的。”

牛津大學教授天津發聲,要讓機器做咱的好幫手

“從大資料到大智慧,機器沒必要一定要和人類一較高下。”

國際知名大資料專家、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說,過去,人類在人工智慧方面也有著很多嘗試,但一直到80年代,機器翻譯才出現進展,人類要做的不是教電腦規則,而是教會電腦學習。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覺得,我們可以教機器認識世界的一切,告訴它們這個世界的規則是什麼。我們剛開始做人工智慧的時候失敗了,我們沒有能夠瞭解人類存在的根本事實,關於學習的事實,因為人是通過資料來學習的。”

維克托·邁爾說,演算法很重要,但資料才是關鍵,因為資料可以推動演算法。從大資料進展到大智慧,比如無人駕駛開始興起,谷歌的無人駕駛用了無數的遙感器來獲取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挖掘價值,最終實現智慧,這樣的方式比汽車廠商獲取的資料更多,技術進展更快。從理念、技術層面進行改進,超智慧化時代有望快速到來。

創新技術有決心!潘雲鶴點贊天津舉辦世界智慧大會

“向天津市表示崇高的敬意。你們以如此快的速度組織了世界智慧大會,而且還伴有大展和大賽,表現了天津市對於創新技術的決心和能力,還有你們的定位。”

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院士潘雲鶴說,很大一部分AI專家認為,用電腦來類比人的智慧是可以的,但是電腦的智慧和人的智慧畢竟不同。我們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樣,而且各有千秋,電腦在某些方面,可以超過人的智慧,人在某些方面可以達到電腦沒有辦法達到的境界,如果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加強大的智慧系統,這可能才是解決問題最妙的方法。

新一代AI的應用,將和AI1.0有巨大的不同。AI1.0基本上是模擬專業人士,而新一代AI除了模擬專業人士以外,它還可以廣泛地適用於複雜系統。它可以和智慧物流、智慧製造、智慧電網、智慧社區結合到一起。“尤其是當AI和AR結合起來的時候,AR也許比VR還要發生得更快,穿戴式設備,總的去向AI將和中國的資訊化工業化的發展融合在一起。”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談人工智慧與教育,稱二者結合有利於消除社會差別

“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把定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說,可持續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要消除社會的差別,教育本來就是用來消除社會的差別,所以人工智慧和教育的結合,應該有非常重要的差別,它是有利於消除社會的差別,而且整體提升教育品質,為此我們是要做很多的努力。

人工智慧在教育上的使用,比如邊遠地區由於受到基礎設施的影響,很可能就造成了更大的差距,所以這確實是我們特別需要防止的事情。解決這件事情,就要把事情變得簡單,就是教育上的人工智慧應該是非常簡單的、廉價的,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去發展。如果有公司要發展教育產品,應該是要把持住這樣重大的市場機遇和重要的市場方向。(“津雲”編輯—謝鳴馳管欣欣視頻製作/方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