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經濟論壇上的科學亮點“知識份子”走進達沃斯

2017-07-01 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

各國大學校長討探教育改革

撰文 | 程 莉

責編 | 李曉明

“第四次工業革命”, 正在重塑我們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環境,

也為經濟、社會和個人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在這新的一輪科技革命中, 科學將成為新的領軍者, 創新和創業成為熱門詞。 中國能不能成為未來科學的領袖?我們的高等教育, 能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此不協調的是, 在現今世界的不少地方, 科學屢遭質疑和攻擊, 為什麼?科學界何為?媒體何為?

在2017年的夏季達沃斯大會, 也就是世界經濟論壇上, 科學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主辦方邀請《知識份子》合作參與對以上話題進行深度討論。 清華大學教授魯白, 作為一名科學家、教育者、科學傳播者, 與中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這些話題。

如何應對對科學的攻擊?

科學家在推動創新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

科學知識卻頻頻遭受攻擊。 對於科學家來說, 受到挑戰是很正常的。 不可思議的是, 一些已被科學反復證明的事實, 現在也遭到了質疑, 這種現象還在擴大。 從否認氣候變化到懷疑疫苗有效性, 在後真相時代, 科學屢遭攻擊的原因是什麼?科學界、科學傳播者如何應對這一問題?

在6月27日的“我們相信科學”的研討會上, 《科學美國人》主編Mariette DiChristina, 英國最大的科學基金會Wellcome Trust的公眾傳播部主任Imran Khan,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主編Sumit Paul-Choudhury, 以及《知識份子》主編魯白就這個話題進行了分享。 與會者都同意, 今天的科學傳媒遇到了兩大巨變:一是“反主流意識”, 很多人有一種“凡是主流社會說的我都不相信”的態度。 二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使得資訊的傳播變得極為廣闊而快速。

DiChristina指出, 凡是主流社會發佈的資訊都不相信的人可能接近或超過30%, 這是一場信任危機;另一方面, 也許因為追求時效、快速, 專業媒體寫的東西不夠專業不夠準確, 時常造成誤解。 Khan做過的調研統計數字表明, 大部分用智慧手機的人不一定從主流媒體得到包括與科學有關的資訊。 Paul-Choudhury則認為:我們要加大傳播力度, 說服更多專業媒體人士和科學家參與科學傳播。

魯白介紹了《知識份子》的創立和發展, “我們的定位是傳播科學文化、推動科技教育體制的改革, 以及科學普及教育。 ”而我們的策略, 則是“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魯白介紹說, “我們的讀者中有相當部分人是企業家、投資人、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博士,

本身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通過他們在朋友圈的轉發, 則影響力迅速擴大。 ”

“例如, 2015年,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消息一傳出, 《知識份子》在半小時內就發出了專業的報導, 而大部分主流媒體則是轉載我們的報導。 ”魯白指出, “原因是我們是科學家, 諾貝爾獎一宣佈, 我們就知道這個人工作的重要性是什麼, 合作者、同事、學生都是誰,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人採訪, 不到一個小時就寫出了文章, 快速而專業。 ”這說明了科學家做科學傳播的優勢。

魯白還指出,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媒有幾個特點。 人們的時間碎片化, 注意力時間變短;人們不喜歡被動地受教育, 希望參與互動;娛樂性在傳媒中也變得更為重要。 因此, 科學傳播形式要多樣化,

內容要短小精悍, 還要有趣, 並讓讀者參與。 他近年來一直在宣導一種觀點:科學可以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就像體育(譬如足球)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踢足球, 但是很多人會看球賽如此入迷, 還會關心足球教練、運動員的生活、故事。 因此, 《知識份子》採用了直播、問答、辯論、網上投票等線上線下多種形式, 使讀者願意參與科學傳播。 科學發現的過程是美妙的, 很多科學家的生活也非常有趣。 “我們希望大家在科學中發現生活的樂趣”。

新聞發佈會上探討“科學遭受攻擊”的話題

在6月2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魯白與歐洲研究會主席Jean-Pierre Bourguignon,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Vanessa Wood,漢姆霍茲慕尼克中心研究所所長Maria-Elena Torres-Padilla等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探討了“科學遭受攻擊”,科學家應如何應對。

Jean-Pierre Bourguignon認為,面對質疑,科學家首先要反思自身:提供的資訊是否是可靠的?對於科學工作者來說,應該對公眾採取更加開明和開放的態度,並且應該更加開放地接受來自於公眾的挑戰。從事表觀遺傳學和幹細胞研究的Maria-Elena Torres-Padilla認為,科學被攻擊是因為科學被誤解了。我們需要“讓公眾瞭解我們的工作是什麼,對於社會對於企業來說科學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科學家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好的福祉。”Vanessa Wood的專業與能源相關,她舉例說手機、電腦鋰電池裡的元件來自於世界各地,那麼科學的全球性合作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行業之間、產業鏈之間也需要進行溝通合作。科學並不簡單,不是一頁紙、一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所以科學家應該去激發人們對於科學的好奇心,並意識到科學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魯白表示,科學遭受質疑的現象需要引起警惕,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反建制的情緒:這部分人群一般教育水準低,經濟條件差、又比較保守,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是全球化的犧牲者。他們希望通過匿名評論、投票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情緒,總是不相信社會精英、科學家、政府等主流社會的聲音;另一方面是網路技術的進步,使得傳播速度和範圍迅速擴大。而科學遭受攻擊的力量,來自三部分,一部分是出於信仰和政治等原因不相信科學的普通大眾,這部分人群有增大的趨勢;一部分是某些專業媒體人,嘩眾取寵,推波助瀾。還有一部分是出於不同目的的政府官員,在科學受到攻擊的時候不出來說話或者亂說話。這個現象近年來在歐美更嚴重。

而作為一名科學家的魯白也坦言,科學家在此類事件中是有責任的,比如很多科學家只埋頭做自己的科學研究,而有些出來說話的科學家也有不妥之處。比如有些人為個人和單位利益,或得到政府的基金,而故意誇大其研究的重要性,過分強調基礎科學的實用性,或者把科學庸俗化,使得科學研究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此外,在科學傳播中,往往不太考慮受眾體驗,不考慮他們是否聽得懂、有沒有興趣。

“科學家參與科學傳媒是很重要的事,能有效抵抗科學遭受的攻擊。”魯白再次強調科學家在科學傳播中的意義。

中國科學如何領先全球?

中國的研發支出已超過了歐盟,並有望在2020年超過美國。那麼,中國將怎樣崛起為全球科技領導者以塑造科學的未來?

“龍的科學”研討會

在6月27日“龍的科學”研討會上,魯白與歐洲研究委員會主席Jean-Pierre Bourguignon、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上海科技大學創業與管理學院院長李玫、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探討了這一全民關注的話題。

魯白作為主持人,開場便接連拋出好幾個問題:科學領軍者的定義是什麼?是對科研的投入?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數?科學技術的產出,如論文,專利?

Jean-Pierre Bourguignon認為,好的科研條件很重要,包括好的環境、好的儀器設備,但還有更重要的,是開放性的系統,即中國的科學家可以跟國外的科學家一起合作。歷史上成為科學領袖的地方,往往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全世界最好的學生來學習,最好的科學家來交流,來合作。而這些學生和科學家在離開後,會帶著學到的知識、技術和思想,回到自己的國家,成為那裡的科學領袖。很重要的一條,是別的國家地區會跟隨學習科學領袖國家的做法。

王貽芳認為成為科學領軍者還需要好的大型科研設施。大設施、高精尖的設備,不能僅僅靠外國進口,必須能夠自己設計、製造,這樣才能成為裝備的領先者。他覺得要在自己的國家建一個科學中心,其中有一大批各個領域的領先科學家,至少有一個能夠主導的領域,這樣才能吸引一大批全世界優秀的科學家和學生來學習、交流、工作。

王立銘則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起,12年前大學畢業時,在國內的選擇很少,他只能選擇出國留學。而之後的十年間,中國科學界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有更多的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因此他對中國在未來成為科學領軍者很樂觀。但是,他也指出,科學裡有些東西可以規劃,如投資、吸引人才、大型設施等,有些則無法規劃。“英國作為歷史上科技領先的國家,我們並不會想到他們發了多少論文,我們想到的是牛頓、達爾文,美國也是如此,我們想到的是佛蘭克林等等大科學家。他們這些發現不是能計畫出來的,我們能鼓勵培養,但沒辦法計畫。”王立銘說,“我們要有一個社會文化,能夠培育這些偉大的思維。”

談到中國並沒有很長的培養科學思維的歷史,李玫指出,我們應該推崇一種真正的科學文化氛圍,純粹地出於好奇心追求知識,而不為了什麼宏大的目標或者應用。她在上海科大給理工科學生教一門批判性思維的課,就是為了培養激發創新性思維,獨立思考,爭論與批判,這些都是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偉大科學不是孤立發生的,而往往是伴隨著很多領域如文學歷史哲學,還有藝術音樂的繁榮一起出現的,比如愛因斯坦很多靈感從音樂來的。一個科學強國,一定會出現影響世界的科學大師和改變人類命運的成就。

高等教育的變革?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慧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資訊技術、虛擬實境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高等教育要做出怎樣的變革?

在6月28日的魯白教授主持的閉門早餐會上,來自不同國家高校的校長結合各自的學校和國家,談了自己的體會。面臨互聯網資訊爆炸,韓國的KAIST申成澈強調,大學需採取多種多樣的教學舉措,包括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Team-based teaching)、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而新加坡大學校長陳祝全則介紹了他們在MOOC、個性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而人工智慧的到來對教育界的挑戰,魯白認為首先是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衝擊,任何重複性的教學都將被AI取代;其次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衝擊,包括時間的碎片化,知識,資訊多源化,以及個性化學習;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副校長David Gann認為人工智慧也將對學校、教育體制造成衝擊。怎麼辦?每個人都要學會如何生活在AI的時代。魯白介紹清華大學的教育改革推崇“三位一體” 模式,即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

校長們還討論了如何展開創新創業的教育。那麼創業是可以教的嗎?多數人強調,不能按照傳統講課傳授,請企業家進入大學,要與社會互動,鼓勵創新創業的思維,包括探索組織能力的培養。

製版編輯:程莉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新聞發佈會上探討“科學遭受攻擊”的話題

在6月2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魯白與歐洲研究會主席Jean-Pierre Bourguignon,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Vanessa Wood,漢姆霍茲慕尼克中心研究所所長Maria-Elena Torres-Padilla等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探討了“科學遭受攻擊”,科學家應如何應對。

Jean-Pierre Bourguignon認為,面對質疑,科學家首先要反思自身:提供的資訊是否是可靠的?對於科學工作者來說,應該對公眾採取更加開明和開放的態度,並且應該更加開放地接受來自於公眾的挑戰。從事表觀遺傳學和幹細胞研究的Maria-Elena Torres-Padilla認為,科學被攻擊是因為科學被誤解了。我們需要“讓公眾瞭解我們的工作是什麼,對於社會對於企業來說科學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科學家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好的福祉。”Vanessa Wood的專業與能源相關,她舉例說手機、電腦鋰電池裡的元件來自於世界各地,那麼科學的全球性合作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行業之間、產業鏈之間也需要進行溝通合作。科學並不簡單,不是一頁紙、一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所以科學家應該去激發人們對於科學的好奇心,並意識到科學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魯白表示,科學遭受質疑的現象需要引起警惕,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反建制的情緒:這部分人群一般教育水準低,經濟條件差、又比較保守,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是全球化的犧牲者。他們希望通過匿名評論、投票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情緒,總是不相信社會精英、科學家、政府等主流社會的聲音;另一方面是網路技術的進步,使得傳播速度和範圍迅速擴大。而科學遭受攻擊的力量,來自三部分,一部分是出於信仰和政治等原因不相信科學的普通大眾,這部分人群有增大的趨勢;一部分是某些專業媒體人,嘩眾取寵,推波助瀾。還有一部分是出於不同目的的政府官員,在科學受到攻擊的時候不出來說話或者亂說話。這個現象近年來在歐美更嚴重。

而作為一名科學家的魯白也坦言,科學家在此類事件中是有責任的,比如很多科學家只埋頭做自己的科學研究,而有些出來說話的科學家也有不妥之處。比如有些人為個人和單位利益,或得到政府的基金,而故意誇大其研究的重要性,過分強調基礎科學的實用性,或者把科學庸俗化,使得科學研究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此外,在科學傳播中,往往不太考慮受眾體驗,不考慮他們是否聽得懂、有沒有興趣。

“科學家參與科學傳媒是很重要的事,能有效抵抗科學遭受的攻擊。”魯白再次強調科學家在科學傳播中的意義。

中國科學如何領先全球?

中國的研發支出已超過了歐盟,並有望在2020年超過美國。那麼,中國將怎樣崛起為全球科技領導者以塑造科學的未來?

“龍的科學”研討會

在6月27日“龍的科學”研討會上,魯白與歐洲研究委員會主席Jean-Pierre Bourguignon、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上海科技大學創業與管理學院院長李玫、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探討了這一全民關注的話題。

魯白作為主持人,開場便接連拋出好幾個問題:科學領軍者的定義是什麼?是對科研的投入?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數?科學技術的產出,如論文,專利?

Jean-Pierre Bourguignon認為,好的科研條件很重要,包括好的環境、好的儀器設備,但還有更重要的,是開放性的系統,即中國的科學家可以跟國外的科學家一起合作。歷史上成為科學領袖的地方,往往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全世界最好的學生來學習,最好的科學家來交流,來合作。而這些學生和科學家在離開後,會帶著學到的知識、技術和思想,回到自己的國家,成為那裡的科學領袖。很重要的一條,是別的國家地區會跟隨學習科學領袖國家的做法。

王貽芳認為成為科學領軍者還需要好的大型科研設施。大設施、高精尖的設備,不能僅僅靠外國進口,必須能夠自己設計、製造,這樣才能成為裝備的領先者。他覺得要在自己的國家建一個科學中心,其中有一大批各個領域的領先科學家,至少有一個能夠主導的領域,這樣才能吸引一大批全世界優秀的科學家和學生來學習、交流、工作。

王立銘則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起,12年前大學畢業時,在國內的選擇很少,他只能選擇出國留學。而之後的十年間,中國科學界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有更多的論文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因此他對中國在未來成為科學領軍者很樂觀。但是,他也指出,科學裡有些東西可以規劃,如投資、吸引人才、大型設施等,有些則無法規劃。“英國作為歷史上科技領先的國家,我們並不會想到他們發了多少論文,我們想到的是牛頓、達爾文,美國也是如此,我們想到的是佛蘭克林等等大科學家。他們這些發現不是能計畫出來的,我們能鼓勵培養,但沒辦法計畫。”王立銘說,“我們要有一個社會文化,能夠培育這些偉大的思維。”

談到中國並沒有很長的培養科學思維的歷史,李玫指出,我們應該推崇一種真正的科學文化氛圍,純粹地出於好奇心追求知識,而不為了什麼宏大的目標或者應用。她在上海科大給理工科學生教一門批判性思維的課,就是為了培養激發創新性思維,獨立思考,爭論與批判,這些都是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偉大科學不是孤立發生的,而往往是伴隨著很多領域如文學歷史哲學,還有藝術音樂的繁榮一起出現的,比如愛因斯坦很多靈感從音樂來的。一個科學強國,一定會出現影響世界的科學大師和改變人類命運的成就。

高等教育的變革?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慧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資訊技術、虛擬實境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高等教育要做出怎樣的變革?

在6月28日的魯白教授主持的閉門早餐會上,來自不同國家高校的校長結合各自的學校和國家,談了自己的體會。面臨互聯網資訊爆炸,韓國的KAIST申成澈強調,大學需採取多種多樣的教學舉措,包括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Team-based teaching)、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而新加坡大學校長陳祝全則介紹了他們在MOOC、個性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而人工智慧的到來對教育界的挑戰,魯白認為首先是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衝擊,任何重複性的教學都將被AI取代;其次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衝擊,包括時間的碎片化,知識,資訊多源化,以及個性化學習;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副校長David Gann認為人工智慧也將對學校、教育體制造成衝擊。怎麼辦?每個人都要學會如何生活在AI的時代。魯白介紹清華大學的教育改革推崇“三位一體” 模式,即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

校長們還討論了如何展開創新創業的教育。那麼創業是可以教的嗎?多數人強調,不能按照傳統講課傳授,請企業家進入大學,要與社會互動,鼓勵創新創業的思維,包括探索組織能力的培養。

製版編輯:程莉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