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瓴資本張磊: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需要人性的溫度

作為“兩會”後首個國家級大型國際論壇, 為期三天的2017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於3月18日在釣魚臺國賓館拉開了帷幕。 這場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 旨在“與世界對話, 謀共同發展”的盛會, 吸引了近千名來自國內外的政府官員、知名學者和著名企業家代表齊聚北京, 圍繞“中國與世界: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的主題和相關議題進行了熱烈研討。 3月18日經濟峰會的“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挑戰與創新”分組會, 由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主持, 與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李劍閣、美國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麥肯錫公司董事長、全球總裁鮑達民,

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和羅蘭貝格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常博逸等對話嘉賓以人工智慧浪潮的席捲而至作為大背景, 共同探討了教育將面臨的挑戰和創新。

(張磊主持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挑戰與創新”分組會)

身為耶魯大學建校315年以來首位中國校董的張磊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非常關注, 近年來在公益教育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

, 不僅曾在中國人民大學捐贈成立了高禮研究院, 還與一批知名企業家和科學家發起了旨在推動基礎科學教育和研究創新、提高全民的基本科學素養的未來論壇、設立了未來科學大獎。 在張磊的引導下, 分組會現場討論熱烈、精彩觀點迭出。

張磊以Alpha Go 60連勝的戰績拋出了話題, 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是最有顛覆性的知識密集型領域, 教育就是其可能顛覆的領域之一。 教育領域怎麼應對挑戰?李劍閣提到,

自己曾經認為遠端教育不可能代替課堂教育, 因為它沒有互動;但人工智慧使遠端互動成為了可能。 劉遵義也提到, 人工智慧有速度快、演算法准、儲存大的特點, 可應用於教育的各個層面, 有助於教育模式的自我優化, 未來的每個學生都可能獲得由人工智慧定制的教育模式。 鮑達民則站在企業的角度, 指出人工智慧的衝擊將會促使各行各業持續地進行技能學習, 現有的以學校為主的教育格局也將發生改變, 終身教育即將興起。

張磊提到很多人看到人工智慧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也有人擔憂, 人工智慧沒有人的情感思維, 會不會受到道德約束?麥肯錫的一份報告中, 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做了一個分析,

認為到2030年, 45%的人類活動都可能被人工智慧帶來的自動化所代替。 這些不只是傳統的類似機械臂這樣的功能, 而是有關企業甚至是CEO的一些決策。 這會不會帶來工作機會的進一步被破壞?會不會產生教育機會相關的不公平的增加?會不會反而擴大了所謂的數字鴻溝和科技鴻溝, 變成教育鴻溝?

蘇必德表示, 一些測算顯示, 40%的就業機會會在這個世紀的中葉被機器取代。 這要求思考這些變化所帶來的社會倫理和道德影響。 這要求大學認真反思大學所教的內容和教學的方式。 人工智慧會讓有的就業崗位變得無足輕重, 甚至被完全取消, 但是人工智慧也會帶來新的需求, 且人工智慧的應用也需要新的技能,

需要新的服務才能夠開展, 這也為人類帶來了機遇。 “未來的教育不應該專注於傳輸資訊點, 而是要讓學習的人掌握終身學習的技能。 ”

劉遵義認為機器人搶人類工作這一問題哪怕存在也是一個過渡性的問題, 是一個暫時的問題。 他更希望人類不願意做的工作能夠被機器承擔。

常博逸也表示, 人工智慧將會改變人類的遊戲規則。 他指出, 也許在未來數位鴻溝就不再存在, 例如也許會有越來越多人使用MOOC課程, 這會帶來更多個人定制化的教育。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挑戰與創新”分組會現場)

分組會現場氣氛活躍,主持人和嘉賓之間也互動頻繁。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對主持人張磊的“人類最根本的是理性”理念表示認同,並稱讚張磊是一位哲學家。在討論結束後,一向秉持著“重倉人才”與“教育是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資”理念的張磊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未來對人才的投資價值就在於其不受拘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於獨特的批判思維和人文情懷,而這卻是機器難以企及的。

張磊表示,教育也是一個很講究情感關懷激勵的領域,越是處於一個機器“橫行”的人工智慧時代,就越是呼喚著人性獨特的同理心和情感互動等這些真正有溫度的東西。在他看來,科技的創新終將引領教育的創新,人工智慧給教育帶來了挑戰,但這些挑戰也給了人類一個更大的重新創造歷史的機會,他希望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到這份變革中去,成為助力。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挑戰與創新”分組會現場)

分組會現場氣氛活躍,主持人和嘉賓之間也互動頻繁。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對主持人張磊的“人類最根本的是理性”理念表示認同,並稱讚張磊是一位哲學家。在討論結束後,一向秉持著“重倉人才”與“教育是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資”理念的張磊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未來對人才的投資價值就在於其不受拘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於獨特的批判思維和人文情懷,而這卻是機器難以企及的。

張磊表示,教育也是一個很講究情感關懷激勵的領域,越是處於一個機器“橫行”的人工智慧時代,就越是呼喚著人性獨特的同理心和情感互動等這些真正有溫度的東西。在他看來,科技的創新終將引領教育的創新,人工智慧給教育帶來了挑戰,但這些挑戰也給了人類一個更大的重新創造歷史的機會,他希望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到這份變革中去,成為助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