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摩洛哥有座小鎮住的都是“藍色偏執狂”

舍夫沙萬(Chefchaouen),我覺得住在這裡的人都是偏執狂, 對藍色的偏執, 讓每個外來者都必須接受一番令人窒息的藍色洗禮, 這裡恐怕是摩洛哥被攝影師拍攝最多的地方了。

車子停在距離舍夫沙萬幾公里外的地方, 那裡有處埡口剛好可以拍攝全景。 小鎮不大, 座落在裡夫山(Rif Mountains)寬闊的山谷之中, 我突然意識到這裡和突尼斯的“藍白小鎮”最大的區別:舍夫沙萬不臨海。

車只能停在城外的山坡下, 所有大行李由酒店的服務生推著小車送上去, 我則背著全套器材, 穿過厚實古老的拱形土門, 進入這座塗滿各種藍色顏料的世界。 酒店位於半山腰上, 隱蔽的大門, 裡面卻別有洞天, 非常有特色的一座設計酒店, 大家都很滿意。

傍晚, 我打算出來“掃街”, 很不幸地發現, 這裡的人相當抗拒攝影師, 幾乎沒有舉起相機的機會。 作為摩洛哥知名旅遊地, 每天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 卻依然傳統保守, 沒關係, 那就逛逛街景吧。

舍夫沙萬和摩洛哥其它古城的街巷一樣,狹窄彎曲,很容易迷失方向。不同的是,目之所及,深藍、湛藍、湖藍、淺藍,你能想到的藍這裡都有。然而並不是整棟房子都塗成藍色,大部分是在房子四周的牆上,而且也不是一塗到頂,隨心所欲地塗抹,粗糙卻很真實,稍有違和的生活氣息,加上雜亂感,我覺得和“浪漫”扯不上關係,反正這裡的人就是任性地要一座藍色的小鎮。

嚮導告訴我,這座三四萬人口的小鎮,原本很普通,最初的主色調是白色,鎮上只有一個地方是藍色的,那就是原來的猶太區。1930年代猶太難民們來到古城,將街道漆成美麗的藍色,其它區的居民也紛紛效仿,於是這座位于費斯(Fez)與坦吉爾(Tangiers)之間商隊路線上,毫無特色、沒有活力的小鎮搖身一變成為摩洛哥最受歡迎的旅遊地之一。

現在,整個老城一年會刷上三次漆,已經成為了傳統。藍色給人的感覺無外乎就是“乾淨、平靜、安靜”,那些破舊的老屋,因為這種清爽的顏色,也煥然一新。其實舍夫沙萬並非處處皆藍,或多或少也有其它顏色的點綴,我好奇地打量著街邊小店外面堆起像金字塔一樣的各種礦物染料,已經成為每家必備的“日常用品”。

僻靜的街巷,踩著細碎而不規則的鵝卵石路面拾階而上,猶如走入一段緩慢呼吸的歷史,平了心境。轉角處,一隻黑貓蹲在臺階上,藍色世界裡的喵星人也有了幾分仙氣兒。那些在別處巴紮市場裡售賣的工藝品,晾著的羊皮子,放在這裡,也顯得藝術起來,總之,藍色背景下的一切似乎都有了不同的味道。讓那些能讀懂背後情緒的人們,帶走一份珍貴的記憶。

每路過一個房子,我都會好奇那些形態和性格各異的藍門內封印著的生活,忍不住遐想一番。鏡頭下,每一幅圖片都像是與這座城談的一場纏綿悱惻的戀愛。

小鎮在歷史上是個要塞,也有常見的阿拉伯古堡(Kasbah),依然保留著赭紅色,因為還沒有人去粉刷它們。路邊曬太陽的老人、好奇的孩童,匆匆而過的婦人,還有風吹過,飄來的薄荷茶香氣,與藍色世界一起,構成一個童話。

舍夫沙萬還有一點迷幻味道。在這裡,抽大麻是合法的,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野生和人工大麻,本地人將其加工成摩洛哥品質最好的大麻煙Hashish。走在街頭,常能看到當地人坐在陰涼處,一邊聊著天一邊就卷了大麻抽起來,味道彌漫在小巷裡,久久不散。當地人曬太陽,抽大麻,讓思緒漫天飛。

清晨,我和女伴早早出來,此刻,這個藍色的世界還在沉睡中。我換上阿拉伯長袍,披上頭巾,變身摩洛哥女郎,既然當地人不讓拍,那就拍自己吧,盡情拍個夠。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

片描述

從露臺俯瞰山坡上井井有條的房屋,呼吸著清爽的空氣,我已經沒有了前一天剛到時的那種淪陷在藍色空間裡的窒息,有些事物需要慢慢品味,藍白小鎮,多住幾日應該更有感覺。

請點擊此

舍夫沙萬和摩洛哥其它古城的街巷一樣,狹窄彎曲,很容易迷失方向。不同的是,目之所及,深藍、湛藍、湖藍、淺藍,你能想到的藍這裡都有。然而並不是整棟房子都塗成藍色,大部分是在房子四周的牆上,而且也不是一塗到頂,隨心所欲地塗抹,粗糙卻很真實,稍有違和的生活氣息,加上雜亂感,我覺得和“浪漫”扯不上關係,反正這裡的人就是任性地要一座藍色的小鎮。

嚮導告訴我,這座三四萬人口的小鎮,原本很普通,最初的主色調是白色,鎮上只有一個地方是藍色的,那就是原來的猶太區。1930年代猶太難民們來到古城,將街道漆成美麗的藍色,其它區的居民也紛紛效仿,於是這座位于費斯(Fez)與坦吉爾(Tangiers)之間商隊路線上,毫無特色、沒有活力的小鎮搖身一變成為摩洛哥最受歡迎的旅遊地之一。

現在,整個老城一年會刷上三次漆,已經成為了傳統。藍色給人的感覺無外乎就是“乾淨、平靜、安靜”,那些破舊的老屋,因為這種清爽的顏色,也煥然一新。其實舍夫沙萬並非處處皆藍,或多或少也有其它顏色的點綴,我好奇地打量著街邊小店外面堆起像金字塔一樣的各種礦物染料,已經成為每家必備的“日常用品”。

僻靜的街巷,踩著細碎而不規則的鵝卵石路面拾階而上,猶如走入一段緩慢呼吸的歷史,平了心境。轉角處,一隻黑貓蹲在臺階上,藍色世界裡的喵星人也有了幾分仙氣兒。那些在別處巴紮市場裡售賣的工藝品,晾著的羊皮子,放在這裡,也顯得藝術起來,總之,藍色背景下的一切似乎都有了不同的味道。讓那些能讀懂背後情緒的人們,帶走一份珍貴的記憶。

每路過一個房子,我都會好奇那些形態和性格各異的藍門內封印著的生活,忍不住遐想一番。鏡頭下,每一幅圖片都像是與這座城談的一場纏綿悱惻的戀愛。

小鎮在歷史上是個要塞,也有常見的阿拉伯古堡(Kasbah),依然保留著赭紅色,因為還沒有人去粉刷它們。路邊曬太陽的老人、好奇的孩童,匆匆而過的婦人,還有風吹過,飄來的薄荷茶香氣,與藍色世界一起,構成一個童話。

舍夫沙萬還有一點迷幻味道。在這裡,抽大麻是合法的,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野生和人工大麻,本地人將其加工成摩洛哥品質最好的大麻煙Hashish。走在街頭,常能看到當地人坐在陰涼處,一邊聊著天一邊就卷了大麻抽起來,味道彌漫在小巷裡,久久不散。當地人曬太陽,抽大麻,讓思緒漫天飛。

清晨,我和女伴早早出來,此刻,這個藍色的世界還在沉睡中。我換上阿拉伯長袍,披上頭巾,變身摩洛哥女郎,既然當地人不讓拍,那就拍自己吧,盡情拍個夠。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

片描述

從露臺俯瞰山坡上井井有條的房屋,呼吸著清爽的空氣,我已經沒有了前一天剛到時的那種淪陷在藍色空間裡的窒息,有些事物需要慢慢品味,藍白小鎮,多住幾日應該更有感覺。

請點擊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