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土地被污染的不能耕種時,農民該何去何從?

1.耕地現狀!

現階段, 中國總人口達到14.56億人, 其中農業戶口9億, 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為7億4千萬(2016年4月份資料);全國耕地面積為18.2574億畝(2008年);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35畝, 不足世界平均水準的40%, 糧食產量46950萬噸。 我國現有的這18多億畝耕地, 不但是糧油生產的基礎, 而且也是農區人民肉、蛋、奶供給的源泉, 是14多億人民的衣食所依, 如此少的耕地卻要活如此多的人口, 土地壓力可見一斑, 保護耕地已經刻不容緩!

2.然而, 土地形勢“禍不單行”:土地被污染!

據《2017-2022年中國土壤修復市場專項調研與投資前景評估報告》顯示, 全國土壤環境狀況令人憂慮, 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 耕地土壤環境品質堪憂, 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全國土壤總的污染超標率為 16.1%, 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工礦業、農業等人為活動以及土壤環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標的主要原因。

3.土地被污染, 農民是直接受害者!

農民依靠著祖上的幾畝薄田, 賴以為生。 但是隨著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以及土地肥力的日趨下降, 土地已經奄奄一息。 土地被污染只是我們對土地的一種傷害方式罷了!我們和土地上演著互相傷害的橋段,

我們污染土地, 土地讓我們糧食減產, 甚至絕收。 當土地有一天不能長莊稼時, 真的就只能“吃土了”!

4.農業部很重視土壤污染問題。

2017年3月份, 農業部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的實施意見, 全面部署“十三五”及今後一段時期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推動全國耕地土壤環境品質實現總體改善, 保障農產品品質安全。

《實施意見》提出, 要統籌糧食安全、農產品品質安全與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 以耕地為重點, 以實現農產品安全生產為核心目標, 以南方酸性土水稻種植區和典型工礦企業周邊農區、污水灌溉區、大中城市郊區、高集約化蔬菜基地、地質元素高背景區等土壤污染高風險地區等為重點區域。

《實施意見》要求, 要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全面摸清底數, 劃定耕地土壤環境品質類別。 二是嚴格保護未污染和輕微污染耕地, 確保優先保護類耕地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品質穩中向好。 三是安全利用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 推廣低積累品種替代、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等措施, 實施風險管控與應急處置。 四是嚴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 有序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 推進落實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 五是實施耕地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與修復, 開展典型污染耕地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應用試點, 建設綜合治理與修復示範區。 六是推進農業清潔生產, 嚴控農田灌溉水源污染,

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 強化廢舊地膜和秸稈綜合利用, 推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5.農民如何開展“自救”?

5.1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 國家在2017年曾經出臺了有機肥全面替代化肥的使用方案, 之前筆者已提過, 不再贅述。 土壤板結、退化的形成, 離不開化肥過度使用的“功勞”。

5.2搞好土壤改良。針對土地鹽鹼化、土壤酸鹼化、土壤板結、土地肥力退化等土地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好土壤改良,恢復土壤肥力。如金改良鹽鹼地專用菌種,可以讓土地重獲新生,對於土壤改良效果顯著。

如金土壤改良劑 鹽鹼地改良 抗重茬劑 抗板結 ¥280 購買

結語:農民作為土地的直接相關者,國家政策關注土壤污染治理只是外因,而農民自主開展土地修復更為重要。老祖宗留給子孫的財富—土地,我們應該傳承下去。

5.2搞好土壤改良。針對土地鹽鹼化、土壤酸鹼化、土壤板結、土地肥力退化等土地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好土壤改良,恢復土壤肥力。如金改良鹽鹼地專用菌種,可以讓土地重獲新生,對於土壤改良效果顯著。

如金土壤改良劑 鹽鹼地改良 抗重茬劑 抗板結 ¥280 購買

結語:農民作為土地的直接相關者,國家政策關注土壤污染治理只是外因,而農民自主開展土地修復更為重要。老祖宗留給子孫的財富—土地,我們應該傳承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