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來吧~一起睡個好覺!

每年的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 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 遠離慢病!

睡不好會生病、亦會發生意外, 你知道嗎?

增加死亡風險

睡眠障礙問題以及慢性睡眠不足可增加你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心臟疾病, 心臟病發作, 心臟衰竭, 心律不齊, 高血壓, 中風, 糖尿病。 尤其要強調的是, 缺乏睡眠可將其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增加一倍。

增加患癌風險

機體免疫因數多在睡覺時形成, 長期睡眠不良會導致免疫力降低, 出現疲勞、精神不振, 易感冒、易過敏也會不期而至。 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癌症的天然屏障, 免疫力降低會使癌症發病率升高。

多項研究證實, 熬夜與乳腺癌、結腸癌等疾病風險的提升存在緊密聯繫。

可導致抑鬱症

隨著時間的推移, 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可導致抑鬱症的生成。 失眠與抑鬱症有著必不可分的關聯。 據一項2007年對於1萬人的調查顯示, 那些患有失眠的人發展成為抑鬱症的機率比那些沒有失眠的人高達五倍之多。

實際上, 失眠往往是抑鬱症的先兆之一。 失眠和抑鬱症是相輔相成的, 睡眠不足會加重抑鬱症的狀況, 而抑鬱症反過來又會令人更加難以入睡。 從積極的角度出發, 治療睡眠問題有助於抑鬱症的緩解, 反之亦然。

容易引發事故

睡眠不足已成為現如今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個人在迷糊時開車的反應速度等同於醉酒駕車的反應。 據相關資料統計, 在美國一年內, 有10萬起機動車事故以及1500起交通傷亡是由於疲勞駕車引起的。 而這些肇事者的大部分年齡為25歲以下的青年人。 有研究表明, 睡眠不足以及睡眠品質差的人群還容易發生工傷和意外。

如何預防和治療失眠

1

合理選擇治療方法:

通常鎮靜催眠藥小劑量具有鎮靜作用, 較大劑量具有催眠作用。 但有一定的耐藥性、依賴性, 長期使用會影響認知功能等。 已服用鎮靜催眠藥的患者可以通過中醫的一些療法減少不良反應及鎮靜催眠藥劑量, 恢復自身睡眠功能。 中醫治療失眠症:除湯藥之外,還有針灸推拿、刮痧、艾灸、耳穴、單味藥治療、中藥足浴等。不要緊張;不要濫用藥;不要太在意,對於偶爾的反復要以平常心對待;治療見效以後應鞏固恢復;不要過分擔憂安眠藥的副作用,不要隨意停藥,逐步遞減安眠藥。

2

生活規律:

(1)尊重自然,合理作息,早睡早起,有益健康 有研究表明:晚上10點至淩晨3點是最佳睡眠時間,而且是深度睡眠時間。所以,我們建議病人早睡早起,儘量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睡眠,有利於精力恢復。另外一般睡眠時間以晚上9-10點至早上5-6點為正常睡眠時間,一夜睡7-8小時,不得少於6小時。長時間熬夜,就算是睡足8小時,幾年下來會容易內分泌失調、生理時鐘也會亂掉。不利於身體健康。

(2)提倡午睡,午睡半小時可補夜睡1小時 從“天人相應”理論來說,中午12時是人體與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轉折交接時間,此時人體陽氣運行至中午至極點;而陰氣開始上升。從動入靜則人體即表現有倦怠似睡之感。故此刻應順其人體生理調節之自然,午睡半小時最長不宜超過一小時,且這半小時是深睡眠。下午至傍晚就感覺到精神飽滿,能勝任繁忙的學習、工作。但午睡時間不宜長,長了就會影響夜間睡眠。

3

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所誘發的“頸性失眠”是常見的繼發性睡眠障礙之一,約50%頸椎病患者可因腦供血不足、疼痛、心理障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因素出現睡眠障礙。

頸椎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可誘發患者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同時是失眠進一步加重的誘因,因此,二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導致重度睡眠功能障礙。

4

飲食清淡

預防失眠最好是晚上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攝入高蛋白以及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大量高蛋白和酪氨酸的攝入,容易使大腦興奮,造成入睡困難。

5

保持精神愉悅

失眠並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偶而遇到一兩次失眠,不用過份擔憂,相信自己的身體自然生活規律會調整過來。一兩夜失眠自然不會造成什麼困難。偶而一兩次的失眠之後,如不去想失眠的痛苦,到疲憊的時自然就會睡著。失眠之後越是擔心會再次失眠,到晚上就越難入睡。

更多健康養生知識敬請關注五星體育廣播(FM94.0)工作日下午13點播出的《940輕鬆下午茶》。

中醫治療失眠症:除湯藥之外,還有針灸推拿、刮痧、艾灸、耳穴、單味藥治療、中藥足浴等。不要緊張;不要濫用藥;不要太在意,對於偶爾的反復要以平常心對待;治療見效以後應鞏固恢復;不要過分擔憂安眠藥的副作用,不要隨意停藥,逐步遞減安眠藥。

2

生活規律:

(1)尊重自然,合理作息,早睡早起,有益健康 有研究表明:晚上10點至淩晨3點是最佳睡眠時間,而且是深度睡眠時間。所以,我們建議病人早睡早起,儘量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睡眠,有利於精力恢復。另外一般睡眠時間以晚上9-10點至早上5-6點為正常睡眠時間,一夜睡7-8小時,不得少於6小時。長時間熬夜,就算是睡足8小時,幾年下來會容易內分泌失調、生理時鐘也會亂掉。不利於身體健康。

(2)提倡午睡,午睡半小時可補夜睡1小時 從“天人相應”理論來說,中午12時是人體與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轉折交接時間,此時人體陽氣運行至中午至極點;而陰氣開始上升。從動入靜則人體即表現有倦怠似睡之感。故此刻應順其人體生理調節之自然,午睡半小時最長不宜超過一小時,且這半小時是深睡眠。下午至傍晚就感覺到精神飽滿,能勝任繁忙的學習、工作。但午睡時間不宜長,長了就會影響夜間睡眠。

3

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所誘發的“頸性失眠”是常見的繼發性睡眠障礙之一,約50%頸椎病患者可因腦供血不足、疼痛、心理障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因素出現睡眠障礙。

頸椎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可誘發患者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同時是失眠進一步加重的誘因,因此,二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導致重度睡眠功能障礙。

4

飲食清淡

預防失眠最好是晚上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攝入高蛋白以及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大量高蛋白和酪氨酸的攝入,容易使大腦興奮,造成入睡困難。

5

保持精神愉悅

失眠並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偶而遇到一兩次失眠,不用過份擔憂,相信自己的身體自然生活規律會調整過來。一兩夜失眠自然不會造成什麼困難。偶而一兩次的失眠之後,如不去想失眠的痛苦,到疲憊的時自然就會睡著。失眠之後越是擔心會再次失眠,到晚上就越難入睡。

更多健康養生知識敬請關注五星體育廣播(FM94.0)工作日下午13點播出的《940輕鬆下午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