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六個一”大走訪,走出一個幸福望亭

在城鎮化加速推進大背景下, 如何處理在短時間內激增的社會治理問題?如何面對許多新情況的出現和日益細化的群眾訴求?如何讓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攀升?

作為蘇州相城“後發崛起”西北大門, 正在成為太湖新鎮、運河古鎮、稻香小鎮的望亭, 在經濟社會事業得到更大發展的同時, 始終不敢淡忘自己的使命。

肩負起使命黨員幹部要衝在最前

如何履行好使命?相城區望亭鎮黨委、政府鏗鏘回應, “黨員幹部只有走到人民群眾中間去, 訪民情、聽民意、解民困, 才能真正解答黨員幹部‘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命題, 才能堅持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堅定起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 ”

正在相城區望亭鎮轟轟烈烈開展的“六個一”大走訪活動中, 人們不但能夠看到黨員幹部真誠的臉龐, 聽到掏心的話語, 更是在走進群眾、融入群眾生活的過程中, 拉近了黨員幹部與人民群眾的心。

作為相城西北大門的望亭鎮, 通過基層走訪調研, 收集到了一批社情民意、促進了一批企業創新、推動了一批項目建設、化解了一批矛盾問題、總結了一批基層典型、完善了一批政策措施,

著力解決了改革發展中存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 走出了大走訪活動的“相城亮點”。

做貼心人, 急群眾之所急

前不久的一個上午, 宅基村正在開展大走訪活動的村幹部, 路過村民過秋生家的院門時, 老人對他們笑著打招呼, 又問, “妹妹, 你能不能再幫我帶一盒上次在衛生站配的藥?”

“好的, 好的”, 村幹部一面答應著, 一面再次抄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給老人, “爺爺, 下次要配藥什麼的, 直接打我電話, 隨時給你帶過來。 ”

85歲的過秋生是個“空巢老人”, 子女們在外忙生計, 平常很難照顧到老人。 年歲大了腿腳不便,

老人去一趟三公里外的衛生站很不容易。

在“三走進、三服務”走訪活動中, 村幹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 主動上門解決老人日常生活難題, 並以此為契機, 對村三個片區的高齡老人進行了排摸, 制定了高齡老人結對幫扶走訪計畫。

現在, 村兩委的女同志每週都會抽出時間走訪看望獨居高齡老人, 陪老人聊家常,妥善安頓老人的生活。

6月6日,新埂村委會工作人員來到瞭望亭鎮康復醫院,將一把嶄新的輪椅推進了村民馬金福的病房。

馬金福是一位肢體殘障人士,到了晚年又患上了骨癌,僅靠妻子一人打點零工補貼家用。村委會瞭解情況後,當即依照相關民政政策,為他們申請到了低保邊緣戶。

大走訪活動中,老馬對前來探望的村幹部提出想下地走走。村兩委立即替老馬向上級民政部門申請輪椅。經過一番努力,老馬能夠坐在新輪椅上四處看看,“多虧了村幹部”,言語間老馬充滿了感激。

“大走訪,就是要增加黨員幹部的‘曝光率’ ”,望亭鎮黨委書記顧敏一再告誡黨員幹部,“要扎扎實實走進群眾中間,避免‘作秀’。”

“六個一”以來,果園社區的居民時常能夠看到鎮領導和社區黨員幹部的身影,他們走家串戶,與居民拉家常,傾聽民聲、民意。

經過對650戶居民的走訪,反映最多的就是社區車輛管控和亂停放的問題。

對此,社區重點研究並迅速拿出決策:立即安裝社區門禁系統,緩解和控制外來車輛的出入;每幢的樓道長和相關人員,在上下班高峰期進行站崗執勤監督,疏導居民將電動車停入地下車庫,極大改善了社區地面亂停亂放的現象。

鶴溪社區兩委人員在走訪過程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走近居民,收集民情民意,對居民提出來的意見積極採納,居民反映的問題現場解答,在問答中拉近距離提升感情。

一次次地促膝暢談,一個個的問題解決,讓黨員幹部更好地紮根在基層群眾之間,必將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心與心更加貼近。

走進人心 一個都不能少

“現在的政府呀,真的是越來越關心咱們老百姓的生活啦,謝謝你們啦”,在項路6組黨員繆雙泉家中,老人拉著走訪幹部的手連聲道謝。

前段時間,項路村走訪幹部走進繆雙泉家時,發現老人身體狀況不佳,經過詢問得知,家境原本困難的他因為患上癌症,大額醫療費掏空了家裡的積蓄,生計很難維持。

村幹部瞭解情況後,當即向上級部門申請困難黨員補助資金,並送上五千元救助金,幫助繆雙泉暫度了難關。

“六個一”大走訪,服務的是群眾,走進的是人心。

望亭鎮緊扣“兩聚一高”,積極組織四套班子領導、機關部門和市鎮單位主要負責人、各村(社區)兩委成員參加到大走訪活動中去。

望亭鎮還定下“規矩”:鎮四套班子領導、機關部門和市鎮單位主要負責人自覺聯繫走訪掛鉤村(社區);鎮四套班子領導、機關部門、市鎮單位掛鉤幹部每位元走訪村居民家庭不少於30戶,企業(工商業戶)不少於10家;各村(社區)要分片劃區,統籌安排好掛鉤幹部和兩委成員走訪村(居)民戶和企業(工商業戶),切實做到橫到邊、縱到底,不漏組、不漏戶,地毯式全覆蓋走訪。

迎湖村積極回應望亭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從迎湖村分管領導到村(社區)委員,全村黨員幹部全部參與走訪“一個不缺席”;全村1300余戶家庭,黨員幹部逐戶走訪“一戶不遺漏”;全村300餘家企業(工商業戶),做到“一家不落下”。

大走訪也是黨員幹部的“大練兵”

人民社區在走訪“深度”上下功夫,不僅走訪一般的困難群眾,更敢於走訪“特殊戶”,敲“叩不開的門”,訪“談不下來的事”,打造大走訪的望亭亮點,並對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真正讓幹部和群眾結成穩定的“對子”、攀長久的“親戚”。

通過大走訪活動,望亭鎮黨員幹部深入社區、貼近群眾、瞭解民情、排憂解難,在基層樹立了良好的工作形象,加深了黨群、政群關係。

陪老人聊家常,妥善安頓老人的生活。

6月6日,新埂村委會工作人員來到瞭望亭鎮康復醫院,將一把嶄新的輪椅推進了村民馬金福的病房。

馬金福是一位肢體殘障人士,到了晚年又患上了骨癌,僅靠妻子一人打點零工補貼家用。村委會瞭解情況後,當即依照相關民政政策,為他們申請到了低保邊緣戶。

大走訪活動中,老馬對前來探望的村幹部提出想下地走走。村兩委立即替老馬向上級民政部門申請輪椅。經過一番努力,老馬能夠坐在新輪椅上四處看看,“多虧了村幹部”,言語間老馬充滿了感激。

“大走訪,就是要增加黨員幹部的‘曝光率’ ”,望亭鎮黨委書記顧敏一再告誡黨員幹部,“要扎扎實實走進群眾中間,避免‘作秀’。”

“六個一”以來,果園社區的居民時常能夠看到鎮領導和社區黨員幹部的身影,他們走家串戶,與居民拉家常,傾聽民聲、民意。

經過對650戶居民的走訪,反映最多的就是社區車輛管控和亂停放的問題。

對此,社區重點研究並迅速拿出決策:立即安裝社區門禁系統,緩解和控制外來車輛的出入;每幢的樓道長和相關人員,在上下班高峰期進行站崗執勤監督,疏導居民將電動車停入地下車庫,極大改善了社區地面亂停亂放的現象。

鶴溪社區兩委人員在走訪過程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走近居民,收集民情民意,對居民提出來的意見積極採納,居民反映的問題現場解答,在問答中拉近距離提升感情。

一次次地促膝暢談,一個個的問題解決,讓黨員幹部更好地紮根在基層群眾之間,必將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心與心更加貼近。

走進人心 一個都不能少

“現在的政府呀,真的是越來越關心咱們老百姓的生活啦,謝謝你們啦”,在項路6組黨員繆雙泉家中,老人拉著走訪幹部的手連聲道謝。

前段時間,項路村走訪幹部走進繆雙泉家時,發現老人身體狀況不佳,經過詢問得知,家境原本困難的他因為患上癌症,大額醫療費掏空了家裡的積蓄,生計很難維持。

村幹部瞭解情況後,當即向上級部門申請困難黨員補助資金,並送上五千元救助金,幫助繆雙泉暫度了難關。

“六個一”大走訪,服務的是群眾,走進的是人心。

望亭鎮緊扣“兩聚一高”,積極組織四套班子領導、機關部門和市鎮單位主要負責人、各村(社區)兩委成員參加到大走訪活動中去。

望亭鎮還定下“規矩”:鎮四套班子領導、機關部門和市鎮單位主要負責人自覺聯繫走訪掛鉤村(社區);鎮四套班子領導、機關部門、市鎮單位掛鉤幹部每位元走訪村居民家庭不少於30戶,企業(工商業戶)不少於10家;各村(社區)要分片劃區,統籌安排好掛鉤幹部和兩委成員走訪村(居)民戶和企業(工商業戶),切實做到橫到邊、縱到底,不漏組、不漏戶,地毯式全覆蓋走訪。

迎湖村積極回應望亭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從迎湖村分管領導到村(社區)委員,全村黨員幹部全部參與走訪“一個不缺席”;全村1300余戶家庭,黨員幹部逐戶走訪“一戶不遺漏”;全村300餘家企業(工商業戶),做到“一家不落下”。

大走訪也是黨員幹部的“大練兵”

人民社區在走訪“深度”上下功夫,不僅走訪一般的困難群眾,更敢於走訪“特殊戶”,敲“叩不開的門”,訪“談不下來的事”,打造大走訪的望亭亮點,並對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真正讓幹部和群眾結成穩定的“對子”、攀長久的“親戚”。

通過大走訪活動,望亭鎮黨員幹部深入社區、貼近群眾、瞭解民情、排憂解難,在基層樹立了良好的工作形象,加深了黨群、政群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