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岡仁波齊》|電影界的一次freestyle,真實的藏傳佛教不需要劇本

直到電影成形, 《岡仁波齊》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劇本。

鏡頭是邊走邊拍的, 情節是邊拍邊想的, 碰到啥拍啥, 這是導演張楊的即興之作, 但是“要拍一個真正的朝聖過程”, 這個想法可一點也不即興, 在張楊心中已經醞釀了十幾年。

一個藏族人畢生有兩大心願:一是到拉薩大昭寺朝聖, 二是到神山岡仁波齊(གངས་རིན་པོ་ཆེ)轉山。 藏傳佛教徒認為, 人要承受六道輪回之苦, 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 可洗盡一生罪孽, 轉百圈更可脫離六道輪回, 升天成佛。

岡仁波齊又叫須彌山, 是西藏原生宗教——苯教的發源地。 2014年是藏曆馬年, 是釋迦摩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 也是岡仁波齊峰的本命年。 期間, 諸神聚集, 此時轉山一圈相當於平時的13圈, 下一次得到12年之後。 張楊覺得不能再等了。 2013年11月底, 在投資還沒到位的情況下, 他就帶上劇組進了藏。

△《岡仁波齊》張楊團隊工作照

藏區壯闊的天地下, 這個朝聖隊伍像一支單薄的蟻隊, 緩緩向前挪動。

掌舵人是48歲的普拉村村民尼瑪紮堆, 72歲的老人楊培和他一樣, 肩負著幫家人朝聖的願望。

仁青晉美家在蓋房時死了人, 負債累累, 希望借助朝聖祈福, 他的女兒, 天真漂亮的9歲女孩兒紮西措姆跟著父母一起踏上艱辛的朝聖之路。

次仁曲珍懷有身孕

希望洗刷殺生罪惡的屠夫江措旺堆也在其中

11個人懷著不同的訴求,但擁有同樣的信仰,他們口裡念六字真言,手掌系木屐,穿著髒破的羊皮圍裙,行徑中,雙手合十,由上到下,觸額、觸口、觸胸、全身俯地、站起,循環往復。這個動作重複了一年,2500公里。

目標就是是大昭寺和岡仁波齊。最開始是鞋和圍裙磨破;後來是手臂疼、膝蓋痛;次仁曲珍在開始朝聖不久生下了兒子丁孜登達。緊接著自然賜予他們磨難,山體滑坡,冰血暴,大雨過後的積水和泥濘的道路。

人禍也是不可避免,一輛載有病危女士的越野車撞壞了朝聖隊伍的物料車。

導演不斷讓意外和障礙降臨,朝聖者只是平靜,甚至笨拙地悶頭排除萬難,有驚無險之後以為他們會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種災難和麻煩之後是不變的長頭,不變的上路。這些人總是突然就開始投入地磕頭。

剛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沒怎麼休息,把繈褓中的丁孜登達放在物料車裡,自己則繼續磕頭朝拜;

車子被撞壞了,幾個男人在前面拉車,其他人繼續進行朝聖,拉過一段距離,這些拉車者又返回原點補齊那段沒有磕頭的路。

還剩最後一座山,大家一起推著車往上爬,累的呲牙咧嘴卻一路歡歌。好像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朝聖者的心,他們的身體也因此變得無敵了。

面對至高無上的神,自認渺小的教徒們往往通過苦行來表達虔誠。對於他們,朝聖不僅是儀式,更是肉體和靈魂的昇華。藏民身上神聖的氣質得天獨厚,與生俱來。遠離塵囂、祖傳的教義、艱難的生存環境淬煉出信仰堅定,不怕吃苦,與自然和宗教融為一體的民族性格。

△《岡仁波齊》中朝聖者終於看到了神山

導演張楊與這些朝聖者同吃同住,他把自己扔進西藏,扔進藏人堆裡,扔進藏文化中。白天轉經筒開路,夜晚圍坐在一起祈福,堆瑪尼堆,插經幡,放風馬……

△《岡仁波齊》中朝聖者每晚都要圍坐在一起念咒祈福

△《岡仁波齊》中朝聖者在埡口系經幡、放飛風馬旗

拍電影的過程也是洗滌心靈的過程。畫面的衝擊感源自內心的震動。在藏區,他將自己與世隔離,從藏區回來,朋友常常認不出他。有次在大理參加飯局,他去晚了,悄悄坐下,好長時間沒人招呼。“張楊是個藏族人了。”朋友兼大學同學刁亦男導演說。

△張楊外貌上的變化

當初,張楊丟給投資人李力的只有那些令人癲狂的意識與精神,他想彙集最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教徒,把朝聖隊伍中會發生的事濃縮在一起,還有就是一定要加上一生一死(丁孜登達的誕生和楊培的死),“其他再沒了”。

這一生和一死大概對張楊有著特殊的意義。1991年,他作為背包客第一次踏上這片超脫世俗,只有虔誠能與其溝通的神奇土地,發瘋似的,一種洗滌心靈、高度純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想總有一天“會到西藏拍一部電影”。

△早年的張楊(左二)

1999年拍《洗澡》,這部以京城澡堂子為主要背景的影片,通過“水”這個意象,終於實現了凡塵與神明的連接。藏民老人搖著轉經筒,帶著小孫女去聖湖洗澡,祖孫倆走了很多很多天,終於在最寒冷的冬日到達了目的地。

△《洗澡》劇照

與上一秒喧鬧的澡堂子反差強烈,畫面中只有祖孫兩人,周遭是安靜的,突然就恍若隔世了,整部電影開始變得莊嚴。而導演張楊卻因為拍攝這幾個鏡頭,差點死在西藏。他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幾乎雙目失明。

即使是這樣,2008年,張楊還是住進了西藏,十年進進出出,漸漸的成為一個康巴漢子,皮靴、皮馬甲,牛仔褲,再配一頂西部牛仔帽,拍西藏對於他來說早已出口成章,一次精彩的freestyle不需要備詞,張楊的《岡仁波齊》也不需要劇本。

△張楊

自然造化、心無旁騖、始終如一,真實電影的拍攝手法中和了虛構與現實,削弱了戲劇性和浮躁感,震撼就是這樣來的。

《岡仁波齊》的好口碑和高上座率,因為震撼,還有現代人的嫉妒。堅貞的信仰和漫長的修煉是奢侈,他們守著對物質世界的嚮往,獨自壓抑對精神乏善的焦慮,包括那些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丟失自我的藏族人,《岡仁波齊》戳中了太多人的痛點。

某公益學校的藏族學生拉吉在觀後感中寫道:我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想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嚮往佛教;懷著虔誠、敬畏的心。還有放牧的情景,都歷歷在目呀!我家那邊沒有什麼人真正地去過一次朝聖。他們可能跟我一樣,也不太瞭解朝聖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可能都只是聽說過而已。我的家人一直沒有時間去,一直在忙著掙錢,就為了點瑣事,為生活奔波著。由於這樣的原因,他們沒有完整的瞭解過藏傳佛教,沒有體會過它們的意義。

西藏不好懂,不少“長槍短炮”虛虛晃晃,打破了西藏的平靜,太多的淺嘗輒止到最後只能是對神明的打擾。“文化獵奇”、“影像剝削”的帽子一出,讓對藏文化的影像紀錄變得敏感,不同于萬瑪才旦這樣的藏族導演,漢人張楊與西藏有著先天性的文化隔閡。怎麼獲得認同?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懷揣信仰的藏族人。

△導演張楊在片場

投資人李力說,所有的電影專案都會經過嚴格漫長的審核,但是《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就在導演畫了大餅,說完這樣一個概念的三小時後就決定投資了,“這是因為他想認真做一部發自內心的,不關乎錢的電影。”李力信任張楊。

基於長期扎實的田野調查,這次即興實驗大獲成功。這是張楊和投資方都沒有想到的,他們以為可能只能收回200萬成本。然而僅僅9天,這部投了1300萬的電影在排片量不到5%的情況下,票房突破2700萬。截止7月1日,更是飆到5100萬,在所有上映影片中排名第五位。

《白日焰火》、《百鳥朝鳳》、《路邊野餐》、《八月》,近些年,進入大眾視野的國產藝術電影逐漸多了起來,甚至得以公映。雖然大部分還是走海外影展獲獎的路子,仍然可以看到中國觀眾對電影精神探索、文化藝術底蘊追求的不斷增加。

最好不要低估觀眾,大多數創作者與研究者看到的,以為的,甚至投身的,也許只是浮華的都市表像和飛快的生活節奏。觀眾沒有變,觸動人心的內容永遠都能被感知,能受歡迎,所以張楊說:“藝術片與商業大片的競爭唯一能靠的是口碑”。有時間埋怨觀眾和市場,不如沉下心來,想想已經多久沒有虔誠地做過一件事,已經多久沒有跟自己說說話了。

知著君認為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意義,以最安靜也是最有力量的聲音,叫醒那些值得被叫醒的人。

希望洗刷殺生罪惡的屠夫江措旺堆也在其中

11個人懷著不同的訴求,但擁有同樣的信仰,他們口裡念六字真言,手掌系木屐,穿著髒破的羊皮圍裙,行徑中,雙手合十,由上到下,觸額、觸口、觸胸、全身俯地、站起,循環往復。這個動作重複了一年,2500公里。

目標就是是大昭寺和岡仁波齊。最開始是鞋和圍裙磨破;後來是手臂疼、膝蓋痛;次仁曲珍在開始朝聖不久生下了兒子丁孜登達。緊接著自然賜予他們磨難,山體滑坡,冰血暴,大雨過後的積水和泥濘的道路。

人禍也是不可避免,一輛載有病危女士的越野車撞壞了朝聖隊伍的物料車。

導演不斷讓意外和障礙降臨,朝聖者只是平靜,甚至笨拙地悶頭排除萬難,有驚無險之後以為他們會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種災難和麻煩之後是不變的長頭,不變的上路。這些人總是突然就開始投入地磕頭。

剛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沒怎麼休息,把繈褓中的丁孜登達放在物料車裡,自己則繼續磕頭朝拜;

車子被撞壞了,幾個男人在前面拉車,其他人繼續進行朝聖,拉過一段距離,這些拉車者又返回原點補齊那段沒有磕頭的路。

還剩最後一座山,大家一起推著車往上爬,累的呲牙咧嘴卻一路歡歌。好像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朝聖者的心,他們的身體也因此變得無敵了。

面對至高無上的神,自認渺小的教徒們往往通過苦行來表達虔誠。對於他們,朝聖不僅是儀式,更是肉體和靈魂的昇華。藏民身上神聖的氣質得天獨厚,與生俱來。遠離塵囂、祖傳的教義、艱難的生存環境淬煉出信仰堅定,不怕吃苦,與自然和宗教融為一體的民族性格。

△《岡仁波齊》中朝聖者終於看到了神山

導演張楊與這些朝聖者同吃同住,他把自己扔進西藏,扔進藏人堆裡,扔進藏文化中。白天轉經筒開路,夜晚圍坐在一起祈福,堆瑪尼堆,插經幡,放風馬……

△《岡仁波齊》中朝聖者每晚都要圍坐在一起念咒祈福

△《岡仁波齊》中朝聖者在埡口系經幡、放飛風馬旗

拍電影的過程也是洗滌心靈的過程。畫面的衝擊感源自內心的震動。在藏區,他將自己與世隔離,從藏區回來,朋友常常認不出他。有次在大理參加飯局,他去晚了,悄悄坐下,好長時間沒人招呼。“張楊是個藏族人了。”朋友兼大學同學刁亦男導演說。

△張楊外貌上的變化

當初,張楊丟給投資人李力的只有那些令人癲狂的意識與精神,他想彙集最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教徒,把朝聖隊伍中會發生的事濃縮在一起,還有就是一定要加上一生一死(丁孜登達的誕生和楊培的死),“其他再沒了”。

這一生和一死大概對張楊有著特殊的意義。1991年,他作為背包客第一次踏上這片超脫世俗,只有虔誠能與其溝通的神奇土地,發瘋似的,一種洗滌心靈、高度純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想總有一天“會到西藏拍一部電影”。

△早年的張楊(左二)

1999年拍《洗澡》,這部以京城澡堂子為主要背景的影片,通過“水”這個意象,終於實現了凡塵與神明的連接。藏民老人搖著轉經筒,帶著小孫女去聖湖洗澡,祖孫倆走了很多很多天,終於在最寒冷的冬日到達了目的地。

△《洗澡》劇照

與上一秒喧鬧的澡堂子反差強烈,畫面中只有祖孫兩人,周遭是安靜的,突然就恍若隔世了,整部電影開始變得莊嚴。而導演張楊卻因為拍攝這幾個鏡頭,差點死在西藏。他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幾乎雙目失明。

即使是這樣,2008年,張楊還是住進了西藏,十年進進出出,漸漸的成為一個康巴漢子,皮靴、皮馬甲,牛仔褲,再配一頂西部牛仔帽,拍西藏對於他來說早已出口成章,一次精彩的freestyle不需要備詞,張楊的《岡仁波齊》也不需要劇本。

△張楊

自然造化、心無旁騖、始終如一,真實電影的拍攝手法中和了虛構與現實,削弱了戲劇性和浮躁感,震撼就是這樣來的。

《岡仁波齊》的好口碑和高上座率,因為震撼,還有現代人的嫉妒。堅貞的信仰和漫長的修煉是奢侈,他們守著對物質世界的嚮往,獨自壓抑對精神乏善的焦慮,包括那些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丟失自我的藏族人,《岡仁波齊》戳中了太多人的痛點。

某公益學校的藏族學生拉吉在觀後感中寫道:我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想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嚮往佛教;懷著虔誠、敬畏的心。還有放牧的情景,都歷歷在目呀!我家那邊沒有什麼人真正地去過一次朝聖。他們可能跟我一樣,也不太瞭解朝聖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可能都只是聽說過而已。我的家人一直沒有時間去,一直在忙著掙錢,就為了點瑣事,為生活奔波著。由於這樣的原因,他們沒有完整的瞭解過藏傳佛教,沒有體會過它們的意義。

西藏不好懂,不少“長槍短炮”虛虛晃晃,打破了西藏的平靜,太多的淺嘗輒止到最後只能是對神明的打擾。“文化獵奇”、“影像剝削”的帽子一出,讓對藏文化的影像紀錄變得敏感,不同于萬瑪才旦這樣的藏族導演,漢人張楊與西藏有著先天性的文化隔閡。怎麼獲得認同?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懷揣信仰的藏族人。

△導演張楊在片場

投資人李力說,所有的電影專案都會經過嚴格漫長的審核,但是《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就在導演畫了大餅,說完這樣一個概念的三小時後就決定投資了,“這是因為他想認真做一部發自內心的,不關乎錢的電影。”李力信任張楊。

基於長期扎實的田野調查,這次即興實驗大獲成功。這是張楊和投資方都沒有想到的,他們以為可能只能收回200萬成本。然而僅僅9天,這部投了1300萬的電影在排片量不到5%的情況下,票房突破2700萬。截止7月1日,更是飆到5100萬,在所有上映影片中排名第五位。

《白日焰火》、《百鳥朝鳳》、《路邊野餐》、《八月》,近些年,進入大眾視野的國產藝術電影逐漸多了起來,甚至得以公映。雖然大部分還是走海外影展獲獎的路子,仍然可以看到中國觀眾對電影精神探索、文化藝術底蘊追求的不斷增加。

最好不要低估觀眾,大多數創作者與研究者看到的,以為的,甚至投身的,也許只是浮華的都市表像和飛快的生活節奏。觀眾沒有變,觸動人心的內容永遠都能被感知,能受歡迎,所以張楊說:“藝術片與商業大片的競爭唯一能靠的是口碑”。有時間埋怨觀眾和市場,不如沉下心來,想想已經多久沒有虔誠地做過一件事,已經多久沒有跟自己說說話了。

知著君認為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意義,以最安靜也是最有力量的聲音,叫醒那些值得被叫醒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