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北京站——攻略篇

2017年6月28日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第13站

“城市的自然守望”

主講嘉賓:馬岩松 Colin Seah

對話嘉賓:沈文忠 韓文強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報告廳

主辦:新浪家居 承辦:簡一大理石瓷磚

聯合主辦:中央美術學院

在明天活動來臨前, 首先感謝那些不辭辛苦從五湖四海專門趕來北京參加活動的設計師們。 由於本場活動報名人數又又又嚴重超標, 所以在此溫馨提示:

場地很大, 座位有限

任你法力大無邊, 搶座還是要看天

所以各位一定要吃飽飽, 來早早

座位先到先得哦!

為了不辜負大家此行, 照例獻上攻略一條, 收好不謝

2017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北京站即將開啟!

(長按海報下方二維碼進入視頻現場直播)

☟☟☟

北京站論壇活動座標

詳細地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報告廳

 機場巴士 

可乘機場望京巴士

(6號線, 機場發車7:00-23:00, 望京發車5:45-20:45), 每30分鐘一班, 在廣順大街北口下車, 由此約步行10分鐘到達。

 地鐵 

❶ 東直門地鐵站(2號線)
乘坐132到花家地南街站下車, 步行1分鐘到達。 或乘坐614到花家地北裡站下車, 由此約步行5分鐘到達。
❷ 望京西城鐵站(13號線)
乘坐445至花家地西裡站、或乘471至阜通西大街西口下車, 由此約步行5分鐘到達。
❸ 太陽宮地鐵站(10號線)
乘坐132到花家地南街站下車, 步行1分鐘到中央美術學院。 或乘467至阜通西大街西口下車, 由此約步行5分鐘到達。

 快速公交 

❶ 乘坐131路、361路、471路、536路、855路、944路到“花家地南裡”下車步行329米

❷ 乘坐131路、361路、404路、416路、427路、445路、471路、571路、657路、677路、682路、696路、701路、854路、944路、983路、運通101線、運通104線、運通107線 到“花家地北裡”下車步行384米

❸ 乘坐445路、467路、471路、571路到“花家地西裡二區”下車步行429米

論壇議程

主題:城市的自然守望

日期:2017年6月28日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報告廳 (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花家地南街8號)

13:30—14:00 論壇簽到

14:00—14:10 主辦方致辭

14:10—15:10 Colin Seah主題演講 

15:10—16:10 馬岩松主題演講

16:10 —17:10 馬岩松、 Colin Seah、韓文強、沈文忠對話沙龍

17:10—17:30 現場互動+提問

如果在參加完論壇活動後,

你依然沉迷於大首都的體驗戀戀不捨,

那麼去這些行程之外的設計之旅也未嘗不可

印記:亞歷山大·法圖 

(Vhils)作品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攜手葡萄牙駐中國大使館和Vhils 工作室共同呈現了葡萄牙籍傑出視覺藝術家亞歷山大·法圖 (Vhils) 在北京的首次個展。 展覽“印記”將展出藝術家全新作品,並將在2017 年6月30 日(週五)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B 展廳開幕,屆時藝術家本人也將出席。展覽將一直持續至2017 年7 月23 日。

▲Vhils_Shanghai_2016_Credit_Tiago_Silva

2015 年,Vhils 的名字因他標誌性的視覺語言、獨創的雕刻手法和多重的材料媒介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藝術與時尚類“30 Under 30”(即30 位年齡在30 歲以下新星)名人榜。作品深刻展現對人類狀態與當代都市型社會環境間的關係,並且著重關注二者之間的詩性維度。

▲Vhils_Shanghai_2012_Credit_Joao_Pedro_Moreira

▲Vhils_Rio_de_Janeiro_Brazil_2012_Credit_Joao_Pedro_Moreira

Vhils 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他大量創作於公共空間、雕刻在牆面上的街頭人像,但除此之外,他的許多其他媒介作品也廣泛地以個展和群展的形式出現在世界各地。“印記”一展將進一步呈現這位藝術家對當代城市與棲息其中的居住者間細微關聯的思考。

▲Vhils_Hong_kong_2015_Credit_Vhils_Studio

▲Vhils_Girona_Spain_2012_Credit_Smart_B

展覽時間:2017 年6 月30 日—2017 年7 月23 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B 展廳

開放時間:週二—周日,9:30—17:30(17:00 停止入場)*週一閉館

例外狀態:

 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 2017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於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7月9日在大展廳、中展廳、長廊、甬道呈現群展“例外狀態: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2017”,收錄23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立足於中國在全球化語境中的現實境況,探討“藝術”作為一種表達與行動的媒介,如何應對某種脆弱、動盪而變化莫測的世界局勢,即持續醞釀、演變的“例外狀態”。

▲馬海蛟,《家庭分裂主義》(靜幀),2017,三頻影像,11’26’’;8’34’’;8’34’’。

▲麥克斯·霍珀·施奈德,《意外標本間》,2015,綜合材料、亞克力託盤、聚合樹脂、鋁結構、定制五金,304.8 x 274.3 x 38.1cm。

▲UCCA甬道


本展覽建立在UCCA對當代藝術實踐的長期研究與考察的基礎上,延續“中堅:新世紀中國藝術的八個關鍵形象”(2009)、“ON │ OFF: 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2013)等每4年在UCCA舉辦一次的大型群展,試圖在2017年這一特殊的歷史性時刻將藝術實踐置於切近的社會現實中進行審視。展覽由UCCA館長田霏宇,以及UCCA策展人郭希、楊紫、李佳桓、王文菲聯合策劃。

▲姚清妹,《光譜:夜之皇室芭蕾 II》(靜幀),2017,影像,8'10''。

公眾開放時間:2017年3月19日—2017年7月9日

地點:(UCCA 大展廳、中展廳、甬道、長廊)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4號路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票價:1、展覽早鳥票:30元/人; 
2、展期參觀門票:現場購票60元/人;線上購票50元/人; 
3、學生和老人可持有效證件現場購買半價展票; 
4、UCCA會員免費; 
5、1.4米以下兒童免票;(須由至少一名持票成人陪同) 

teamLab:

 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 

來自東京的藝術團隊Team Lab屢屢創造視覺奇跡,卻很難歸類。去過teamLab 作品的觀眾,常常像一腳陷阱萬花筒,迷失在愛麗絲夢境裡,不過這裡可沒有兔子,有的是充滿活力的光影軌跡陪你跳舞!

▲花舞森林: 迷失、沉浸與重生FlowerForest, Lost and Immersed

這個團隊的組成複雜得嚇人,過去的幾年間,這個由400位超級技術專家組成的跨界藝術團體以其極具想像力的浸入式觀展體驗征服了倫敦、矽谷、米蘭、新加坡、東京、首爾等世界各地的觀眾,引發了社交網路上的話題性討論。 

▲花舞森林: 迷失、沉浸與重生FlowerForest, Lost and Immersed

該系列是teamLab最具標誌性的主題作品之一,此次teamLab北京個展將在延續前作標誌性元素的基礎上,為中國觀眾打造一個全新的升級版本。

▲空間四周與下方被影像包圍的數位裝置藝術作品Transcending Space

觀賞者可以走入這個用三次元來表現出的影像空間所營造出的光之宇宙空間裡自由地步行移動。進入空間的事實會對空間整體造成影響,讓光線永遠地持續改變。

▲光之宇宙空間Crystal Universe

▲光之宇宙空間Crystal Universe

展覽時間:2017年5月20日-2017年10月10日

展覽地點:佩斯北京,北京798藝術區

票價:正價票150元/人

高壓 - 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

2017年05月28日,“高壓 - 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現場”展在紅磚美術館開幕。作為今年“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活動,展覽由蓬皮杜藝術中心(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Centre Pompidou)前館長阿爾弗雷德·派克芒(Alfred Pacquement)擔綱策劃,黛芬妮(Daphné Mallet)協助呈現。

▲ 塔提亞娜·圖薇《未限定物》,2015

▲ 卡德爾•阿提亞《人造自然》2014 樹 尺寸可變

展覽集結了卡德爾·阿提亞(Kader Attia)、拉蒂法·艾霞克茜(Latifa Echakhch)、西普裡安·加亞爾(Cyprien Gaillard)、多明尼克·岡薩雷斯-弗爾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馬提厄·梅席耶(Mathieu Mercier)、朱利安·佩維厄(Julien Prévieux)和塔提亞娜·圖薇(Tatiana Trouvé)八位活躍於國際舞臺的“馬塞爾·杜尚獎”獲得者。


▲ 西普裡安·加亞爾《菊石詩歌》2015 菊石,轉盤針

▲ 拉蒂法·艾霞克茜《幽靈(鐘)》2014

展覽時間:2017.05.28 - 2017.08.27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順白路紅磚美術館

票價:60元

創意改變生活

 ——義大利設計藝術展 

創意改變生活——義大利設計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2010年《中意文化合作機制章程》框架之下的第四個義大利展覽,前三個展覽分別是:《佛羅倫斯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2012)、《羅馬與巴羅克藝術》(2014)、《威尼斯與威尼斯畫派》(2016)。

而這次展覽關注的是“義大利製造”的亮點之一:設計。可以肯定的說:義大利不做設計,義大利就是設計!

▲ 比亞喬蜜蜂(APE Calessino HL)2012

通過120件展品(加埃塔諾·佩謝的椅子和沙發,埃托萊·索特薩斯的作品,阿爾多·羅西的咖啡壺,法拉利P6,Borsalino的帽子,Superga的鞋子)展示了品質、優雅和功能的完美結合。展覽將向觀眾展現義大利設計中最具代表性和最獨創的一面,即設計與製作、設計師與企業家之間的重要關係,它最終決定了義大利設計學派的形式和底蘊。

▲ “Up”系列椅

▲ “思想者”椅

展出時間:2017/4/25 - 7/25

地點:國家博物館 北16展廳

票價:30元

從莫内到蘇拉熱:

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


作為2017中法文化之春的開幕活動,展覽“從莫内到蘇拉熱: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將於5月6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次特展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繼《對話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和《從酒神讚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後舉辦的又一重磅藝術特展。

▲穿白裙的女人 阿爾伯特·杜波依斯-皮勒 1886

本次展覽聚焦于19世紀初至20世紀下半葉,共展出51件風格各異的西方現代藝術作品,雲集了庫爾貝、馬蒂斯、畢卡索、杜布菲、蘇拉熱等眾多人們耳熟能詳的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這些展品均收藏于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首次亮相中國。

▲奧古斯特·赫爾本 《星期四》55 x 46cm 1950年

展覽分為“對風景的新感知”、“西方藝術中的人物與肖像”、“從立體主義革命到純粹主義”、“超現實主義,夢境與無意識”、“回歸物質”、“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六個單元,力求還原1800年至1980年這一個多世紀以來歐洲藝術的發展脈絡。

▲ 領聖餐者 莫里斯·德尼 1907

▲克勞德·莫内 《睡蓮》直徑80.7cm 1907年

展覽時間:2017年5月7日 – 2017年8月31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1-2-3號展廳

票價:60元/人

鳥巢·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為了推動中西方藝術文化交流合作,鳥巢文化中心與義大利米開朗琪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攜手,由義大利政府認可的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Antonio de Vito)策展,呈現米開朗基羅這位傳奇天才七十餘年波瀾壯闊的藝術生涯,感受歷經500多年的經典傳承。

這次展覽將引進展品共計105件,系統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素描、雕塑、建築、詩作、濕壁畫等藝術成就,其中大衛像雕塑整體高6米,是世界上現存三件原雕塑複製品之一。


為了成功舉辦這次藝術盛宴,中國最負盛名的殿堂級地標鳥巢領銜,其旗下的鳥巢文化中心聯合義大利義大利米開朗琪羅故居博物館和(Casa Buonarroti Museum)和上海藝倉美術館(Modern Art Museum)傾力攜手。

時間:2017年07月15日— 2017年10月10日 每天 10:00 - 21:00

地點:北京朝陽區鳥巢文化中心

費用: 40 - 160元

 倫勃朗和他的時代: 

 美國萊頓收藏館藏品展 

2017年6月17日至9月3日,萊頓收藏(The Leiden Collection)將攜七十余件繪畫藏品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這是萊頓收藏的首次全球巡展,旨在推動公眾更廣泛地瞭解與欣賞十七世紀荷蘭的藝術傑作。

▲ 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1675)《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少女》,1670-1672年,帆布油畫,25.5 x 20.1釐米。圖片由紐約萊頓收藏提供。

萊頓收藏館藏品展是荷蘭黃金時代畫作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展示。其中包含十一幅倫勃朗畫作——這也是倫勃朗畫作數量最多的私人收藏,以及天才藝術家維米爾首幅在北京展示的作品《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Young Woman Seated at a Virginal)。

▲揚·利文斯 (1607-1674);《玩牌者》;1625年;帆布油畫;97.5×105.4釐米

▲倫勃朗·範·萊茵 (1606-1669);《雙眼被陰影覆蓋的自畫像》;1634年;木板油畫;71.1×56釐米

超過七十幅藝術作品將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萊頓收藏管理人蘿拉•耶格爾(Lara Yeager-Crasselt)為此次展覽精選肖像畫、歷史畫及風俗畫三大主題,重現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創造力。此次,萊頓收藏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在荷蘭王國駐華大使館的大力支持下,連袂呈現來自萊頓收藏的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藝術佳作。

▲倫勃朗·範·萊茵 (1606-1669);《正在讀書的智慧女神密涅瓦》;1635年;帆布油畫;138×116.5釐米

▲ 倫勃朗·範·萊茵及畫室;《安東尼·庫帕爾肖像畫》;1635年;巴西栗木油畫;83.5×67.6釐米

時間:2017年6月17日-9月3日(週一閉館)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票價:未定

THE END

▼簡一大理石瓷磚 藝術鋪貼 (阿爾卑斯綠) 

展覽“印記”將展出藝術家全新作品,並將在2017 年6月30 日(週五)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B 展廳開幕,屆時藝術家本人也將出席。展覽將一直持續至2017 年7 月23 日。

▲Vhils_Shanghai_2016_Credit_Tiago_Silva

2015 年,Vhils 的名字因他標誌性的視覺語言、獨創的雕刻手法和多重的材料媒介登上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藝術與時尚類“30 Under 30”(即30 位年齡在30 歲以下新星)名人榜。作品深刻展現對人類狀態與當代都市型社會環境間的關係,並且著重關注二者之間的詩性維度。

▲Vhils_Shanghai_2012_Credit_Joao_Pedro_Moreira

▲Vhils_Rio_de_Janeiro_Brazil_2012_Credit_Joao_Pedro_Moreira

Vhils 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他大量創作於公共空間、雕刻在牆面上的街頭人像,但除此之外,他的許多其他媒介作品也廣泛地以個展和群展的形式出現在世界各地。“印記”一展將進一步呈現這位藝術家對當代城市與棲息其中的居住者間細微關聯的思考。

▲Vhils_Hong_kong_2015_Credit_Vhils_Studio

▲Vhils_Girona_Spain_2012_Credit_Smart_B

展覽時間:2017 年6 月30 日—2017 年7 月23 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B 展廳

開放時間:週二—周日,9:30—17:30(17:00 停止入場)*週一閉館

例外狀態:

 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 2017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於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7月9日在大展廳、中展廳、長廊、甬道呈現群展“例外狀態: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2017”,收錄23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立足於中國在全球化語境中的現實境況,探討“藝術”作為一種表達與行動的媒介,如何應對某種脆弱、動盪而變化莫測的世界局勢,即持續醞釀、演變的“例外狀態”。

▲馬海蛟,《家庭分裂主義》(靜幀),2017,三頻影像,11’26’’;8’34’’;8’34’’。

▲麥克斯·霍珀·施奈德,《意外標本間》,2015,綜合材料、亞克力託盤、聚合樹脂、鋁結構、定制五金,304.8 x 274.3 x 38.1cm。

▲UCCA甬道


本展覽建立在UCCA對當代藝術實踐的長期研究與考察的基礎上,延續“中堅:新世紀中國藝術的八個關鍵形象”(2009)、“ON │ OFF: 中國年輕藝術家的觀念與實踐”(2013)等每4年在UCCA舉辦一次的大型群展,試圖在2017年這一特殊的歷史性時刻將藝術實踐置於切近的社會現實中進行審視。展覽由UCCA館長田霏宇,以及UCCA策展人郭希、楊紫、李佳桓、王文菲聯合策劃。

▲姚清妹,《光譜:夜之皇室芭蕾 II》(靜幀),2017,影像,8'10''。

公眾開放時間:2017年3月19日—2017年7月9日

地點:(UCCA 大展廳、中展廳、甬道、長廊)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4號路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票價:1、展覽早鳥票:30元/人; 
2、展期參觀門票:現場購票60元/人;線上購票50元/人; 
3、學生和老人可持有效證件現場購買半價展票; 
4、UCCA會員免費; 
5、1.4米以下兒童免票;(須由至少一名持票成人陪同) 

teamLab:

 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 

來自東京的藝術團隊Team Lab屢屢創造視覺奇跡,卻很難歸類。去過teamLab 作品的觀眾,常常像一腳陷阱萬花筒,迷失在愛麗絲夢境裡,不過這裡可沒有兔子,有的是充滿活力的光影軌跡陪你跳舞!

▲花舞森林: 迷失、沉浸與重生FlowerForest, Lost and Immersed

這個團隊的組成複雜得嚇人,過去的幾年間,這個由400位超級技術專家組成的跨界藝術團體以其極具想像力的浸入式觀展體驗征服了倫敦、矽谷、米蘭、新加坡、東京、首爾等世界各地的觀眾,引發了社交網路上的話題性討論。 

▲花舞森林: 迷失、沉浸與重生FlowerForest, Lost and Immersed

該系列是teamLab最具標誌性的主題作品之一,此次teamLab北京個展將在延續前作標誌性元素的基礎上,為中國觀眾打造一個全新的升級版本。

▲空間四周與下方被影像包圍的數位裝置藝術作品Transcending Space

觀賞者可以走入這個用三次元來表現出的影像空間所營造出的光之宇宙空間裡自由地步行移動。進入空間的事實會對空間整體造成影響,讓光線永遠地持續改變。

▲光之宇宙空間Crystal Universe

▲光之宇宙空間Crystal Universe

展覽時間:2017年5月20日-2017年10月10日

展覽地點:佩斯北京,北京798藝術區

票價:正價票150元/人

高壓 - 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

2017年05月28日,“高壓 - 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現場”展在紅磚美術館開幕。作為今年“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活動,展覽由蓬皮杜藝術中心(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Centre Pompidou)前館長阿爾弗雷德·派克芒(Alfred Pacquement)擔綱策劃,黛芬妮(Daphné Mallet)協助呈現。

▲ 塔提亞娜·圖薇《未限定物》,2015

▲ 卡德爾•阿提亞《人造自然》2014 樹 尺寸可變

展覽集結了卡德爾·阿提亞(Kader Attia)、拉蒂法·艾霞克茜(Latifa Echakhch)、西普裡安·加亞爾(Cyprien Gaillard)、多明尼克·岡薩雷斯-弗爾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馬提厄·梅席耶(Mathieu Mercier)、朱利安·佩維厄(Julien Prévieux)和塔提亞娜·圖薇(Tatiana Trouvé)八位活躍於國際舞臺的“馬塞爾·杜尚獎”獲得者。


▲ 西普裡安·加亞爾《菊石詩歌》2015 菊石,轉盤針

▲ 拉蒂法·艾霞克茜《幽靈(鐘)》2014

展覽時間:2017.05.28 - 2017.08.27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順白路紅磚美術館

票價:60元

創意改變生活

 ——義大利設計藝術展 

創意改變生活——義大利設計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2010年《中意文化合作機制章程》框架之下的第四個義大利展覽,前三個展覽分別是:《佛羅倫斯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2012)、《羅馬與巴羅克藝術》(2014)、《威尼斯與威尼斯畫派》(2016)。

而這次展覽關注的是“義大利製造”的亮點之一:設計。可以肯定的說:義大利不做設計,義大利就是設計!

▲ 比亞喬蜜蜂(APE Calessino HL)2012

通過120件展品(加埃塔諾·佩謝的椅子和沙發,埃托萊·索特薩斯的作品,阿爾多·羅西的咖啡壺,法拉利P6,Borsalino的帽子,Superga的鞋子)展示了品質、優雅和功能的完美結合。展覽將向觀眾展現義大利設計中最具代表性和最獨創的一面,即設計與製作、設計師與企業家之間的重要關係,它最終決定了義大利設計學派的形式和底蘊。

▲ “Up”系列椅

▲ “思想者”椅

展出時間:2017/4/25 - 7/25

地點:國家博物館 北16展廳

票價:30元

從莫内到蘇拉熱:

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


作為2017中法文化之春的開幕活動,展覽“從莫内到蘇拉熱: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將於5月6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次特展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繼《對話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和《從酒神讚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後舉辦的又一重磅藝術特展。

▲穿白裙的女人 阿爾伯特·杜波依斯-皮勒 1886

本次展覽聚焦于19世紀初至20世紀下半葉,共展出51件風格各異的西方現代藝術作品,雲集了庫爾貝、馬蒂斯、畢卡索、杜布菲、蘇拉熱等眾多人們耳熟能詳的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這些展品均收藏于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首次亮相中國。

▲奧古斯特·赫爾本 《星期四》55 x 46cm 1950年

展覽分為“對風景的新感知”、“西方藝術中的人物與肖像”、“從立體主義革命到純粹主義”、“超現實主義,夢境與無意識”、“回歸物質”、“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六個單元,力求還原1800年至1980年這一個多世紀以來歐洲藝術的發展脈絡。

▲ 領聖餐者 莫里斯·德尼 1907

▲克勞德·莫内 《睡蓮》直徑80.7cm 1907年

展覽時間:2017年5月7日 – 2017年8月31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1-2-3號展廳

票價:60元/人

鳥巢·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為了推動中西方藝術文化交流合作,鳥巢文化中心與義大利米開朗琪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攜手,由義大利政府認可的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Antonio de Vito)策展,呈現米開朗基羅這位傳奇天才七十餘年波瀾壯闊的藝術生涯,感受歷經500多年的經典傳承。

這次展覽將引進展品共計105件,系統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素描、雕塑、建築、詩作、濕壁畫等藝術成就,其中大衛像雕塑整體高6米,是世界上現存三件原雕塑複製品之一。


為了成功舉辦這次藝術盛宴,中國最負盛名的殿堂級地標鳥巢領銜,其旗下的鳥巢文化中心聯合義大利義大利米開朗琪羅故居博物館和(Casa Buonarroti Museum)和上海藝倉美術館(Modern Art Museum)傾力攜手。

時間:2017年07月15日— 2017年10月10日 每天 10:00 - 21:00

地點:北京朝陽區鳥巢文化中心

費用: 40 - 160元

 倫勃朗和他的時代: 

 美國萊頓收藏館藏品展 

2017年6月17日至9月3日,萊頓收藏(The Leiden Collection)將攜七十余件繪畫藏品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這是萊頓收藏的首次全球巡展,旨在推動公眾更廣泛地瞭解與欣賞十七世紀荷蘭的藝術傑作。

▲ 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1675)《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少女》,1670-1672年,帆布油畫,25.5 x 20.1釐米。圖片由紐約萊頓收藏提供。

萊頓收藏館藏品展是荷蘭黃金時代畫作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展示。其中包含十一幅倫勃朗畫作——這也是倫勃朗畫作數量最多的私人收藏,以及天才藝術家維米爾首幅在北京展示的作品《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Young Woman Seated at a Virginal)。

▲揚·利文斯 (1607-1674);《玩牌者》;1625年;帆布油畫;97.5×105.4釐米

▲倫勃朗·範·萊茵 (1606-1669);《雙眼被陰影覆蓋的自畫像》;1634年;木板油畫;71.1×56釐米

超過七十幅藝術作品將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萊頓收藏管理人蘿拉•耶格爾(Lara Yeager-Crasselt)為此次展覽精選肖像畫、歷史畫及風俗畫三大主題,重現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創造力。此次,萊頓收藏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在荷蘭王國駐華大使館的大力支持下,連袂呈現來自萊頓收藏的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藝術佳作。

▲倫勃朗·範·萊茵 (1606-1669);《正在讀書的智慧女神密涅瓦》;1635年;帆布油畫;138×116.5釐米

▲ 倫勃朗·範·萊茵及畫室;《安東尼·庫帕爾肖像畫》;1635年;巴西栗木油畫;83.5×67.6釐米

時間:2017年6月17日-9月3日(週一閉館)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票價:未定

THE END

▼簡一大理石瓷磚 藝術鋪貼 (阿爾卑斯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